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挖墙角
第四百二十四章 挖墙角
一番话说的倒是挺中肯,不过可能是气氛不太好,魏璟这番话说完不仅没人露出释然之色,反而一个个眼中都带了抹不屑之意。
什么意思?
这是在说姓魏的对宋家小姐……旧情难忘?
娶郡主娶的心不甘情不愿。
可若不是他主动招惹……退一万步就算他没主动招惹茜翎,至少也没有拒绝。欲拒还迎更让人厌恶。
典型的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人品低劣!
魏璟说完这番自诩深情的话后,发现诸人看他的眼神有异,心下也是微惊。
他这是在替宋依依推托呢。难道不对吗?
女子不管被休还是和离,世人都会在背后诟病的。宋家就算是再清贵,女儿和离也会让宋家蒙羞的。
刚和离那段时间诏煌城所有的人都在背后议论宋依依。
现在他开口为宋依依辩解,可这些人竟然用异样的眼光看他。
如果不是受人所托,魏璟已经一气之下甩袖而去了。
魏璟深深吸了口气,不欲同这些庸俗之人计较。“我已娶妻,宋小姐已嫁人,以前的事大家就别再提起了吧。”
诸人心道是谁主动提起的啊。
人家宋小姐大度识趣,而且文采斐然,哪是姓魏的能配得上的。
也就姓魏的在这里自觉良好呢。还以为他还是曾经那个诏煌城双秀之首呢。
那茬早就过去了。现在提起魏璟,大家都是一脸鄙夷之色。
提起谢峥谁不赞声年少有为。
两人的名声早就颠倒了。
“是魏大人身边的人先提起的,我们可不会轻易提起谁家的女眷。更不会口出恶语。”开口这位不愧是谢峥的嘴替,最后都不忘奚落几句。
那个先提到宋依依的小官脸色变了又变。
可再不敢大放厥词。
魏璟冷着一张脸,他其实十分高傲。从小到大听到的都是溢美之词,一个被从小夸到大的,模样出众,而且还曾力压皇族出身的谢峥。
就算最近诸事缠身,可魏璟骨子里也是十分傲气的。
虽然他的出身和品行根本撑不起他的傲气。
可是魏璟怎么会甘心承认自己失败呢。
一个倨傲之人,被人一次又一次指责,也快到了忍耐的极限。
所以再开口时,魏璟语气不见丁点温和,反而带着几分盛气凌人。“诸位也知道我最近与五殿下时常走动。
殿下是个惜才之人。
诸位多年混在户部也还 只是微末小吏。
可谢公子才来户部多久?如今已经是闻尚书的左膀右臂了。
诸位若是心怀抱负,就该替自己的前途多多考虑……
有个明主,才能青云直上。”
一番拉拢之言被他说的生硬又冷淡。
原本魏璟想的是酒过三巡,他再出其不意提起五皇子的。
然后再展望一下未来,说一说谢峥最晚一个入户部,却是擢升最快的。这户部明显就是背后有人才好乘凉。
他们这些无权无势的,不找个主子根本就没出头之日。
难道要当一辈子微末小吏!
然后顺理成章的提到跟着五皇子才能加官进爵……
可这些人简直就是朽木不可雕!魏璟都不屑同他们为伍。
果然魏璟一番话说完,诸人面面相觑。这人疯了吧?这可是谢二少出银子请客,在人家请客的饭桌上,魏璟……挖墙角。
这下看热闹的也不看了。
一个个神情奇怪的打量魏璟片刻,然后嘴替第一个开了口。“魏大人想必是喝多了,有些醉了。大人若是醉了便早些回去歇息吧。”
“是啊。我看魏大人也是喝多了。都开始说胡话了。”
“……我们都是陛下的臣子,什么叫有个明主才能青云直上,难道魏大人在说陛下不是明主?”
“魏大人同五殿下亲近,我们位卑人微,只有羡慕的份。
若是哪天魏大人青云直上了,别忘了提携我等,好歹同僚一场。”
说他醉了?他只喝了一杯酒,怎么会醉。
这些人蠢透了。根本不值得拉拢。这一刻魏璟心中全是对五皇子的怨怼。
五皇子竟然还想从户部下手,说户部官员最识时务,只要他稍加点拨,这些人就能‘弃暗投明’。
若是这些人投靠了五殿下,那谢峥在户部独木难支,都不必动手,谢峥就已经注定败北了。
魏璟之所以相信了五皇子的话,是因为五皇子说他和魏璟一样,都视谢峥为眼中钉。
五皇子是因为谢峥不由分说辞了伴读一职。
他好歹是个皇子,伴读说不干就不干了,数年相伴之情谢峥全不在意。
这份轻视让五皇子十分恼怒,所以决定出手惩戒谢峥。
他和魏璟算是不谋而合。可在别人看来两人就是臭味相投,一丘之貉。
“诸位大人不必揣着明白装糊涂,明明知道 在下何意,何必顾左右而言它。
我就是替五殿下招揽英才的。
诸位大人也知道五殿下是出了名的惜才。
诸位若是愿意追随五殿下,殿下保证诸位大人一定能升官发财。”
“我们喝酒,别理会魏大人了,他醉的狠了。”嘴替举起酒杯,诸人附和,竟然集体无视了魏璟。
“你们……简直不知好歹。”“魏大人简直不知所谓。”嘴替怼道。
突然,包间门被推开。
在诸人疑惑的神情中,一个人缓缓现身。
魏璟眼睛一亮。恭敬的道:“殿下。”
五皇子谢煜缓步而入,环顾诸人。
毕竟是当朝皇子,诸人放下酒杯拱手行礼。
“参见殿下。”
谢煜先是打量了四下,最后看向魏璟,眼中渐渐升起冷意。
让他暗中行事,替他拉拢户部的人。他便是这般行事的。在酒席间公然开口……
他当初怎么会觉得魏璟是可用之才呢。
明明就是个蠢才,明明愚蠢至极却还以为自己真是个风度翩翩佳公子。
这样的人简直蠢上加蠢。
“诸位起身,阿峥以前是我的伴读,我们一直以来亲如兄弟。
阿峥既然身在户部,本宫对户部自然关照了些。
本宫缺了个伴读觉得诸事不便。便收了魏大人在身边。他是看本宫每日忧愁,总是提起阿峥,便以为本宫要多招揽些伴读在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