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最后三百里
334 最后三百里
秦守当年被追杀时至失踪时,曾有人留下谶语:当天下第二剑再出世时,天必乱之。
现如今,秦守不再掩饰身份站在世人面前时,天下确实已经有了打乱的迹象。
普通人或许犹未察觉,但天下玄者已经开始有所感应。
最关键的还有另外一句话:升仙出,天下乱。
这是两个完全不可能交际的事件,可偏偏却在同一时间出现。
以盘蒙为首的那些所谓执棋者差点将头给挠秃都没能想出这里面的原因。
大华帝国莫名其妙成为高阶玄者的战场。
尽管这些战场分开在大华帝国辽阔的疆土上显得不值一提。
但高阶玄者的破坏力绝对恐怖。
镇魔司几乎是在第一时间通知所有守城人,一旦发现有通道境玄者在城内动手的迹象,直接以镇魔司名义驱除出城。
与此同时,镇魔司面向整个风化大陆玄者进行通告:所有通道境不得在人员密集处交战,一旦发现,镇魔司将全大陆通缉,不死不休。
这通告不止是面向风化大陆所有通道境玄者,同时也发给了北莽跟佛国。
在这之前,镇魔司的态度向来都只针对大华帝国内部。
至于北莽跟佛国,那是其他国家的事情,镇魔司懒得去插手。
但现在不行,这两个国家的高阶玄者都已经不是什么蠢蠢欲动,而是直接进入大华帝国境内搞事了,镇魔司还会给他们面子?
有林奇这个碎嘴子在,封广陵也在第一时间得到镇魔司通告的具体内容。
尽管不知道林奇的具体战力如何,可单单就这个情报能力来说,林奇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帮手。
“小主,看来镇魔司对你确实很看重。”
“以后你只要不背叛大华帝国,在这片土地上可以横着走了。”
林奇啧啧称奇。
封广陵撇了撇嘴,没有附和。
横着走?
他怕那一天突然间横尸街头。
镇魔司的意思很简单,你们来找事可以,在规矩范围内,镇魔司跟你们掰掰手腕。
可如果你们敢坏了规矩,那镇魔司就直接掀桌子,直接无差别报复。
再说了,镇魔司对封广陵已经足够重视。
两度砸了佛门的山门,连名书院的山门也照砸不误。
结果就是……该来的麻烦一个都不会少。
利益熏人心。
当利益大到一个程度时,震慑则成为摆设,只有自身实力才能成为自己的依仗。
当初的王白衣是如此,秦守也同样是如此,现在的封广陵比起这单打独斗的两个人情况要好一些,但本质其实没有什么不同。
“小主,按照镇魔司的尿性,这一次的敌人有点多,你不怕吗?”
林奇古怪的看着封广陵。
所有人都说自己的小主苟,可这几天接触下来,他愣是没看到半点苟的模样。
真的苟的人,敢在那种情况下出落日城?
那是拿自己的命做赌注,苟的人绝对不敢这么做。
只能说林奇认为的苟跟封广陵所认为的苟不同。
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就是封广陵心中所想。
而且他必须明确一些人的态度,不然的话,他接下来什么都不需要做,找个地方躲到死是最好的选择。
“怕啊。”
“可有用吗?”
封广陵苦笑的举起酒杯朝着林奇示意了一下。
他现在都快成为醉剑人了,有事没事喝一杯。
“接下来三百里不好走啊。”
林奇十分认同的点了点头。
这是事实。
不管你怕不怕,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别人就是冲着你来的,就算躲又能躲到哪里去?
急红眼的人会做出什么举动林奇都不会感到奇怪,特别是这些急红眼的人都是通道境,这里面能做的事情更多。
“过了山海关,他们就不敢动手了吗?”
封广陵嘴角浮现出一抹自嘲。
规则只对于弱者而言,强者从来都是破坏规则。
至于说制定规则,那只能是强大的势力。
“不知道。”
“不过我总觉得没有好事情发生。”
林奇虽然在笑,但眼眸深处却满是冷意。
一过山海则进入大华帝国真正的权力中心。
不管是谁,都不敢在这里乱来,就算是化形通道境大妖,在过山海关之后,都得选择潜伏。
可跟封广陵所说的一样,林奇也不相信过了山海关之后能安全。
那些人不会让他们过山海,也不会让他们进入京城。
一旦封广陵进入京城,不管是谁,都失去了对封广陵下手的可能性。
最后三百里,生死三百里。
是生还是死,就看这最后的路程。
……
与此同时,几乎所有心有想法的通道境都在朝着山海关汇聚。
不管是北莽还是佛国,不管是符箓楼还是所谓的执棋者,他们的想法几乎一致:在山海关外拦截封广陵,活捉最好,不能活捉也要拿到封广陵的心头血。
直通北莽的官道上,秦守背景步行,他没有疾驰也没有踏空而行,他只是一步一步朝前走去,每走一步,他身上的气息都会悄然凝聚一丝。
当年的大逃亡是他的心魔,不除心魔何谈再进一步?
现在他算是明白为什么缘道人说封广陵身上有他再进一步的机缘了。
以前他想不通也看不明,真让封广陵成为通道境,秦守自己都不敢说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将封广陵拿下。
可现在他看明白了。
机缘在封广陵身上,也不在封广陵身上。
这不,破心魔的机会已到。
官道尽头,三匹战马疾驰而来,临近秦守时,惊呼声响起。
“秦守!”
三匹战马几乎是从疾驰状态变为静止。
当年那个天资卓越的剑修,那个被追杀的满大陆逃窜的剑修,如今竟然如此光明正大的出现在他们面前。
而且看这模样,秦守是来拦路的。
“好久不见,南宫桥。”
秦守昂首而立,杀气随着他的声音冲天而起。
北莽多复姓,说的就是复姓之人多出自于北莽。
大华帝国的复姓家族则很少,当年名动整个大华帝国的第五家族也就只有那么一家。
而在北莽,复姓以南宫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