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张诚遗憾没有亲自给韩信上过课、不能给韩信加学分的时候,已经占领魏国全境的韩信得到了来自汉王的一项新的嘉奖。
魏豹全家被俘虏送到荥阳,刘邦很是满意,接受了魏豹的再次臣服,安排魏豹入军中跟随守城,接受了韩信送过来的一批魏国俘虏编入自己的所部,又把魏豹的夫人薄姬纳入自己的后宫。
这一场大胜多少冲淡了汉军在彭城下的惨败,让荥阳城的士气振奋了一些。扩充了部队、获得了财宝、新得到了一个女人。刘邦感念韩信的功劳,于是封韩信为左丞相。派人给韩信送去印信。
丞相是极高的职位,国王之下的第一人。汉国的丞相是萧何,左丞相职位仅仅比萧何低一位。韩信武职是大将军、文职是左丞相,地位极为尊崇,相当于汉王如今对韩信的高度认可。
韩信捏着这枚左丞相印,笑的很开心。
看着韩信手里捏着左丞相印,曹参和灌婴的双眼也冒着光,是嫉妒。也是钦佩。这位乳臭未干的大将军确实了不得。虽然从没见过这位大将军亲冒矢石冲锋陷阵,但是大军交给这位大将军指挥,确实每一次战事发展都在大将军的预料之内。只要听大将军的指挥,仗打的就特别顺利,而且以很小的战损就能得到战果。
曹参相信,如果上次攻取彭城的时候,带兵的是大将军,那现在就没项羽什么事儿了,大将军一定能把项羽耗死在齐地。
“将军,魏地攻下来了,荥阳侧翼不再有威胁,我们现在要回军协防荥阳吗?”曹参问。
“汉王派你来,除了送这枚相印,有说过要我回师的事儿吗?”韩信问来劳军的使者张耳。张耳曾经是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之一。封号是常山王。但是这个常山王没有做多久,就被自己昔年好友陈馀带兵击败,不得已投奔了刘邦。目前张耳在刘邦的帐下做一个闲职,这次听说要劳军韩信,就主动请命来了。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常山王的封地、也没有什么直系队伍,毕竟张耳曾经做过一方诸侯,在汉军中地位超然。
“汉王没说要左丞相回师,只是说左丞相这次俘获众多,把俘虏的军兵多送些回荥阳就好。”张耳笑着说。韩信在魏国的战绩和收获,刘邦也很是眼红。
“所以为什么要回军荥阳?荥阳京索防御方案已经确定了,一时不会有什么问题,黄河左岸还有好几个诸侯,我们一个一个都打下来吧!”韩信把玩着手中的印信,对曹参说。
“打下来?”曹参惊讶:“大将军,最近的赵国可是有大军20万,我们才只有这几万人……”
“哦?那就是说,打下来就能得到20万战俘了?”韩信笑着说。
韩信年轻面孔的笑容,让汉王特使一时目眩。
汉王派来的这位特使张耳,有一位生死之交。前些年,天下名士张耳陈馀的生死之交,是江湖中的美谈。但是现在,这对生死之交却变成了生死仇敌。
张耳陈馀都是魏国的士人,张耳还曾经是战国四公子中着名的信陵君的门客,担任过外黄县令。刘邦早年还曾经在外黄县在张耳手下工作,两人算是旧相识。
张耳陈馀在始皇帝在世的时候,就已经是名满天下,始皇帝甚至发布过捉拿两人的悬赏:捉住张耳赏千金,捉住陈馀赏五百金。张耳陈馀因此逃到陈县,陈胜起义占据陈县,两人就追随陈胜,成了左右校尉。后来两人北征赵地,就共同拥立了陈胜的部下武臣为赵王,两人分别成了赵国的大将军和右丞相。一时权势滔天。武臣死后两人又寻找赵国王室后裔赵歇做了赵王。
始皇帝在的时候,张耳陈馀据说能为对方付出性命。但是这种情义并没有经受住时间的考验。4年前的秦二世二年,章邯围困巨鹿。张耳和赵歇被困巨鹿城,陈馀率数万残部流落在城外。张耳百般求援陈馀不肯冒险发兵救援,两人关系因此生下嫌隙。项羽解救巨鹿之围,赵王歇和张耳获救,战后张耳陈馀的关系彻底撕裂,张耳夺了陈馀的兵权和军队,陈馀只得带着少量部属去黄河边做了水贼流寇,也因此没有资格参与项羽的分封诸侯。结果赵王歇被封代王、张耳被封常山王,陈馀却只得到成安君的封号和南皮周围三个县的封地,和昔年好友张耳的权势地位天差地别,因此陈馀深深怨恨张耳。
所以当刘邦兵出陈仓,号召天下诸侯征伐项羽的时候,陈余提出的要求是“你送来张耳的人头,我就跟你去打项羽。”刘邦不愿意杀害这位多年前的上司,从众兵之中找了个和张耳面貌相似的人,砍了头颅装了匣子送给陈馀,陈馀果然领兵跟随汉军攻打彭城。
汉军在彭城大溃败,陈馀又降了项羽,又渐渐发现蛛丝马迹说张耳现在还在刘邦身边做幕僚,勃然大怒,就尊奉代王赵歇为赵王,自己被赵歇封为代王,代国赵国守望相助,成为北方最强的势力之一。
如今横在韩信东进的路上。
“张耳先生,我要征伐赵国,你来不来?”韩信向这位汉王特使发出邀请。
韩信伐魏成功,俘获数万,但是这些俘虏并没有能留下编入军中,而是被汉王刘邦一纸诏令征调到了荥阳,眼下的韩信麾下,又只剩下两三万兵马。
用这两三万兵马去讨伐20万赵代联军吗?
张耳不知道是不是痰迷心窍,还是因为对面的敌人是那个恨自己不死的故人陈馀,看着韩信的笑容,晃了晃神儿,说:“听大将军调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