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激活法帝传国玺,那在帝王光环发动的时候,就会缩减持有者的寿命,未激活状态下的帝王光环就和兽王本命环差不多,每次发动都会缩减持有者的寿命。
不一样的是,帝王光环一旦发动,就能百分百抵御一切外来攻击,而兽王本命环是兽王自身实力的凝聚,也就是说兽王自身实力有多强,兽王本命环就有多高防御,也就是说在遇见兽王也束手无策的对手时,兽王本命环就会无法抵挡对方的攻击。
还有一点就是,虽然两者都是消耗寿命,但兽王的生命力比人类的生命力要漫长许多,兽王动不动就可以活上几千年之久,而人类寿命普遍百年......
话又说回来,那么激活法帝传国玺的条件是什么呢?
激活法帝传国玺的条件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法帝传国玺的激活条件就是集齐声望。
集齐一半的声望,集齐功法大帝一半百姓的声望。
换句话说,就是要得到功法大陆上一半百姓的支持。
至少要得到功法大陆上一半百姓的支持,手持法帝传国玺,身穿无上帝龙袍,头戴耀世凤凰冠,才可以成为真正的功法大帝。
当得到了百姓支持,成为了真正的功法大帝,便可以解锁士气,士气的阶级比功法之气更高,在士气面前功法之气就变得无效化。
士气是帮助功法大帝平定乱世的好帮手,因为功法大陆上有许多法修,有的法修强得离谱,以一敌百,以一敌万都是屡见不鲜的事。
而士气便是为了专门克制功法强者而诞生的。
士气只会在功法大帝领导的军队里产生,而且这些军队里面的士兵必须是普通人,士兵数量越多士气就越庞大。
百万士兵汇聚的士气,可以使九功法修法气无效。
千万士兵汇聚的士气,可以使九功九法法修的法气无效。
......
柳鸢把法帝传国玺拿在手里,把无上帝龙袍和耀世凤凰冠放回盒子之中,再把盒子合上,然后抱着盒子朝着气旋黑洞出口走去。
在柳鸢朝着气旋黑洞出口迈步的途中,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周围的星空脚下的银河全都变成了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幻象,这些幻象就像是幻灯片一样。
当柳鸢的目光被某幅幻象吸引时,那幅静止的幻象就会开始播放,这些呈现在柳鸢眼前的幻象全是功法大帝生平之事,其中有功法大帝儿时,也有功法大帝少年时期,有中年,但没有老年,因为功法大帝没有活到老年便去世了。
柳鸢的目光停留在离她最近那幅幻象中,那幅幻象中是一个接生婆......
三千年前,一所茅草与木头搭建的破旧房屋传出一声啼哭,一个婴儿出生了。
这是一个十分瘦弱的男婴,一般婴儿出生差不多都有个六七斤,而眼前这男婴估计四斤都没有。
接生婆拿来一杆秤,把男婴挂在秤上称了称重量,接生婆看见秤杆上的重量后,面露忧心忡忡,她以为是自己称错了,或者秤坏了,于是她又换了把秤,再称了几次......
连续尝试几次后,接生婆摇头叹息道:“三斤七两....难活喽......”
接生婆把瘦弱男婴递给一位庄稼汉,这名庄稼汉就是男婴的父亲。
庄稼汉满怀期待地接过男婴,刚才接生婆说婴儿不好养之类的话他也听见了,但孩子的出生让他无比喜悦,早已将接生婆刚才的话抛之脑后。
男婴卧在庄稼汉手中,和庄稼汉粗犷的手掌一般大小,他的皮肤也很薄,细看其胸脯位置,还能看见体内的血管和跳动的心脏。
接生婆环视四下,发现这家人并不富裕,通过以往的接生经验,接生婆很清楚,清楚这种瘦小婴儿很容易夭折,如是这孩子出生在富贵家庭也许还能养活,但出生在如此贫穷的家庭,长大成人的几率便非常渺茫......
接生婆看出来这夫妻二人并不富裕,抚养一个迟早会夭折的婴儿无异于雪上加霜,接生婆想开口劝阻夫妻二人,劝阻他俩趁早放弃这个婴儿。
但当接生婆看着将婴儿视为珍宝的夫妻二人时,本该说出口的劝阻话语却变成了祝贺之言。
“恭喜!恭喜二位!恭喜二位获得一名男婴......”
庄稼汉把男婴轻轻放在临盆的妻子身边,从兜里拿出一个小袋子塞到接生婆手里,接生婆接过小袋子把小袋子打开,袋子里面有十多枚功法币,接生婆取出七枚功法币,然后把剩下的钱还给了庄稼汉。
“这钱你拿着,以后孩子生病,也有个钱看病。”
说罢,接生婆让庄稼汉拿来一只笔和一张纸,接生婆用笔在纸上留下了一串数字,这数字是一段仿生虫号码,用于给凤鸟传信。
接生婆把纸张拿给庄稼汉子,对庄稼汉子说道:
“以后孩子生病,就写封信寄给这个编码的主人,让他来给孩子看病。”
庄稼汉子接过纸张,向接生婆连连道谢,接生婆摆摆手示意庄稼汉子不必多礼,接生婆看向汉子的妻子,欣慰道:
“这姑娘身体好,奶水充足,孩子不会饿着......”
接生婆握着庄稼汉的大手,叮嘱道:“好好照顾娘俩!”
......
男婴成长的过程在柳鸢眼前快速飞逝,虽然男婴出生的时候非常瘦弱,但成长的过程却十分平顺,接生婆留给庄稼汉子那张寄信编码,庄稼汉子也从来没有用过。
因为庄稼汉子没有学问,便给孩子取了一个很随便的名字,庄稼汉子姓无,孩子又是庄稼汉子的第一个孩子,于是庄稼汉子就给孩子取名为:无大。
转眼间,无大已经来到了五岁,五岁的他也不再像出生时那般瘦弱,在母亲的精心哺育下,年幼的无大虽然个子不高,但却很强健。
庄稼汉子每天上午都会上山砍柴,砍伐的木柴会在第二天背到镇上去卖,下午则去地里干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