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和站在人群之中,面色沉静,忽然高声说道:“学生虽财力微薄,但也愿意捐出三两银子,用于城门外的粥棚。”
沈青和身姿挺拔、样貌出众,一出声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我乃沈家村人,一年多前,我父亲因故去世,可家中贫困,无钱下葬,全靠村中乡邻接济,当时出钱出力的人里,有半数姓李,丧事结束,我前去道谢,就听他们说。”
“当初他们李家的祖辈,遭遇旱情,庄稼颗粒无收,被迫走了几百里路,途经许多村落,都没有人愿意收留他们,唯有沈家村的村民,愿意让他们留下,后来还分了田地,帮他们建设房屋,让他们在沈家村扎根,他们李姓一族就曾起誓,若是沈家村沈姓后代遇到了什么难处,他们姓李的必须要帮一把。”
“现如今,沈家村的沈姓李姓亲如一姓,毫无分别,那些城外的流民,此刻虽然身处困境,但若是能在本地扎根,大多也会感念县中的恩情,将来青石县只会更加繁荣。”
孟昭微微侧目看向沈青和,对于沈青和的捧场,孟昭颇为赞赏,不过这小子哪来这么多钱,自己给沈青泽沈青瑜发了零花钱,但从没给过他,顾氏之前也说过,进了县学后就没给过他钱。
自己捐钱那都是有考虑的,给县里惠民院捐木炭是因为这些都是本县人,承了她的情将来缓过来总要来她铺子里照顾照顾生意吧。
捐的三十两银子是给县令大人站台的,告诉他自己非常配合他的政令,希望他将来有点啥好事多想想自己。
这沈青和干嘛捐这么多钱,为了给自己捧场?别是打肿脸充胖子吧,就在孟昭看着沈青和疑惑的时候,旁边众人的情绪已经控制不住了。
沈青和一副书生模样,语调平缓却言辞恳切,格外有信服力,一男子听完直接就落了泪,边哭边说,
“县令大人,我愿意捐三两,二十年前,我爹也是流民,走投无路才来到这青石县,在这儿扎了根,要是我爹泉下有灵,知道现在有流民在城外吃苦受冻,我什么都不干,一定会骂我的。”
紧接着,一位妇人也站了出来,“大人,大人,我家还有几床被子,是我成亲的时候家里准备的,一直没舍得用,我现在就去拿过来,捐给受灾的人,也算是给我家孩子积福,希望他将来遇不到这种背井离乡的事,即便遇到了,也能有人给他一床被子取取暖。”
“我捐一两银子。”一位年轻的小娘子高声喊道。
“我捐一百斤米。” 一位老者颤颤巍巍地举起手。
“我捐十斤猪肉。”又有人紧接着响应。
此时,人群中有人提及,“刚才捐木炭的的小娘子开的那家铺子,好像叫孟记卤煮,等回头开业了我可得过去尝尝,真是良善人士啊。”
“我一直以为这商人都是重利,毫无操守,没想到还有这种女中豪杰,等开业了,我也要去尝尝。”
周围的商户们听到这些议论,其中有耳朵尖的,心思瞬间活络起来,“我是郑记粮铺的,我愿意捐出1000斤米,用于城外的粥棚。”
“我是百盛当铺的,我愿意捐出一百两银子。”
一时间,不管众人是出于真心的同情,还是想趁机博取名声,亦或是被周围的氛围所感染,围观的众人纷纷慷慨解囊,有钱出钱,有物出物,都准备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灾民们度过这次难关。
有了百姓们的踊跃参加,汪衔准备的几个登记的人手就不够用了,当初沈青和进县学的之前,他曾见过一面,知道他学问不错,于是就临时抓了壮丁,让他过去登记。
汪衔这个县令竟被参与募捐的人群挤到了一边,一时间有些哭笑不得,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向不远处的孟昭,他整了整衣冠,神色庄重地朝着孟昭行了个礼。
孟昭瞧见汪衔行礼,也微微弯腰回应,彼此心照不宣,她也没再多说什么,随后便带着人赶着骡车回了家。
一个时辰后,募捐处的事就被传到了春风楼的二楼厢房,正值年底,本就是诸事繁杂的时候,萧宥之平日里周旋于各种事务之间,已经许久没有来青石县了。
好不容易寻得片刻闲暇得以歇一歇,只见他身着一袭华服,身姿慵懒地躺在软榻之上,一只手随意地搭在扶手上,另一只手则轻轻揉着太阳穴,听着下头陈小武的汇报,
“孟娘子说她的生意全靠县里的百姓捧场,现如今县里遇到难事,她理应要出一份力。”
萧宥之闭着眼睛,唇角勾起,“倒是会给自己扯大旗。”
随后慢慢睁开眼睛,坐起身来,眼神中透着一股寒意说道:“去把徐掌柜给我喊过来。”
虽说之前因为春风楼生意一般,徐掌柜察觉到主子想要换了他,可最近先是因为淀粉出了许多新菜色,又因为过年,铺子里的卤鹿肉卤牛肉狠狠赚了一笔钱。
如今他觉得自己的位置稳得很,根本不会有事,听见萧宥之喊他,也没多想就上去了。
谁能想到,刚进屋就看见萧宥之面色阴沉,徐掌柜顿时被吓得双腿发软,下意识地弯下了腰,身体微微颤抖着,小心翼翼地开口说道:“主子,您…… 您有什么要吩咐给小人的?”
萧宥之坐在太师椅上,眼睛紧紧地盯着徐掌柜,声音低沉而冰冷地问道:“前天,县令相邀募捐,你拒了是么?”
徐掌柜心中一紧,硬着头皮点了点头,极为谨慎的语气回道:“主子,这新来的这个县令是个图政绩的,招了那么些灾民过来,县里没粮,却要咱们花钱,这回不止是咱们,城里的许多商户都没有捐。”
萧宥之眯了眯眼睛,“你好歹也在这春风楼做了几年管事了,怎么能如此短视?县令亲自出面,你却连一点面子都不给,你以为你是个什么东西?”
徐掌柜满脸疑惑,壮着胆子说道:“主子,咱们作什么要给他面子,我听旁人说,他不过是个破落户出身,咱们何必怕他?”
萧宥之怒急,大骂了一声“蠢货”,要不是还有修养在身,早就把手中的茶杯丢到他脸上了。
“你打听了他的出身,有没有去打听打听他那娘子的出身?他那岳父,乃是建朝以后重开科举的第一位状元,现如今四十出头就已经做了好几年的户部侍郎了,那可是正三品的官职,再往上迈一步,就是尚书。”
“况且,户部掌管天下财政,多少商户挤破了脑袋想往里塞钱都找不到门路,如今这么一个现成的大好机会摆在面前,却因为你的愚蠢,就这么给我错过了,你还有脸在这里跟我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