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高兴,精神状态自然极为不同。
西施见我神清气爽,笑着调侃:“遇到啥好事了?”
我故作神秘:“你猜猜看。”
西施仰起头,想了想,说:“莫非,要升级加薪了?”
我笑着摇头。
西施说:“那就是佳人有约?”
我心说,我如果真与佳人有约,你还会如此淡定么?
我再次摇头。
西施求饶:“老范同学,你明知我很笨,猜不出来,就别考我了。”
我与西施的亲近程度,其实也可以通过称呼,显现出来。
以前,西施称我范老师,后来,叫过我阿谦、范生,如今,叫起了老范同学。
叫什么称呼,全由她高兴。
我望着西施,讲起了杏糕,以及制作成礼盒销售的设想。
其中,少不了,对杏花和表嫂一顿夸赞。
出乎意料,西施并没有附和叫好,还提出一些不同意见。
我只听着,并不认同。觉得,她之所以如此,无非因为,觉得我与杏花的关系,或许过于亲近了吧。
虽然,她也知道,杏花是我“嫂子”,但女人嘛,心思细腻敏感,也是很正常的。
好在,我没说今晚,杏花会去我家。
要不然,怕是西施更坐不住了。毕竟,在她眼里,乃至,在许多同事眼里,我和她,已经成了一对情侣。
当晚,杏花果然如约前来。
这回,她没有洗澡,更没有打扮,但因为兴奋,整个人神采焕发。而且,还带了一些熟食。
我这才知道,她晚饭都没吃呢。
我在食堂,简单吃过几口。本不想再吃,但不只光看着她吃,便从冰箱里,取出一支啤酒,一人倒了一杯。
我俩面对面坐着,吃着饭,饮着酒,静静地跟杏花讲述,将杏糕制作成礼盒的设想。
她静静地听着,不时提出一些见解。
不知为何,望着杏花,我就会想起,包子店里招牌上的d字,也因此,总不免,去打量她身上的d字。
甚至,或许因为心情之故,又或许,想起老宋的“嘱托”,让我帮他照顾好杏花,反正,望着近在咫尺的杏花,我就觉得,她衣服的尺码,又加大了一号。
因为杏糕这个名字,杏花对我这个顾问,已经过于迷信了,我说什么,她全部赞同。
此刻,待我讲完礼盒了概念,她自然又一番赞扬。
事情讲完了,饭也吃完了。杏花起身,收拾桌上残余。
她表现得极为自然,就好像,这是在她家,她是主人一样。
我原本想阻止,却又有些享受,便静静地看着她收拾。
收拾妥当,洗净碗筷,杏花回到屋里,洗了一把脸,打湿了额上的发丝,就连衣领,也湿了一部分。
因为这湿掉的一部分,整个人便多了许多妩媚。又谈了些闲天,杏花起身告辞。
她起早贪黑,我自然不便再挽留,于是提议,送她下楼。
本只是随口说说,我以为,她定然婉拒。因为上一次,她就礼貌地拒绝过。
出乎意料,这一回,她爽快地答应下来。
我拿起钥匙,送她出门。锁门时,心想,下到二楼,若碰到素琴,该如何解释。
好在,下楼时,素琴的门虽然开着,但屋里并没有人。
或许,她在洗衣服。
我松了一口气,谁知道,行至一楼,准备开楼道间的门时,屋外有人进来。不是别人,而是丽枝。
见到我与杏花,丽枝吃了一惊,接着,便热情地邀请杏花,再上楼一聚。
杏花说:“本想来看看你,谁知你不在,就去阿谦家串门了。”
丽枝说:“我整天瞎忙。对了,我听说,你研制了一款杏糕,很火呢。我有好几位顾客,都在讲这事。”
杏花说:“还得感谢阿谦,他帮我起的名。”
丽枝望着我,俏皮一笑:“我也得感谢他,瑜伽馆的名字,也是他取的。”
因为丽枝在,我把杏花送到门口,便止了步。随后,和丽枝一同上楼。
我问丽枝:“今天怎么这么早下班了?”
丽枝说:“今晚去谈了件事。”
我笑:“又谈大生意了啊。”
丽枝说:“酒馆的事,谈得七七八八了。最近,正在找装修公司。”
我一听,惊了一下。
开酒店,不像开瑜伽馆,更不像开包子店,涉及的事项,太多太繁杂了。但丽枝,竟然把此事做成了。
看来,丽枝真是个能人,不声不响间,就办成了大事。而且,如此沉稳,不张扬。
最关键的是,以她的条件,早就可以去小区租房了,但她宁愿住在城中村。这也是我至今不解的问题。
我曾经,开玩笑地问过她原因。
丽枝俏皮一笑:“因为住在这里,有风铃啊,心情烦躁了,可以拉响风铃,就可以和风铃说说话,多好。”
她这话,多半是调侃,我并不当真。不管如何,她愿意这样讲,总能让人开心。
上至三楼,彼此掏钥匙开门。
丽枝先把门打开,面朝着我,嫣然一笑:“说起来也怪,餐饮是个辛苦活,好久不见杏花,她变得年轻漂亮了。看来,赚钱是女人最好的美容剂啊。”
我说:“赚钱是美容剂,瑜伽更是美容剂。”
丽枝笑:“真会说话。难怪呢。”
我问:“难怪什么?”
丽枝却不说话,朝我扮了个鬼脸,闪进了屋内。
隔了一周,礼盒装的杏糕正式上线。
只是,这一次,我失策了。
成本增多,售价随之水涨船高,但之前的顾客,反而望而却步了。
过了许久,我反思后,得出一个结论。
睇多d包子店,地处城中村,针对的顾客,主要是附近工厂打工者。
一般的打工者,并不过于讲究,只要好吃,管什么包装不包装呢。
他们讲究的,是实惠。销售遇冷,杏花虽没怪我,但我自责不己。
这不只是杏花的事,还关涉到老宋妻子的工作。而她又是我介绍过去的。
那段时间,我整天愁眉不展,我的表现,自然被西施瞧在眼里。
她没问我为什么,但她与老宋妻子同住,两人已经无话不谈。西施早就从老宋妻子嘴上,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
不知她用了什么法子,她竟然说服赵总,订购了一批礼杏糕,作为职员福利。
这本是好事,解决盒装杏糕的销售问题。
但谁知道呢,她的好心,却办成了一件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