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少云离开后,整个深蓝集团就变成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
命令层层下达,资金流水般拨付。
无数部门围绕着“众康医院”这个最新项目开始疯狂运转。
短短数日,关于深蓝集团大举开设医院产业的消息,便如同插上翅膀,迅速传遍了整个东南大区。
.......
“深蓝集团要建医院?不奇怪吧,那位陆长老本来就是医师出身,还是当年的东南第一天才医师!”
“对啊,人家本来就是干这个起家的,现在集团做大了,开医院,顺理成章。”
网络上,各大武者论坛和社交媒体平台,讨论虽然有,但大多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语气。
毕竟,陆青以“东南第一天才医师”的名头崛起,早已深入人心。
深蓝集团掌握着先进的医疗技术,也不是什么秘密。
“估计又是给那些大人物、大势力准备的高端医疗服务吧。”
“唉,跟我们普通武者没什么关系,看看就好。”
“就是,深蓝的东西,哪个便宜过?机械义肢动辄几百万,纳米修复贴虽然效果好,但也贵得离谱,至于那个延寿技术.....啧啧,想都不敢想。”
“散了吧散了吧,洗洗睡,明天还得搬砖!”
舆论的主流,普遍认为这不过是深蓝集团拓展业务版图的又一步,服务对象依然是金字塔顶端的那一小撮人。
这种印象,源于陆青过往推出的所有产品和技术,无一不是价格高昂,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及。
然而!
就在十五天后。
当深蓝集团同时在东南大区四大基地市的外城区,大规模动工建设医院的消息传开,并且有现场照片流出时,舆论的风向开始悄然转变。
“这.....情况好像不对啊?”
“快看这个帖子!有图有真相!”
一条帖子在各大平台迅速蹿红。
发帖人自称是一名参与了部分外围规划的城市建设师。
帖子里,附带了多张高空俯瞰和近距离拍摄的照片。
发帖人配文道:“错!你们都猜错了!深蓝这次的动作,绝对不是只盯着有钱人!看看这些医院的选址,不仅有内城区和市中心,外城区也有,而是规模是最大的!我参与了部分管线对接工作,可以确定,这三家医院的设计标准非常统一,明显是奔着大规模、标准化去的!这架势,像是要做高端私人订制医疗的样子吗?这分明是要搞平民医疗,普及大众!陆长老这是要造福东南百姓!”
这篇帖子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卧槽?真的假的?建在外城区?”
“我靠,我昨天还路过外城城西那边,确实看到有工地围起来了,挂着深蓝的牌子,我还以为是建什么仓库或者工厂呢!”
“深蓝集团这是转性了?”
“陆老爷要....改做慈善家?”
“啧啧啧。或许只是前期选址迷惑人?等建好了,价格一出来,照样是我们用不起的。”
“同意,商业行为而已,别想太多。说不定是利用外城区地价便宜呢?”
争论变得激烈起来,相信和不信的人各执一词。
但不可否认的是,深蓝集团这一反常态的举动,成功地勾起了所有人的好奇心。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件事,相关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
而深蓝集团对此,却保持着一种耐人寻味的沉默,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任由外界猜测发酵,只是施工的进度,却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疯狂推进。
.......
又十天过去。
东南大区,四大基地市,十二家崭新的医院建筑主体,几乎同时宣告完工!
当统一的“众康医院”四个大字,被高高挂在每一栋医院大楼最显眼的位置时,所有的猜测和争论,似乎都有了答案。
众康——普惠大众,人人健康。
这个名字,直白得不能再直白。
结合之前外城区的选址,几乎所有人都相信了。
深蓝集团这一次,或许真的是要面向普通大众,推出一项能够惠及所有人的医疗服务!
“众康医院?”
“看来那位发帖的建设师说的是真的!”
“终于有一项技术,是我们普通人也能用得起的了吗?”
一时间,网络上再度沸腾。
尤其是那些常年在荒野区讨生活,与凶兽搏杀,或者从事高危工作的底层武者和普通人,最为激动。
紧接着深蓝集团的官方也发布了出来。
公告内容简洁明了:众康医院,专注于各类创伤治疗,包括内科脏腑损伤和外科肢体创伤,致力于提供高效、可靠且价格实惠的医疗服务,明日即将开业,敬请期待。
“果然是创伤治疗!”
“高效、可靠!这可是陆长老的技术,质量肯定有保证!”
“什么时候开业啊?我已经等不及了!”
“我女朋友上个月断了一根无名指,市中心医院续接手术要二十多万!这下子又希望了!”这个文案下,附带了一张自己右手的图片。
...........
翌日。
15号基地市,外城区众康医院。
外城区的院区,是陆青规划中的重点院区,规模最大,也是最先投入试运营的院区。
开业第一天,陆青特意抽出时间,亲自来到了这里。
院长办公室内。
“陆长老。”张韩斌穿着一身崭新的白色院长制服,略微有些拘谨地站在陆青面前。
陆青笑着看向他:“老张,上午情况怎么样了?”
对方从疗养店被调过来,担任了院长。徐婷也被调去担任内城院区的院长,疗养店如今有小沫一个人独当一面。
张韩斌恭敬汇报:“这是截止到目前,网上预约挂号和现场登记的治疗名单。”
他将平板递给陆青。
“从早上八点开门到现在,才短短两个小时,已经陆续有不少伤者前来看诊了。我们准备的导诊人员,都快忙不过来了。”
开业第一天,就能有如此景象,超出了张韩斌的预期。
他原本以为,就算深蓝和陆青的名头再响,新医院开业,大家总会观望一下,没想到反应会这么热烈。
只能说,陆青这两个字,在大夏,尤其是在东南大区,本身就代表着奇迹和信赖。
“嗯。”
陆青点点头,接过平板。
随意滑动着屏幕,浏览着上面的信息。
姓名、性别、年龄、伤势描述、挂号科室……
一条条信息看下来,正如张韩斌所说,前来就诊的人确实不少,挂号系统已经排了大几百个号。
但他也注意到....
目前登记的伤者,大多是些皮外伤、轻微骨裂、或者不太严重的内腑震荡。
这些伤势,虽然也需要治疗,但远远算不上是“重伤”。
真正那种断肢、脏腑破裂、濒临死亡的严重创伤患者,一个都没有出现。
陆青对此并不感到意外。
可以理解。
毕竟,在众康医院出现之前,对于那些足以威胁生命或导致终身残疾的重伤,治疗费用往往是天文数字。
要么倾家荡产,去市中心医院或别的高端医疗机构寻求一线生机。
要么,就只能躺在家里等死,或接受残疾的命运。
现在,突然冒出来一个号称“价格实惠”的众康医院,虽然顶着深蓝和陆青的名头,但对于那些已经陷入绝境,或者对传统高价治疗形成固有认知的重伤患者及其家属来说,心中存疑,选择观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这种顾虑,需要时间,更需要实实在在的成功案例去打消。
........
与此同时,市中心医院。
杨楠楠一家人,守在一间重症监护室内。
养父脸色苍白,虚弱地躺床上。
旁边,白大褂的主治医师对杨母说道:“他误食的是寒枯草,虽然性命无忧,但肾脏严重衰竭。”
“你们准备一下换肾手术吧,否则别说练武了,下半辈子走路都困难。”
杨母一脸着急,说话都结巴了:“换....换肾?要多少钱啊?”
主治医师:“手术费是一百二十万,后续治疗费用根据你们的情况决定。”
“一百多万.....?”
杨母一听,心头咯噔一下。
一旁大学刚毕业的杨楠楠,表情复杂无比。
她的家庭条件只能算小康,从星武毕业后,她就进了一家小公司上班。不像肖斌和冯曦玥,有陆青那么个大人物的老同学,一个进了天星集团,一个进了深蓝,甚至实习期就成为项目总监。
要拿出一百多万手术费,她和母亲只能卖房子。
而且,以后练武也没钱了,这辈子只能待在一品。
......
(请假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