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个“老师”也没多废话,点点头就散开找地方坐下。
有的靠着墙,有的直接挤到最后一排,掏出小本子刷刷写着什么。
李有才见状,咳了一声,抬高嗓门。
“行了,别愣着,把昨天的作业交上来,我看看你们都写了啥。”
孩子们赶紧翻书包,乱糟糟地递本子上去。
翠翠磨磨蹭蹭地把自己的本子塞进一堆里,低声嘀咕。
“拼音咋了?我爹说了,能看懂就行!”
她说着毫不犹豫的交过去。
李有才接过翠翠的本子,翻开扫了两眼,目光忍不住在那歪歪扭扭的字迹上停留了一会儿。
那句“我爹说,那个叔叔比武松聪明,会用科学打虎的办法”
映入眼帘,他先是一愣,随即低声念了出来:“科学打虎?”
声音不大,却带着点琢磨的味道,像是在自言自语。
教室里静悄悄的,那些省里来的“老师”正低头在本子上写着什么,偶尔抬头扫一眼这群孩子。
李有才瞥了眼那几人,手指在翠翠的本子上点了点,心下暗想:这丫头,歪打正着,倒是撞上了个稀罕玩意儿。
他清了清嗓子,把本子往讲台上一放,冲着翠翠招了招手:“翠翠,你过来。”
翠翠一听这话,腿肚子有点发软,嘀咕着。
“完了,肯定是我拼音写错了,要挨骂了。”
她磨磨蹭蹭地站起来,低着头走到讲台前,小手攥着衣角,偷瞄了李有才一眼,见他没黑脸,才稍稍松了口气。
“你这写的啥?”
李有才把本子摊开,指着那句“科学打虎”,语气里带着点笑意,“你爹真这么说?”
翠翠眨巴眨巴眼,点点头,小声嘀咕。
“是啊,我爹说那个叔叔可厉害了,打虎不用拳头,用……用啥科学啥的,反正就是聪明。”
她越说越没底气,怕李有才笑话她,赶紧补了一句。
“我爹读书可好了,我觉的他说的对!”
李有才乐了,拍了拍她的肩膀:“行,写得不错,下去吧。”
翠翠一听是被夸奖的,愣了愣,随即咧嘴一笑,蹦蹦跳跳回了座位,心里美滋滋的:校长夸我了,哼,看谁还敢笑我拼音!
李有才却没急着放下本子,他又扫了眼那几个省里来的“老师”。
见其中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正盯着他,眼里闪着点好奇的光。
他心下一动,干脆把本子递了过去。
“几位看看,这孩子写得挺有意思。”
那眼镜男接过本子,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低头一看,眉头微微一皱,随即又舒展开来。
他轻声念道:“科学打虎……”
顿了顿,他扭头看了眼身边的同事,低声道。
“这题材有点意思啊,咱们不是正推科学普及吗?这不正好撞上了?”
另一个穿深色中山装的男人凑过来,瞥了眼本子,嘿嘿一笑。
“这孩子爹是谁啊?听着像个明白人。”
他顿了顿,抬眼看向李有才。
“校长,这丫头家里是干啥的?”
李有才一听这话,愣了愣,心说这帮人还真较真。
他挠了挠头,含糊道:“翠翠啊,她爹是报社的,倒是正常。”
眼镜男却来了兴趣,合上本子,冲李有才道。
“下课后聊聊?我们想见见这丫头爹。”
李有才一听,面上却笑得和气:“行,行,几位有兴趣就好。”
他心里却犯嘀咕:这帮省里来的,不会真把翠翠那胡写八写的当回事了吧?
下课铃一响,教室里孩子们嚷嚷着往外跑。
翠翠正收拾书包,打算溜出去玩,忽听李有才喊她。
“翠翠,别跑,跟我来一趟。”
她一愣,扭头见那几个“老师”也站了起来,正朝她这边看过来,顿时有点发毛。
“我……我又咋了?”
李有才没多解释,拉着她就往办公室走。
那几个省里来的男人跟在后面,眼镜男边走边跟旁边的同事嘀咕。
“这要是真有点门道,直接让这丫头的爹编辑这期的报纸,咱们也省事啊。”
到了办公室,李有才把翠翠往椅子上一按,自己站在一边。
那眼镜男坐下,笑眯眯地问翠翠:“丫头,你本子上写的那个,是你爹跟你说的?”
翠翠点点头,壮着胆子道:“是啊。”
眼镜男一听,眼睛一亮,扭头跟同事对视一眼,低声道:“这才是会写报纸的啊,这话听着顺耳,还实用。”
他顿了顿,又问:“那你爹还说过啥?”
翠翠歪着头想了想,拍手道:“他说过,啥时候咱们也能用科学打粮食,那就不饿肚子了!”
她这话一出口,办公室里安静了一瞬,随即那几个男人齐齐笑了起来。
“这丫头爹,跟这个打虎的,都是个妙人!”
深色中山装的男人拍了拍桌子,冲李有才道。
“校长,带我们去找这个丫头他爹!我们给他带个好活。”
李有才一听,头皮有点发麻,心说这事咋还越闹越大了?
他硬着头皮点点头:“行,行,我这就带几位去。”
就这样,王翠翠凭借自己的一句话,直接让自己爹从镇上的报社编辑,直接入职省里的报社。
老王提起这个事情的时候笑的嘴都裂开了,王翠翠小朋友直接在家里的地位飙升,而且还有点飘。
紧接着,经过老王的加工,那句“科学打虎”直接登上了省报头条。
标题起得响亮:《科学打虎,山村智慧震人心!》
文章里把李东生吹得天花乱坠,说他是个“民间科学家”,用智慧征服野兽,堪称时代先锋。
翠翠看着报纸上自己爹的名字,乐得嘴都合不拢,逢人就炫。
“瞧见没?我爹可出名啦!”
省里宣传部一看这势头,立马开了会,眼镜男拍着桌子说。
“这题材好啊,这个板块很火,咱们得推广!”
没几天,省委书记也批了条子:全省推广“科学打虎”模式,号召各地学习这种“民间智慧”。
至于李东生这边,他正蹲在自家院子里磨柴刀,压根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省里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