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甄府的书房内,气氛凝重而压抑。甄逸眉头紧锁,手中的毛笔在宣纸上来回摩挲,却迟迟未落下一字。他看着面前甄尧,眼中满是忧虑与迟疑。
“尧儿,拿出府中三分之二的财产作为嫁妆,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咱们甄府多年的积蓄,让家父很是心疼啊……”甄逸长叹一口气,声音中透着无奈与不舍。
甄尧微微欠身,神色坚定,目光中闪烁着一丝急切:“父亲,如今局势危急,我们若不答应,罗彦必定不会出兵相助。卢奴城久攻不下,咱们已经损失惨重,袁绍的援军随时可能到来。若是错过这次机会,甄家怕是再无翻身之日。再者,咱们虽然此番虽然损失的三分之二的财产,但凡事要向后看,日后的好处难以估量。”
甄逸沉思片刻,缓缓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也罢,就依汝所言。”
与此同时,在邺城的帅帐中,赵云收到了罗彦的传令。他一袭金甲,身姿挺拔,英气逼人。展开传令,他微微颔首,嘴角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只要甄逸答应要求,立刻出兵中山,协助拿下卢奴,这倒是个好消息。”
然而,就在赵云准备钦点五万人马时,庞统快步走进帅帐,神色焦急,抬手阻止道:“子龙,且慢!此番行动无需如此大动干戈,只需让魏延率领驻扎常山的两万上党军即可。汝若亲自率领大军前往,很有可能再次与燕国开战,这并非陛下所愿。”
赵云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与不甘:“士元,两万兵力是否太少?卢奴城易守难攻,之前甄逸他们六万多人围攻半月都未能拿下,而且袁绍的援军也在路上。”
庞统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不紧不慢地解释道:“子龙,魏延此人用兵颇有章法,在加上上党军虽然人数不多,但训练有素,战斗力极强。且此番咱们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再者,咱们的目的并非与燕国全面开战,只是协助甄逸拿下卢奴,震慑袁绍。若汝率领大军前往,袁绍必定以为咱们要大举进攻燕国,必然会倾巢而出,到时局面就难以控制了。”
赵云听后,沉思片刻,心中暗自佩服庞统的谋略。他拱手道:“军师所言极是,是吾考虑不周了。就依军师的建议,让魏延出兵即可。”
于是,赵云当即给魏延下令。魏延接到命令后,精神抖擞,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立刻集合两万上党军,迅速向中山进发。由于之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此番行动异常迅速,仅仅两日便兵临卢奴城下。
甄逸得知魏延率军到达,立刻率领甄尧、甄俨等一众士族出营迎接。见到魏延,甄逸满脸堆笑,快步上前,拱手道:“久闻将军大名,今日得见,果然英姿飒爽。将军此次前来相助,甄某感激不尽。”
魏延抱拳还礼,爽朗地笑道:“甄公客气了,陛下有令,吾等自当全力相助。”
当晚,甄逸设宴款待魏延及上党军将领。席间,气氛热烈。甄逸举起酒杯,感慨道:“今日一见将军麾下的上党军,军容严整,威武不凡,果然名不虚传。”
甄尧也附和道:“是啊,如此精锐之师,难怪能战无不胜。”
魏延听后,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而后说道:“这还不是大新精锐之师。比这更精锐的是各地的集团军,再精锐之师乃是洛阳的中央军,更为精锐的乃是锦衣卫和中卫军,最精锐的便是陛下的亲卫,称为金龙卫,那才是精锐之中的精锐,个个以一当百。”
众人听后,纷纷露出惊讶与佩服的神色,不住地感叹大新帝国的强大。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在卢奴城的城墙上,映出燕军将士紧张的面容。魏延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来到阵前,他手持大刀,神色冷峻,大声下令:“攻城!”
随着一声令下,上党军如潮水般涌向卢奴城。前排的将士手持盾牌,组成一道坚固的防线,缓缓逼近城门;后排的弓箭手则张弓搭箭,向城墙上的燕军射击。一时间,箭如雨下,喊杀声震天。
燕军也不甘示弱,纷纷向城下投掷石块、箭矢,试图阻止上党军的进攻。城墙上,燕军太守袁继挥舞着长刀,大声喊道:“兄弟们,给吾狠狠地打!绝不能让敌军进城!”
魏延见城门久攻不下,眉头一皱,转头对身旁的副将说道:“派云梯兵,从城墙两侧攀爬攻城!”
很快,数十架云梯被推到城墙边。上党军将士们扛着云梯,冒着箭雨,奋勇向前。他们将云梯靠在城墙上,迅速向上攀爬。城墙上的燕军则用长枪、石块拼命抵挡,不断有上党军从云梯上坠落,但后面的士兵毫不畏惧,继续向上冲。
在激烈的战斗中,魏延身先士卒,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向城门发起了猛烈的冲击。亲自推动攻城锤撞击城门……
“哄!”的一声。大门被撞开,魏延身先士卒,他挥舞着大刀,如入无人之境,燕军将士纷纷倒地。在他的带领下,上党军士气大振,攻势更加猛烈。
袁继见大势已去,却仍不甘心投降,他挥舞着长刀,与魏延展开了激烈的搏斗。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袁继刀法凌厉,但魏延枪法更加精湛,几个回合下来,袁继渐渐体力不支。魏延瞅准时机,一枪刺出,正中袁继胸口。袁继瞪大了眼睛,不甘地倒在地上。
燕军见太守被杀,顿时军心大乱,纷纷放下武器投降。仅仅半日,魏延便攻克了卢奴城。
这一战的胜利,让各世家大族大为震惊。他们原本以为卢奴城难以攻克,没想到魏延率领两万人马半日便将其攻破。甄逸等人对魏延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再次设宴庆祝。
…………
随着魏延攻破卢奴,他留下一万人驻守,同时率领另一万前往中山边界驻扎,以拒燕军。
袁绍得知卢奴失守的消息后,气得脸色苍白,他重重地咳嗽了几声,吐出一口鲜血。此时,他病重在身,无力再与新军发生大的冲突。他长叹一声,无奈地下令:“援军撤回吧,这哑巴亏,咱们只能先吃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