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在屋里盘算着,宝玉却是在外面同小厮逛得闲适,逛着逛着便到了水月庵后院的一处院子,只见其中有一老尼正打水做活,这老尼怕是比那净虚还要大上几岁,眉目间却透露出一种和善的气息,看过宝玉之后还问他们是从哪儿来的。
“你是哪家来的小公子?怎么到了这来?天快黑了,快归家去吧,这不是你们男娃该来的地方。”
宝玉见状便自报了家门,不成想老尼听了却是变了脸色,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继续说道:
“哦,这后院的地儿脏得很,可别弄脏了贵人的脚。小公子,你还是顺着原路回去吧。”
说完,她便不再理会宝玉,转身继续做她的活计去了。
一共两句话,都是赶人的意味,宝玉也不是不识趣的,听过之后只好告辞走了,又回到王熙凤处吃茶闲聊。
“看这一鞋子的土,你逛到哪儿去了?”
王熙凤见宝玉鞋底沾了不少的泥,故而多嘴问了句,宝玉听过后细想大概是在老尼那处院子里踩了些泥巴,故而把这事当笑话说给了王熙凤听。
“嫂嫂不知道,那老尼看着和善,可是不知道我们是谁,知道了后说那院子脏,让我赶紧原路返回的好,一开始我还没放在心上,叫嫂嫂提醒之后,才发现地脏是做不得假,可怜了这双新做好的鞋子。”
“原来是这样,衣服鞋子倒是没事,都有带来替换的,就是担心你要是磕了碰了的,那我罪过可大了。”
王熙凤说完这个,只觉自己趁着无事也该出去逛逛才好将这水月庵好好查探一番,到时候把那些犯事的尼姑赶出去,也好再扶持些放心的新人管理,另外水月庵如今这般,也是因为府中疏于管理所致,既然这样,那后续管理的方式,也还需要好好再考虑一番才是。
王熙凤思考出一个大致章程之后便熄灯休息,第二日第三日又是贾珍那儿的安灵道场不可不去,王熙凤只得带着宝玉两头跑,中间又抽了点时间好好在水月庵逛了逛。
这般查探着,王熙凤忽又想起了贾母那句话来,百年大树看着枝繁叶茂,实际上内里早就腐烂空朽了,贾府是、水月庵也是,随着这些日子暴露出来的东西越来越多,王熙凤也越来越佩服贾母的远见和手腕,这几日闲了有时又同秦可卿说了几句,秦可卿倒是也是个有见识的,叹着气倒是说出了许多如今她觉得对的话。
一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贾府虽然目前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但盛极必衰,延续百年的朝代都难得,更别提屹立百年的世家了,所以若不未雨绸缪,贾府将来必然会面临树倒猢狲散的结局。
二是若想贾府往后还能再爬起来,那还是得多备些祭田才能为子孙留下退路,另外还得确保家塾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这才能保证子孙在家族衰败后仍能读书务农,等待出头之日。
如今贾母过年的时候也买下一些祭田,想来是和秦可卿一样的想法,只是她之前天真,竟然没想到这一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