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的部队在太行山的山谷中行进。数万人急行军,却几乎不发出什么声音。
对这支军队来说,长途疾行已经成为习惯了。从汉中出发的时候,这支军队就开始疾行。行进是这支军队的常态,战斗只是偶尔发生,每一个士卒不需要理解韩信将军的战略意图,只要知道自己必须在某时某刻到达某处就行了,作战不一定会死,但是在规定时间不能到达指定位置,是真有可能死的。
军队在谷底行进,两侧是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在这样的山谷密林中行走,仅有的脚步声也会被树林吸收,稍微远一点就听不到任何声音。每个人能听到的,就只是自己的呼吸声。
韩信坐在马背上,仍然在不断的研究井陉关一带的地图。
卫兵在前面牵着马,照护着大将军的安全。
张耳的马跟在韩信后面,张耳一路看着韩信,韩信一路就没有放下过地图,整个人似乎都沉浸在地图里。
也许这就是一代名将吧?
张耳从来没见过如韩信一样热衷于看地图的人,当然,韩信的那个地图确实也不凡,这几天张耳也学习了一些地图知识,已经能从地图上看出山峰谷地的样子了。这个地图原来是从天空如鹰一样鸟瞰的,从高空看这样的地图,就如同看自己的掌纹一样简单清晰。
但是韩信这样,无时无刻不专注于地图之上的,这样的将军闻所未闻。
就这样几天行军,队伍快到了井陉关。
韩信这才下令部队停止前进,整支部队在距离井陉关三十里的地方停下来,就在山谷里驻扎简易的营地,也不生火,就吃一些冷干粮和肉罐头之类。
各军将领在韩信的军帐中集合。
“斥候和我们派出去的奸细发回来消息,说广武君李左车献计严守井陉关,并且申请自己带三万精兵绕行小路到我军后背合围,将我们全歼在井陉关之下。”韩信淡淡的的说。
军帐中的气氛一时非常紧张。
“但是陈馀不肯听广武君的策略,说正义之师不搞阴谋奇袭,要和我军在井陉关内展开一场堂堂正正的正面作战。”韩信笑笑。
“这个瓜皮……”曹参吐了口口水。
“陈馀性格傲慢乖张,自以为是儒门高士,自是看不起李左车这样的兵家后学。”张耳也笑了。
“陈馀说正义之师不搞阴谋奇袭,这话说的很好啊,但是我可没想跟他堂堂正正……打仗这事儿嘛,只要消灭敌军,用什么办法都行。什么办法好用用什么办法,打仗又不是儒生去宗庙分冷猪肉,还得摆个谱什么的。”
众人笑了,纷纷称是。
“兵者,诡道也。”张耳也拽了一句孙子兵法。兵法从来就没有堂堂正正这一说。涉及到生死的事儿,从来都是无所不用其极。
“我军人少,敌军数量多,我们是远来的客军,敌人是就地防守,战场对我们是不利的。所以这一战要靠各位用尽全部力气,我有这样一个战法,大家听听……”
韩信指着地图,开始展开自己的计划。
众人先是认真听讲,继而惊愕,最后哗然。
韩将军您不是开玩笑吗?这一战的部队调度这么复杂,敌人能让我们完成这样的战法吗?还有插旗子就能赢得战争?这能行吗?
“大的意思是这样,这一战最重要的是各个部队的衔接,每一支部队的进退和下一支部队的进退要衔接好,让敌军始终处在应接不暇的状态,让敌军的主帅始终不能把握战场的节奏,疲于应对,我们才有取胜的可能。所以部队进出的方法和次序我告诉你们了,但是谁什么时候进出战场,我在现场临时决断指挥。”
“另外,井陉关谷底战场空间有限,我们要让赵军主动进入这个谷底,被我们各个击破。之前说了,需要诱饵。我和张耳先生亲自领一万大军,作为诱饵深入战场,我估计我这个汉军主将和张耳先生两个人,就能让陈馀忘掉一切危险,会带着大军直接冲过来。”
众人笑,这个时候却有卫兵来报告:“汉王遣使到大营了。”
“请进来!”韩信放下手中的筹策。
一个高大的身影进了营帐,在掌中油灯照耀下,这个人的影子布满了整个营帐,对比席地而坐的诸将,这个站着的人显得身材极为高大。
“我是张苍,汉王派我来协助韩信将军负责大军后勤财计。”这人拱拱手。意态傲然。
“张教授?”韩信抬头看着这位高大白胖的男子。
“韩……韩信?”张苍挠挠头。
眼看过张苍带来的令符,确认张苍特使身份,大家也没过多寒暄,而是把战场情况和下一步作战计划给张苍又介绍了一下,韩信安排主簿将汉军账册移交给张苍。“张苍先生来前线,相比我们后勤的压力就会小很多。”韩信对众人解说。众人再次恭维了一下这位汉王特使。
“我记得不错的话,张苍先生是大秦的柱下史,主管天下文牍和财计,是御史之下第一人。”张耳忽然道。
“惭愧惭愧。”张苍拱手答谢。
“张苍大人学究天下,数算之能天下无人可及。”韩信在一旁淡淡的说。在长城大学一直有这种说法,韩信在这里介绍张苍的才能,也是帮张苍立威的一种表示,但是这一帐子大将们,大概没几个能懂得数算对赢得战争到底有啥帮助和影响的。
直到战前会议结束,所有将军离开营帐,韩信才叫住张苍。
重新以弟子礼见礼,韩信疑惑的问:“张苍先生怎么离开了张村?”
“萧何丞相去张村进货,劝说我下山来帮助汉王,下山前公孙校长和张诚他们也送我来着。”张苍说,他也是没料到这个韩信居然是长城大学的弟子。兵学系和数学系来往极少,这个木讷的学生自己此前并无印象,刚才韩信叫自己张苍教授,自己才确定这人是蒙恬的弟子。
“萧何丞相去张村?没起啥冲突吧?”韩信问。
“没有,张诚带着我们几个请萧何吃了顿饭,但是谈的不好,萧何想让张村真正纳入汉国版图,按照关中标准纳税服役,张诚不答应。还吓唬了萧何几句。”
“要是按照关中标准纳税服役,张村就不是张村了。张校长当然不会答应,不过当面硬怼,只怕以后会有什么麻烦。”
“这就不知道了,天下大乱,张村最后何去何从,谁又能说的清楚?张诚似乎也没有割据一方的打算,眼下大概也是能挺一天是一天。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整个天下现在都是朝不保夕,张村能有什么例外?”
“至少表面上应该和萧何丞相达成一个协议……”
“我下山的时候,没看到有这个迹象,不过萧何在张村买了大量的粮食罐头之类的,眼下看萧何也不想和张村起冲突。”
“就不知道能维持多久……”
“这些先不说了,军中有用得着我的地方,你尽管说,不用什么先生弟子之类的顾忌,到了军中您是大将军我是下官,有事儿你直接吩咐就行。”
“这是自然,我军中眼下的后勤制度是这样的……当下主要的问题是这样……”韩信便开始解说军中的后勤管理,张苍所长就在数算和流程的管理,张苍接手后勤,也许比自己亲手去处置这些更有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