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这个说法还真,真新奇呀。”
“若是按照后世子孙这样的逻辑来说,官府通缉的江洋大盗,难道是因为皇帝对那些人产生了爱慕之心?”
这人的话越说声音越轻。
几个人聚在一起小声嘀咕着,一个人点点头,赞同这人先前的说法,“你别说,要是按你这么个解释来说,倒也没什么不合理的。”
“通缉犯和这皇后的待遇竟然是差不多的,皇后要昭告天下,通缉犯也是要昭告天下,皇后万金之躯,找到通缉犯也有赏银百两。”
“皇后和宠妃让皇帝日日挂念,这通缉犯也让皇帝夜不能寐,辗转反侧。”
一直保持沉默的第三人闭着眼睛想了想,而后嘴角勾起一个邪魅的弧度,“我有灵感了。”
朋友们都苦恼的抿了抿嘴,又彼此看了看,最终还是抵不过这人优秀的文笔,“算了算了,这东西只是咱们私下传阅,应该没什么太大关系。”
“对对对,你写的时候可记着把这身份更改一下。”
“你这次打算写什么?”
第三人受到如此欢迎,得意的挑了挑眉毛,“在我的灵感之上,随便你们选,想看什么我就写什么。”
听到这话,其余两人的双眼立刻泛起了蓝光。
……
李世民顺着天上的逻辑想了想就觉得晦气,“朕有心上人,可犯不着对那些东西交付真心。”
尉迟敬德想了想,随后对着李世民拱了下手,“若是按照天上的说法,我们所攻打的国家城池岂不是……”
尉迟敬德的话说到一半就意识到了不合适,旁边的程咬金却嘿嘿一笑,补充上了后半句话,“从后世的说法来讲,就是强制爱喽。”
眼见着自己这句话说出来,让四周文人的脸色都变得有些难看,尉迟敬德赶忙补充上了一句,“你们也别想多了,在后世子孙看来,强制爱这种情节可是很有张力的,我看不少人每天都张着嘴等人喂强制爱的饭呢。”
“你们也别太瞧不起强制爱这些东西,回头若是能将立本那小小岛国打了个干干净净,放在后世,这强制爱的戏码肯定受欢迎受吹捧。”
李世民再海纳百川也听不惯这种说法,“把那小小岛国弄干净了就算了,让后代子孙从书上学习的时候,只知道曾经存在过这么个名字就得了。”
“没必要非要把它和华夏绑在一起。”
如果李世民精通后世语言,这个时候他一定会开口说,糊咖,别蹭。
已经让你捎带着在历史上留名了,至于其他的,美的你。
……
【最纯傻的那一年】
【自己最蠢傻的那一年,差点以为自己是读书的料。
考试的时候嬴政忘记赢怎么写了,脑子一抽写的胜利政,被笑了两年。
初中没入团,政治面貌写了三年的平民,初三被查出来了。
小学写红楼梦的主角,想写林黛玉和贾宝玉,结果想不起来林黛玉,写了黛玉林。你可能不知道戴玉林是谁,是我奶奶。
考试考种姓制度,最后一个我写的贱人。
小乔出嫁了,当时写的时候想不起来下一句,就写了个大乔也嫁了。
喀斯特地貌我写成了塔斯汀地貌。
当年巴拿马运河,我跟我同桌一个写巴拿巴,一个写马拿马。
忘记膀胱怎么写写了个尿蛋。
初中历史周测想不起来五禽戏了,自己编了个五兽操,被老师笑了三年。
帮老师改卷,看到有人写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鸡斗教。
当年生物考试,卷子上所有的脑都写成了脸,一整张卷子全是,大脸小脸脸干。
初三那年凉凉很火,语文默写写了个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呵护着我。
忘记了珍妮机的创造者是谁,所以考试的时候写的珍妮的爸爸,被历史老师制裁了。】
评论区:
【考试时《骆驼祥子》忘记了,只记得是什么祥子,最后脑子串了写了《菠萝祥子》,祥还写错了,写成了《菠萝祙子》】
【四大发明知道吧?我的学生,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导弹】
【最纯傻的那年兵马俑我读兵马桶】
【化学不知道什么是疏松多孔,可以吸附空气的甲醛的东西是什么,我写藕】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舍生而取熊掌者也】
【高中考试硬是记不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最后写成了一夫不开,万夫不关】
【嬴政,我一直以为是这个赢,一直没多注意,老师也没给我打错。】
【你知道长城是我挺拔的脊梁下一句应该仿一个什么吗?我小学写的是吐鲁番是我凹陷的肚挤眼】
【高一的时候考红楼梦写十二钗,我后面男的写不出来,填了一个贾母上去】
【问立本是谁建的国,没复习到然后也感觉不能空着,写了个田中角荣,朋友写的江户川乱步】
【我记得有个林则徐火烧圆明园】
【你们都在玩梗,我是真把《三国演义》作者写了吴贯中,你可能不知道吴贯中是谁,是我的物理老师】
……
秦。
刘邦忙里偷闲歪头朝外头看了一眼,他的动作很快就吸引了嬴政的注意,抬眼也往外头看了一眼。
尽管从上面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和笑话,嬴政对此仍旧八风不动,淡定的很。
回应太多很浪费时间。
嬴政垂眼看向坐在不远处的刘邦,对上了对方的视线。
刘邦抿嘴笑了一下,刚要开口就听嬴政疑惑的问道:“你很闲吗?”
刘邦:……
见刘邦不回答,嬴政在心中思索了片刻,抬手点了坐在另一边奋笔疾书,从始至终连头都没怎么抬过的李斯。
被点了名的李斯抬头,立刻就知晓了嬴政的意思,点了下头便让仆从将自己这边的东西搬了大半放到了刘邦的桌。
满意地看着这一切,嬴政点点头,忙,忙点好啊。
……
苏轼看着天上,“不出意外的话,这东西是我写的吧?”
大概确定了天上的词是出自他的手笔,苏轼又茫然了起来,他写的东西很难背吗?
“简短顺口一气呵成,这很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