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结束后,一天夜里三点,25基地突然发来命令:紧急集合,4时开饭,5时出发,伤病员留下,7天到达地区,保密口令-跟紧,挺进大别山。
尖声刺耳的紧急集合哨,把熟睡中的新兵从睡梦中惊醒来,在黑暗中大家如同大敌当前一样,迅速穿衣,打背包,2分半的时间就统统集合到操场上。
营长站在检阅台上,一连长向营长报告:“营长同志,一连集合完毕,应到136人,实到135人,一人伤病。”
营长说:“原地待命!”
连长说:“是!”
随后各连都向营长报告。集合完毕后,营长大声说:“全体都有,向右看齐,稍息,立正!我刚刚接到25基地首长急电命令。命令:你部4时开饭,5时出发,伤病员留下,7天到达地区增援,不得有误。25基地司令部!一九九四年三月二十七日。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
夜晚,启明星刚刚在东方升起,营地的上空有响亮的铿锵有力:“有!有!”
王学十听到这些,如同电影里战争爆发时的感觉,兴奋得毫无疲劳感。
刁昆坤听到大家要离开新兵营,将要分配到机关、连队,他心情潮湿起来,他用毛巾擦了脸面,脸上挂着已分不清是自来水还是泪水。
全班战友向刁昆坤说再见,王学十安慰他:“安心养病,来日方长,这是训练伤,同志们会关心你的,你要保重。”王学十是暗示、告诉刁昆坤,他不会说出受伤的原因,希望他安心。
饭后,大部队就出发了。队伍分成两排如长蛇阵走在前头,后面是战地救护车、后勤保障车和营长的吉普车。浩浩荡荡走在通往大山深处的道路上。
每天规定时间和里程,必须以一天60公里的行军速度,快慢结合,有时急行军。行军路上中午和下午吃饭时间5分钟,这吃饭时间就是休息时间。晚上进入村庄,睡在当地人家或学校里,秋毫无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走时,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炊台平平整整。每日炊事班都提前走,到计划开饭的地点准备饭菜。掉队的人,就上收容车。战士们没有地图,硬着头皮走,也不知道到什么地方了,疲劳得没有时间想问题,最痛苦的日子是脚下起泡,还有穿着雨衣在风雨中行走,雨网遮住了眼睛的视线,只能看前面一个人模糊的背影,脚下是泥泞。有一天中午一直不停地下雨,同志们是在雨里吃水泡饭水泡菜。进入赣皖两省交界处,有一段10公里的林间小道,只容一个人通过,先头部队传来口令:跟紧,挺进大别山。要求每个人往后传,由于五湖四海的地方语言参杂,传到断后的部队,口令变成了:共军,听见、别打伞!营长听到后,生气地说:“哪个叛徒改了我们的口令,我要是知道,我枪毙了他。'跟进'变成-“共军','挺进'变-“听见',“大别山'变成-“别打伞'。太夸张,还滑稽。”
后来的三天阴雨连绵,为了按时到达指定地区,领导下达指令,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只能提前或按时到达,否则司令部会否定我们新兵营的战斗能力。
4月1日上午十点,新兵营提前十分钟到达指定的基地训练场,基地司令员已坐在检阅台上。
营长小跑步到检阅台前,行一个军礼,司令员还军礼,营长打雷般地说:“司令员同志,新兵营集合完毕,无掉队人员,按时完成任务。请您检阅!新兵训练营营长张军奎。”
司令员说:“开始!”
营长说:“是。”
营长带领着各个连进行队形变换,接受检阅。队伍依次向主席台走来。
司令员说:“同志好!”
“首长好!”
“同志们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
队伍通过检阅台,口号响彻山谷:“锻炼身体,保卫祖国!”“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保障有力!”
检阅后,司令员训话:“同志们,经过三个月的艰苦训练,你们经过各种考验,已经从一个老百姓转变成合格的军人,并圆满完成任务,祝贺你们,今天就要授衔给你们,并分配到各旅、营、连队,要牢记我军的光荣传统,祝你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立功受奖。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同志们。”
连队成批开进基地大旅堂,在嘹亮的军歌进行曲中授军衔,一个个着装整齐,英姿勃发而威武。之后,王学十,华荣、雷正飞等80多人分在基地医院,每个人都收到一份通知书:鉴于你有献身部队卫生事业的强烈愿望,经组织推荐和政治文化知识考试,批准录取你参加本基地第18期卫生员训练队学习,学习日期为4月1日到12月20日止。望接此通知后,携带行政、组织、供给关系及服装证,于4月1日下午准时前往25医院报到入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后勤部。
在相关人员的带领下,同志们越过山洞,来到25基地医院。
大家安顿下来,雷正飞叹到:“哎,我怎么会分在这种地方,完蛋了,我小学文化,能行吗?要是干个活出个力什么的,可以说是小菜一碟,要是分在警卫连或防暴队,这日子就潇洒了,不要文化,玩的是拳脚功夫。”
来到医院,连长带领大家花了一个星期把医院的房前屋后处理得干干净净。
炊事班的人都是学习过医学知识的。王学十万万没有想到,领导阅过档案后,直接宣布:王学十是地方医院医生,宋伟在村里卫生所干过合作医疗,你们不用再学习,可以直接上岗。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是我军的优良传统,经组织决定,你俩直接到炊事班的岗位接受6个月组织考验,入党立功优先。然后再转入医疗岗位,其他卫生员学习结束后还要下连队去,医院把你们当人才培养。
听到这种决定,王学十的心开始潮湿起来,他当时就想,学非所用,浪费人才,但自己又不能对抗组织,忍下来了,自己只能自学考试自己实践,既来之则安之。放在任何人身上,思想一时转不过弯来。
走马上任,领导说不要辜负同志们的信任,如此情况,他们干起活来,不能怠慢,更不能误饭。
那段时间,王学十郁闷,他在日记中写道:当兵就现实来说是后悔了,再过三年我才二十三岁,还年轻,如果这辈子不来当兵,可能会后悔一辈子,后悔人生不当兵就不知道兵的滋味,兵是如何炼出钢筋铁骨。穿上国防绿在一生中是短暂的,至少在人生的历史上不是一个空白,至少可以说,我当过兵,在同龄人中,经历见识吃苦受累比别人强,在生存方面也强,还能学习自己喜欢的中医。年轻时,想到处跑跑,对未来充满好奇,有时候,受到围城心理影响,在逃避现实,像一个皮球一样,在拍来拍去中生活,到目前为止还未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不明白不清楚为什么活着,为谁而活,在当兵的日子里一定要认真思考,实践、探索论证自己,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往哪里走,怎么走,为了谁?
王学十在给何丽芳的信中说道:都二十多个春秋,才慢慢悟出寂寞的滋味,为什么有爱时可以忘了一切,而爱又是什么?独在异乡,脚踏孤独怀抱寂寞,找不到梦的寄托之处,如果永远找不到梦的寄处,这辈子注定要走在寂寞路上,真不知道,这样要漂荡多少天,要孤独多少年。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不知道问过自己多少遍-我要把梦寄到何处,而什么是我的梦?有时候,我也感到茫然、迷糊。我问过许多人,他们说,你自己的梦自己做,自己的路自己走,你是你自己,更多的时候是赌一把。我也问过许多本书,得出一个可笑的美丽的诱惑的结论,然而又被绵绵不断的现实给否定或摧残了。也许此生临近长眠时,才知道你走过的路就是梦的全部。要是知道梦是这样的,你活得反而没有激情。别多想,既然梦是模糊的,不清晰的,遥远的,此生来到世上,就既来之则安之,你不如坦然地过好每一天。别自我折磨得茶饭不思,王学十,人活着就要吃饭,而且要吃饱,这样才有可能有功夫去思考和争取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