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70年,南宋咸淳六年,元至元七年。
皇宫大殿,金碧辉煌,忽必烈高坐龙椅。
八思巴在侍从的引领下,稳步走进大殿,双手合十,向忽必烈行礼。
忽必烈连忙起身,走下龙椅,见到更加苍老的八思巴,忧心的说道:
“帝师,快快免礼。”
忽必烈拉着八思巴的手,一同走向一旁的座椅。
问道:“今日,帝师前来,可是有重要的事?”
八思巴双手合十说道:“陛下,贫僧此次前来,确有要事相商。如今我身体大不如前,所以贫僧想要在死之前,完成国家的大一统。”
忽必烈听闻,神色一凛,双手紧紧握住八思巴的手臂,目光中满是急切与期待:“帝师何出此言?朕自然也期望早日实现大一统,还请帝师细细道来。”
八思巴微微叹了口气,目光深邃而坚定:“陛下,如今南宋虽日渐式微,但仍负隅顽抗。贫僧以为,陛下的军事强攻配以文化融合之策,见效缓慢,归根结底是因为,对方有大宗师之上,传奇高手,全真教领袖尹平之坐镇。所以我决定,今年中秋,在汉江与之对决。”
忽必烈忧心忡忡地说道:“以帝师如今的身体,可有胜算?”
八思巴目光坚定,直视忽必烈,缓缓说道:“陛下,贫僧虽身体渐衰,但为了国家大一统,为了陛下的宏图伟业,贫僧愿拼尽最后一丝力量。尹平之固然厉害,可贫僧也有必胜之信念。”
忽必烈眉头紧锁,在殿中来回踱步,沉思片刻后说道:“帝师,朕实不忍心让您冒此风险。若有其他法子,朕绝不愿您亲身涉险。”
八思巴双手合十,微微躬身说道:“陛下的关爱,贫僧感激不尽。但此时已别无他法,唯有贫僧出面,或能扭转局势。”
这时,一直站在一旁未出声的大臣伯颜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帝师一心为国,其志可嘉。但我们也需做好万全准备,以防万一。”
忽必烈停下脚步,看向伯颜,点了点头说道:“伯颜爱卿所言甚是。那便速速调集精兵强将,在汉江附近做好部署。”
八思巴说道:“陛下放心,贫僧定当全力以赴。若能成功,定能加速国家大一统之进程。”
忽必烈重重地拍了拍八思巴的肩膀,说道:“帝师,朕在宫中静候佳音,愿佛祖庇佑您凯旋而归。”
……
这一年,终究是不平凡的一年,先是蒙古帝师,密宗金刚宗宗主八思巴约战全真教尹平之。
然后忽必烈又拜伯颜帖木儿为元朝第一大元帅,统领四十万军队,南下攻宋。
其中刘整统领十万水师,6000艘战船。拜为右将军。
郭侃统领十万蒙古骑兵、西域色目兵等。拜为左将军。
全面封锁襄樊地区。
一场大战即将来临。
整个襄阳城,又掀起了腥风血雨。
一座酒肆内,南来北往的江湖人士络绎不绝,正是消息最为灵通的地方之一。
此时人声鼎沸,一位年纪轻轻的绝色少女正在里面兴致勃勃的听着江湖传说。
只见那年轻的绝色少女身着一袭淡绿罗裙,柳眉微蹙,一双美目灵动地在人群中流转。她端起一杯茶,轻抿一口,目光紧紧盯着正在讲述的那位江湖客。
只听那江湖客口沫横飞地说道:“诸位可知,此次大战那是一触即发!元朝大军来势汹汹,这襄阳城怕是要陷入苦战咯。”
少女忍不住插话道:“那这襄阳城能守得住吗?”她的声音清脆动听,带着一丝急切。
江湖客看了少女一眼,说道:“姑娘,这可不好说啊。元朝兵强马壮,可咱们襄阳城也不是吃素的。”
这时,旁边一位身背长剑的侠客冷哼一声:“哼,我看那元朝未必能讨得了好。襄阳城有郭靖郭大侠镇守,定能保一方平安。”
在座许多好汉,都连声称是。
如今襄阳城经过郭靖黄蓉的经营,就如同铁打的一般,众人的信心都极为高涨。
此时,角落里一位老者缓缓开口:“此次大战,关键还在于那八思巴与尹平之的对决。”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酒肆内的气氛愈发紧张。
一位北边来的壮士说道:“你们听说了吗?蒙古帝师八思巴已经出发,听说他是要一步一步慢慢走到襄阳来。”
那北边来的壮士话音刚落,少女睁大眼睛,好奇地问道:“这是为何?大战当前,他怎还如此不紧不慢?”
壮士喝了口酒,抹了抹嘴说道:“姑娘有所不知,这八思巴号称密宗高僧,此举想必是为了显示他的定力和决心,也可能是在战前凝聚心神。”
身背长剑的侠客微微皱眉,沉思片刻道:“或许他是想借此来扰乱我方军心,让我们猜不透他的心思。”
酒肆内顿时陷入一阵议论纷纷。有人担忧,有人不屑,还有人面露沉思。
少女轻咬嘴唇,神色坚定地说:“不管他耍什么花样,我相信尹平之大侠定不会让他得逞。”
这时,一位身着粗布麻衣的中年汉子接过话头:“姑娘,这八思巴可不是等闲之辈,他的密宗功法神秘莫测,我曾在大都有幸目睹过一次,正是惊天地,泣鬼神啊,尹大侠怕是要面临一场恶战了。”
少女握紧拳头,说道:“即便如此,尹大侠肯定也是会轻易击败他的。”
角落里的老者轻轻摇头,叹息道:“唉,希望如此吧。”
众人听闻,都不禁沉默下来,酒肆内的气氛变得沉重起来。
正在此时,从外面跑来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他喊道:“姑姑,姑姑,爷爷喊你回家吃饭了。”
这美少女,哼了一声,就带着小男孩离开了酒肆。
不多时,两人就回到了家。
美少女喊道:“爹爹,爹爹,我有重大消息要告诉你。”
尹平之正在悠闲的摆弄着他的古琴,听到美少女的喊声,笑道:“又从哪里听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