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老宅建新房。
春暖对这个事也很感兴趣。
在拆到老宅的那口灶时,春暖喊了暂停。
“阿姐,你要干什么?”
见春暖往那乱糟糟的灶屋跑连忙跟了上去。
“我想起来了,灶心土,这个灶是左大婶他们家的老灶,灶心土是一味很好的药。”
灶心土又叫伏龙肝,是烧杂草和木柴的土灶内经火久炼而成的焦黄土。
有温中止血,温胃止呕,止泻的作用,常用于虚寒呕吐,失血,脾虚泄泻等,也就是灶台被扒拉掉的那一瞬间,她就突然想到了这个问题。
春暖在一堆石块中间扒拉,然后找到了几块烧得漆黑的泥块。
将烧结的土块取出来,用刀削去焦黑部分及杂质。她如获至宝。
“阿姐,在你眼里,什么都是药。”
春宁都很疑惑,这个真的可以入药吗?那可是泥块啊。
“自然,如果不是药那绝对不是它的问题,而我没有本事发现它的功效。”
春宁瞪大了眼睛,就觉得自家长姐好用心。
可惜了,因为祖父蒙冤一家子斩的斩流放的流放回蜀地的回蜀地,若还在京城,在祖父的帮衬下阿姐一定会成为一代药师。
这一点不是他吹牛的,而是祖父亲口说的。
“暖暖这孩子你们都别拘着她,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若是一个男孩子,必然会成为一代药师。”
祖父很遗憾不是孙子,但他也很开明,从未阻止过阿姐学医学炮制药材。
他老人家大约自己都没想到,后来的某一天因为阿姐学会的这些本事保全了一家十余口人。
蜀地靠她,漠北靠她,连远在京城的长姐的胭脂铺子也靠着她。
每当想到这些,春宁就后悔当年没有听祖父的劝说跟着他学医,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想着要考取科举,要入仕,要改换门庭……
结果却是事与愿违。
春暖取了灶心土,工匠们继续开工。
不得不说,罗大叔的那些纤夫兄弟真正是干活的好把式,那锄头舞动得快得很。
“今天拆房子挖地基,明天就可以把买的墙脚石安上了。”罗大叔见春暖来了连忙也给她解释:“这个墙脚石一定要厚实,墙脚石就如人的脚一样,只有脚大站稳了,人才能稳得住。”
“行,听大叔您的,您是有经验的人,您说怎么好就怎么修。”
为了帮肖家修房,罗大叔这几天都没去码头摆摊推拿了。
那可是真正的在帮。
“你看我这些兄弟伙,他们之前有好几些个都是脚疼,腰疼之类的,我用那个药酒给他们推拿了,都说有好转。”罗大叔低声道:“要不是你教了我,我给他们用上了药,也就没办法来帮你干活了。”
所以,凡事都是一个因果,种下的因什么时候就结了果,还会回到自己身边来的。
修房子有罗大叔帮忙张罗,春宁全程跟着学习管事,春暖也就放手不管了。
她继续收购草药炮制药材,有时候赵明华也会用马车给她运送到院子里来。
每当看到赵明华大包小包往院子里送药材,就知道春暖又要辛苦劳累了。
“暖暖啊,有我们能干的活儿你就说话,我们能帮一点是一点。”
“大伯母,我会的,有些活儿需要你们帮忙我自会说,有些活儿没办法,只能我自己来。”
“暖暖,你要不带上春燕春姝吧,她们小手巧脑子好使,你多教教。”三婶道:“就看着你一个人忙里忙外的,我们都余心不忍。”
“三婶,春燕更喜欢看账册,马掌柜和庆生送来的账册都是她在看,这事儿就交给她了。”春暖笑道:“春姝更喜欢做糕点,就按她们喜欢的来就好。”
并不是人人都与她一样,喜欢和药材打交道;也并不是人人都如她一般,喜欢清静,能在药房里一待就是一整天,而且还保持着激情和热血。
春暖清楚得记得自己才学会制作药丸时的那种兴奋,恨不能白天黑夜都躲在药房里折腾。
要不是祖父派人守着,到点就将她给拎出来,她能在里面几天几夜不出来。
在药房里制药,也从来不缺吃的,想吃什么自己配制,主打一个随心所欲。当然,想给别人吃什么也是自己配制,还买一送一,负责售后的。
也是那次给春宁吃了药满脸通红被祖母说要请家法后她才收敛了许多,知道药还真不能乱吃,万一出了事后悔莫及。
想起小时候的事儿,春暖自己都觉得自己精力充沛得吓人,脑子里千奇百怪的想法很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她就会撸起袖子配制药丸。
看着赵明华送来的几种药材,她又有这种冲动了。
不行不行,人家是送来让自己炮制的,不是让自己折腾的,到时候数量对不上就丢人了,可不能说揩了油水。
这几味药材她确实很想要,春暖决定给赵明华说说,花钱买一些下来。
长姐的倾城阁要想屹立不倒,就得不停的推陈出新,让别人望尘莫及,让那些贵夫人小姐觉得银子花得值。
除了胭脂水粉外,春暖还准备制作护肤露和精油。
而这几味药材,正是精油所需要的。
春暖将药材炮制出来后,赵明华来取,她就说想买一些自己用。
“你是用这些药材制什么?可不可以制出来的东西交给我们百草堂来卖,你放心,药材我们出,人手我们出,我们卖了的红利还是八二分,我八你二。”
春暖看向他,心想你真把我当二看待呀?
“我只是想做,能不能做得出来不一定。”春暖很干脆的拒绝:“而且就算我做出来了,也不一定适合你们百草堂卖。”
“为什么?”
“因为价格太贵,卖便宜了不值。”春暖道:“你自己看,这几味药材哪一样是便宜的?”
“你别小看了昌州,也有一些人是舍得花钱。”赵明华觉得说卖得贵这儿的人不买是一种侮辱,谁比谁穷啊?他们可能舍不得买,并不是买不起:“你做的是吃的还是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