当姚明离开后,胡思睿也打算跟着他的步伐,离开在这令人羞愧的聚光灯之下。
两年在热火队打球的经历让他成长了许多,虽然不是国家队队长,但是他在心里依然会把自己当作一个“本该可以怎样”的领袖,而非“我已经尽力了”的配角。
胡思睿对于自己今晚最佳的表现没有沾沾自喜,他始终觉得如果不是自己开场的两颗三分没有进,自己迟迟没有进入状态,那么今晚比赛的胜利者可能本该是遗憾收场的中国队。
所以,面对记者的采访时,胡思睿表示了拒绝多说:
“对不起,我对我今晚的表现感到惭愧。”他表情真挚,丝毫看不出来一点阴阳怪气:“我本该在大姚离场后扛起球队的大旗,但是我让大家失望了……我没有扛起来它。”
“关于其他人?”胡思睿惨然的笑笑,“就像你们看到的那样,大姚在场上已经做到了他能做的一切,你不能指责他只得到了12分:哪怕是沙奎尔·奥尼尔那样顶级的中锋,都不能在对手内线翻江倒海的同时把自己的篮筐保护的固若金汤。”
胡思睿还是给了除了大姚外等个别几个队友一个面子,没有把话说的和姚明一样难听,而是将话题草草带过。
“他就是我心中今晚的mVp。”留下了最后一句话后,胡思睿转身离去,向着姚明离开的方向追赶了过去。
-----------------
姚明的愤怒离场带来的发酵影响远不止此。
有些事不说不等于不存在,姚明一开骂,混合区里里外外立马变成了一口开水锅。听到看到的都说他够狠,其实还有更狠的,他没有说出来。
姚明赛后在极度失望中表示道:“这场我也打得不好,我现在考虑是不是应该退出国家队?不过我想不是现在,但很快我就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在世锦赛时我还是年轻球员,现在我已经成熟了,但球队依然看不到希望。”
“釜山亚运会虽然差点失利,险输韩国,但是我还感觉有很多的希望。你知道现在这批人都是新的,而2002年时那些队友都是老运动员了。希望今后有新队员加入可以改变这一切吧……我现在已经是老队员了,我会比他们先退役。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我没有办法影响他们……”
在第一场比赛之后就摆出割席断交的架势向队友开炮,姚明可能已经一眼望穿奥运前路,这条路的尽头令人毫无希望可言。
这种分歧在出征之前就已经萌生。
在开赴雅典的前夜,大姚就宣称如果中国男篮打不进前八,他将半年不刮胡子。
而在姚明吐此豪言的时候,中国男篮的领队教练跟多名主力做了进发雅典的最后一次谈话。
他们的神情远远没有姚明豪迈,没有人像姚明那样立志盟誓,还有人抱怨备战安排不够合理:“7月份就离开了家,跑到欧洲东跑西颠,吃不好,练不好,比赛还没打人已经拖散了!”
姚明把自己和胡思睿比作一个零件,而国家队则是一部机器,他说他们两人不存在和队伍磨合的问题,“我们跟大家一起待了多年,只是去年把这个零件拿走,今年又放了回来!”
事情并不像他说的那样简单,无论是在场外还是场内,他俩或者只说他其实跟别人都是不同的:国家队向全队下了封口令,但是只有他从无顾忌;他努力显得平和,但是年轻队友说起他时会用“平易近人”这个词,无形中还是显现了落差。
而胡思睿的年龄成为了他的保护色,喜欢按年龄和“工龄”拍资历的国人没有给予他和姚明一样的“敬畏”。
2004年四月份小尼尔森来中国,那时候姚明还在打NbA,但小尼尔森说得最多的却是他的名字,他把姚明比作“蜂皇”,号召其他人勇为“工蜂”。
“要像保护蜂皇一样去保护姚明!”
他的演说被责令不要外传,一位队内工作人员直言:“这样说其他人不会高兴,对姚明也没有任何好处。”
如今奥运会的首场失利,小尼尔森在他的“蜂皇说”里接着呼吁道:“在姚明已有多次犯规的时候,靠近他身边的队友甚至应该在裁判吹他之前高高把手举起来,让裁判把判罚加在自己身上。”
姚明的愤怒冲开了堵在中国男篮咽喉的瓶塞子,而在这之前,其实已有很多不让人放心的声音。
欧洲热身之前,哈里斯回国处理私事,尤纳斯躺倒在病榻之上,中国男篮变成了无帅之师,队伍更是获得了从未有过的自由。
在公共食堂为男篮加班留饭的大师傅们却极少等到前来就餐的队友,在结束训练之后,他们大多三五成群地外出就餐。
训练场的情形也让人忧心,五月份开赴美国达拉斯时,业界争论纷纷:“队伍正是应该训练上量的时候,这个时候应该留在北京。”
而到美国之后,场地和饮食都不如在国内便利,全队会议上甚至有教练对队伍四处打游击吃饭提出异议。
此间篮管中心副主任胡加时随国青赴美,据说他在看过国家队的训练后十分着急,要求队伍务必要抓住四国赛之后的最后集训时段。但最关键的阶段队伍都在等待中度过,等待哈里斯归来,等待尤纳斯康复。
7月29日,中国男篮自北京发兵,钻石杯后就是立陶宛的最后集训,但旅途劳顿消耗了队伍的体力。就连一向维护外教的姚明也抱怨,“这一段的热身赛太密集了!”
当然,作为辛勤的“热火驴”,胡思睿表示已经习惯了,这种强度距离莱利那个“狗东西”的魔鬼训练还是有些距离的。
12日飞抵雅典的中国男篮看上去非常疲惫,但奥运就这样在各种debuff(负面效果)的加持下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