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孟昭抵达村子,里正早已将准备好的人手都召集齐全,现如今作坊的产量越来越高,一个烘干房担心不够用,她决定此次一次性建造两个烘干房。
孟昭深知自己不是行家,且古代的材料没有现代丰富,她也担心自己的图纸是否合适,于是特意让里正找了两个经常盘炕的老手,想要参考一下他们的意见。
二人端详了好一会,脸上逐渐浮现出困惑与不解的神色,
“下面这块跟我们盘炕的法子差不多,只是这里面导烟的垒法不太一样,但上面这块,我也看不太明白,而且烟道歪七扭八的,这烟会不会出不来啊。”
孟昭在设计图纸的时候,参考了现代火炕和窑炉的工艺,当时也找盘过炕的师傅聊过,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到底能不能在实际使用中良好运行,还是要试过才知道。
孟昭思索片刻后说道,“二位都是老工匠,先按照这个图纸试试吧,要是有什么问题,咱们再改。”
于是众人就在提前准备好的地方开始施工,先是垒砖,这会用的都是青砖,主要原料是黏土,要是按现代说法,就是铝硅酸矿物长时间风化所产生的一种材料,具有很高的粘性,加水调和后,塑成砖块的形状,高温烧制,就能变成青砖。
虽说远没有水泥砖结实耐用,但吸水性好,透气性强,保温效果也更好些,用来垒炕,还是很合适的。
在众人齐心协力之下,烘干房的底部基础部分终于顺利垒好,紧接着,便开始着手垒上面的密封屋部分了。
这屋子与普通的屋子不同,四周要布满烟道,这样烟雾经过的时候,就能把热气传导到旁边的砖头土坯上,这些被加热的砖头土坯就如同一个个小型的热量储存器,从而使得整个屋子能够保持温暖的环境,达到烘干淀粉的目的。
这烟道的设计也有讲究,要是烟雾经过速度太快,那么火一旦停下,就容易降温,会很废柴火燃料,增加成本。
所以就要在保证烟道畅通的情况下,让烟雾尽量在里面流转,延长停留时间,这样才能实现持续的保温效果。
他们一伙人忙活了半天终于将烘干房的雏形全部垒好,不过这会砖头的缝隙,还都是透风的,需得把缝隙填满,才能密封保温。
于是孟昭就又带人拉了几车黄土,和匀后一点一点糊到垒到的烘干房上,把缝隙全部填满,不让热气从其他的地方跑出来。
等到烘干房终于全部垒好之后,依然不能马上投入使用,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晾晒风干,才能更加稳固,孟昭暂时放下这边的事务,带着沈芸前往了沈家的院子。
这几日没有下雨,土豆粉一直晾在院子里没有管过,因为晾晒的时候水分蒸发,此时已经变得微微蜷缩起来。
孟昭跟沈芸一起,把一根根竹竿从架子上取下来,看着这洁白的土豆粉,孟昭满意极了,这可是纯手工无添加的产物。
沈芸好奇地看着手中的土豆粉,“孟昭姐姐,这就是土豆粉么,看着跟面条一样。”
“是呀,确实跟面条很像,不过这味道口感可是大不一样,土豆粉口感爽滑劲道,有着独特的风味,等咱们回了县里,我给你做道菜,你尝尝就知道了。”
沈芸一听,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只要是孟昭姐姐做的菜,就没有不好吃的。
因为这土豆粉挂起来的时候比较随意,长短不一,所以孟昭提前准备好了一把锋利的闸刀,把下面参差不齐的部分裁掉,只保留上面齐整的地方,然后用麻绳系成一捆一捆的,装到车上。
这被剪掉的碎段也不能浪费,找了两个麻袋装起来,等着用来炒菜吃。
这土豆粉实在太多,干巴巴的又占地方,一车都拉不完,孟昭就留了一些装到袋子里又挂到房梁上,等下回过来的时候再带走。
回到家中时,顾氏正在院子里忙碌着,看到她们拉着满满一车土豆粉,惊讶道
“我的天!怎么这么多?”
孟昭笑着说道:“这东西看着占地,实际等泡软了,就没这么多量了。”
孟昭把刚才装到袋子里的碎土豆粉放到温水里浸泡,又把土豆和五花肉切成大小差不多的片。
锅里烧油,放入葱蒜炝锅,把切好的五花肉放到锅里炒香,再加入土豆片,最后再把已经泡软的土豆粉倒进去,加入盐调味,翻炒均匀后出锅。
顾氏率先拿起筷子尝了一口,不禁赞叹道:“昭昭,这就是土豆粉的味道呀,口感好滑嫩。”
“这土豆粉好能吸汤,我感觉里面浸满了汤汁。”一旁的沈芸也跟着夸赞。
孟昭拿起一个热乎乎的大馒头,中间夹了一筷子土豆炒粉条,一口咬下去,馒头的麦香、土豆粉的滑嫩、五花肉的浓郁以及土豆片的软糯在口中完美融合,饿着肚子的时候来上一口,简直是幸福感满满。
两个孩子吃的嘴巴都要塞不下了,顾氏也觉得这土豆粉味道很好,于是问道:
“昭昭,这土豆粉,你是要在铺子卖么?”
孟昭点了点头,“是的,平日里只有面条,难免单调,这土豆粉吃起来口感很好,拿到铺子里去卖,顾客一定喜欢。”
孟昭刚提出这个建议,众人就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等到土豆粉上新的时候,凤娥婶子也痊愈上工了,论嗓门论热情,谁都比不过她。
“孟记卤煮新菜上市,细腻弹嫩的土豆粉,保管大家伙吃了第一口,还想吃第二口,客官,要不要进店尝尝。”
有食客被这招呼声吸引进店,“给我来碗土豆粉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