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她”真是自己,定是知晓屠艾是想远走一次的,让屠艾遇见高人,只会坚定她的决心。
姜灵川不知道自己下一次又会降生到哪儿,身体是否康健,父母兄姊是否和善,她又是否有机会能远走一次,还是走不出,逃不离。
所以,让她任性一回吧。
屠艾仗着父母的疼爱,应是可以任性一点的。
赵芬此时不再喃喃低语,怀着彻底“心死”后的沉重,又问了一回。
“稚儿,你是真的懂了吗?还是阿娘多想了?”
赵芬问得郑重,屠艾也答得认真。
“阿娘,您和阿爷为兄长们是如何打算的?为我和阿秭又是如何打算的?阿秭离开学堂能有其他路可走吗?还是只能待嫁闺中?”
“阿娘和你阿爷不是偏疼谁,是……”
“阿娘,您没有多想。我明白的。”
时下律令虽规定女儿也能继产承户,但条件颇为严苛,户主得无子,无父,无母,无寡妻,才能轮到未婚女儿。
女儿若是出嫁了,资格也就没了,得轮换给其他亲属,若是没有亲属,除了她的陪嫁奁产,所有家资都得没官。
女儿若是没出嫁,自然可以继承,但为了传宗接代,只能招赘,不能嫁人,若是继承后再出嫁,家资依旧没官。
(参考《二年律令-置后律》)
律令已然如此严苛,实情只会更甚,有多少女儿们真的承继门户了呢?
即使有,这又该是如何的天时地利人和啊。
屠艾是真明白,这无关谁的父母是否偏心男儿,是世上的一切都在推着父母偏心男儿,推着推着,父母们连是否偏心也意识不到了。
偏偏他们只是遵从世俗,遵从法礼,谁又能挑出错吗?
她不想说出太过惊世骇俗的话,这种话不该跟阿娘讲,阿娘曾经也是女儿,她是明白的。
赵芬听了屠艾的答话,一颗心是彻底沉了底,她到底心疼女儿,犹豫一瞬,还是答应了。
“稚儿,阿娘答应你,不送你去学堂,你想一心学剑也可以。至于其他的,让阿娘再好好想想。
今日的事,别跟任何人提及,包括你阿爷,能答应阿娘吗?”
“阿娘,我跟谁也不说,阿爷阿姊都不说。”
“好,是阿娘的乖稚儿。阿娘问你,家中可还有人知晓你会识字读书?”
“谁也不知道的,阿姊也只当我平日是翻书玩呢。”
“不知道就好。去找你阿秭玩儿吧,容阿娘一个人好好想想。”
“阿娘,剑术师傅还没找到呢,离我练好剑术还早。”
屠艾说完这句,人就离开了内室,留赵芬一人静坐沉思。
要是今日之前听稚儿讲什么执剑走遍名山大川,她一定以为是呓语,现在却不得不多想。
稚儿潜在的话音是说她今后宁可走遍山川,也不愿嫁人吗?
赵芬只能往最坏的结果想,应是这样没错的。
她问了自己一个问题,一个似乎在世人眼中不容质疑的问题:女子一定要嫁人吗?
她当年是一定要嫁给屠威的,不然阿爷、妹妹和她都没有活路可走。
妹妹同她一样,她成婚后阿爷就去了,赵家只余妹妹一个孤女撑着,没有田产,没有家资,连陪嫁奁产都是她给添的,不嫁人连人头税都交不起。
其实妹妹颇有经商天赋,周家商队这些年就是靠着她的筹谋才逐步壮大,可要是没嫁进周家,她甚至不知道自己有这等天赋。
那有路可走的女子,如女工,能织布,能纺纱,还通晓裁缝,刺绣等,能不嫁人吗?
她在云昌县活了几十年,从未听闻这种稀奇事。
就连赵苾在外跑商多年,也从未遇见过。
倒是听说有商户女招赘,但这样的女儿其实就如同男儿一般,是撑门立户的,与寻常女儿们不同的。
有子的人家,谁又愿意女儿招赘呢?
分财一事另说,招赘不就是变相说明家中男儿撑不起门户吗?
没有哪户人家愿意背后被人这么议论,传扬开了,名声也就彻底坏了。
屠云红当年有着一手好刀工,能宰猪能卖肉,再如何寻不到夫婿,家中也未曾想过给她招赘。
屠户人家远比一般人家不重视脸面名声,女儿家都宰猪卖肉了,却还是要嫁人的。
想到这,赵芬思绪顿住了,她在想,若是屠家祖父母能同意云红不嫁人,云红若是真的不嫁人,是可能的吗?
好似是可能的。
父母同意,丈夫和她作为兄嫂也是没有异议的。
至于外人的议论,云红当年名声不算多好,不嫁人也只会以为是无人愿意娶她,最多就是名声再差些,背后的嘲讽讥笑更多些。
但这些人还真不敢当着屠家的面说三道四。
再有,律令只规定女子十五到三十不婚者,交纳多倍的人头税,再多就没惩罚了。
一生不婚,也就是十五年的多倍税钱,这个钱屠家出得起。
所以,只要父母兄嫂同意,愿意养女儿一辈子,亲人们也都能不在意流言蜚语,女儿是可以不嫁人的。
所以,女子不一定要嫁人。
这话一在心中说出,赵芬霎时清醒过来。
即使理是这个理,其中又牵扯了多少人事纷扰,有多少人又真的不在意流言蜚语,那是一辈子,不是一两日。
好,就算他们屠家不要脸面,她和丈夫也愿意养稚儿一辈子,可等他们去了,兄嫂也愿意吗?
人的情感没有一成不变的,都是会消减的,到那时,稚儿该怎么办?
即使兄妹情分没减,可稚儿比他们小十多岁,若是他们先去了,等稚儿晚年又要依靠谁,亲侄吗?
(这种情形下,女子做不了户主,户主从父亲,变成兄长,又变成侄子,她一直是依附他人的。)
赵芬不敢细想,这中间但凡出了一个岔子,稚儿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是啊,千百年来,难道没有人想过这个理吗?可又有多少女子真能不嫁人啊?
宣之于口的永远是男女婚嫁天经地义,女子不嫁也只能是缄默于心。
虽她不知稚儿为什么不愿嫁人,可已然不愿,硬逼她嫁,岂又是什么善事,世上从来不缺怨耦的。
所以,有什么能两全的法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