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小院围墙边上种了一排的竹子,肖家众人都觉得整个院子都有了生机。
她们自然是不知道春暖种竹子的真正原因。
“暖暖,我们村里的宅子院子里也种一些竹子。”
“好,我让吴妈再去她娘家挖一些。”
“没问题,想要多少有多少。”吴妈笑道:“竹子每年都在长呢,多得很。”
她不是在娘家挖的,娘家的人她惹不起!
但是这些都没告诉春暖。
“姑娘,我今天想要回家看看闺女。”
“去吧,给阳阳喂完奶后你就回去,多陪陪你女儿。”
春暖都想让她把孩子带到这儿来了,又吃不了多少东西。
但是,有些规矩又不能破。
只能每个月都给她放两三天假的,让她回去多看看孩子。
孩子也需要当妈的人陪伴。
吴氏从肖家回到自家时,就看到四岁的大丫正在哭。
“大丫,怎么了,怎么了?”
谁的孩子谁心疼,吴氏上前一步紧紧地将女儿搂在怀里:“怎么了?”
“哥哥抢我的糕糕。娘给我买的糕糕没有了,哇……。”
那是吴氏上次回来看女儿时带回来的糕点,公中给了一包,留了一包给大丫,让她想娘的时候就吃一点,省着点吃,下次娘回来时再给她带。
小小年纪的大丫舍不得吃,一小块糕糕都要吃上两天,没想到今天被大房的铁蛋给偷来吃了。
铁蛋比大丫大五岁,小姑娘想要护食是护不了一点儿。
“你这个嘴馋的丫头,你哥哥吃一点糕糕怎么了?这么小就这么自私,吃独食,看以后哪个婆家人敢要你。”曹大嫂还在厨房里骂骂咧咧:“这么嘴馋,饿你两顿你就知道好歹了。”
吴氏抬头,错愕的看着曹大嫂。
曹家人说让自己去做奶娘,他们会好好养大丫的,就是这样养的?
不是自己的都去偷,偷吃的不叫嘴馋,护食的还要挨饭,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大嫂,铁蛋是哥哥,又比大丫大这么多……”
“吴二妹啊,你怕是忘记了,你没有儿子,以后你和老二养老都得靠着我们家铁蛋,还有你的大丫,出嫁后也得靠着娘家兄弟给她撑腰,你要是现在不对我们铁蛋好点,以后想要靠他,晚了!”
吴氏气得脸色铁青却是紧紧的咬着嘴唇不敢吭声。
什么叫她没有儿子就要对铁蛋好?
把自己的女儿的糕点偷来吃了,难不成自己还要感谢他?
她知道,自己不在孩子身边,孩子会受很多委屈。
却不想,纵然自己在身边,这委屈也是没有少半分,她太怂了,居然不敢还嘴。
因为她深深的知道,但凡自己还一下嘴,公婆和男人都会一起骂她,说她不对。
没有儿子就像少了一根骨头似的!
“大嫂,这糕点是我从东家家里带回来的,铁蛋一包大丫一包……”
“吴二妹,你要搞清楚,别说一包糕点了,就是曹家的一切都是我家铁蛋的。”
吴二妹气得……算了,她回来看孩子的时间有限,有些时候只能忍着,只为了孩子能好过。
“大丫,走,娘为你洗澡洗头。”
她的女儿呀,每次回家都是蓬头垢面,这是她的错!
生了她却又没办法陪在她的身边,让小小年纪的她在这儿受搓磨。
吴氏其实心里也清楚,就算自己在家,她们母女的日子也不好过。
婆婆是见不得自己对女儿好一点儿,她嘴里一口一个赔钱货。动不动就威胁要拿去卖给别人家当丫头……
吴氏去厨房自己烧水准备给女儿洗漱。
“当真是柴不要你砍,不知道节俭。”曹大嫂见状就又开始骂起来了。
“大嫂,我在东家做奶娘,每个月的月银都交回来了的,这些银子未必还买不了一点柴火?”
“你那点银子能干什么?上个月公公病了买药就花了一两多……”言外之意还嫌弃她挣少了。
“公公生病买花,那银子不是我们两房人一家一半吗?”
“你什么意思?你们二房不吃不喝还是咋的?你以为养你大丫容易吗,洗洗刷刷不累人啊……”
吴氏发现自己的嘴确实不会说,根本就说不赢她。
只好继续埋头烧火,把水烧好后就舀了去给女儿洗澡洗头。
“大丫,这是怎么回事儿?”
脱掉女儿的衣服,发现两只手臂上,两条腿上全是淤青。
“这是大娘掐的,这是姐姐拧的,这是奶奶打的……”
每一次伤的由来大丫都清清楚楚的记得。
“还有这里,这里是爹打的。”大丫指着屁股上:“爹用手巴掌打,打得大丫疼。”
吴氏一看,又红又肿,五根手指印迹清晰可见。
“爹为什么要打你?”
“爹说我不听话,要和铁蛋哥哥争糕糕。”
这个畜牲,那可是他的亲生女儿呀,才四岁的孩子,他是怎么下得了手的?
吴氏眼泪“哗哗”的流了下来。
她以为自己去肖家做了奶娘,每个月有一两银子拿回曹家,曹家人就会真正的善待她的女儿,而事实上呢全家人都在虐待她的大丫!
“娘,您可不可以不走。”大丫转身抱住吴氏:“娘陪大丫,有娘陪大丫就不怕。”
在她有限的记忆中,娘在家自己就没挨过打。当然,娘会被她们骂,说娘只生赔钱货。
“娘,赔钱货是什么意思?”
吴氏紧紧的抱住女儿,这让她怎么解释啊?
她又不可能不走,那是签了身契的东家。更何况,东家对她这么好,没有了这份差事她母女俩在曹家的日子更不好过。
可是,女儿真的很需要她。
吴氏给女儿小心的洗澡洗头,洗到淤青处的时候孩子忍不住的喊疼,更是将她的心碎了一地。
洗好头又给孩子将头发擦干,用东家送她的两根绸缎给大丫绑了漂亮的发髻。
“娘的大丫真是一个乖娃娃。”
看着眼前的女儿让她想到了春欣,一般大的年纪,那孩子长得粉嫩粉嫩的,一言一行都被三太太调教得非常好,整张脸都很讨喜。
而女儿却是一副怯怯的样子,小小的人儿脸上却是愁容。
是她不好,是她没本事,没能照顾好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