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破晓,天边泛起鱼肚白,浓稠的夜色还未完全褪去,万籁俱寂。
秦龙已早早伫立在自家院子里,身旁那辆三轮摩托车,宛如一位忠诚的老友,默默陪伴他走过一些岁月。
虽然这辆摩托车很平常,上面有些磨损的痕迹,每一道痕迹都诉说着往昔的风雨兼程。
然而在秦龙眼中,它承载着自己与家人对未来的无限希望,是不可或缺的伙伴。
秦龙伸手轻轻摩挲车把,动作轻柔而坚定,像是在与老友低语,为即将开启的重要征程加油打气。
今日,注定是改变命运的关键节点,他的内心被紧张与期待填得满满当当,心脏在胸腔里剧烈跳动,仿佛要冲破束缚。
屋外传来轻微响动,秦龙闻声回头,只见潘美玉迈着轻快的步伐从外面走过来。
她身着一身简约衣裳,虽无华丽装饰,却整洁得体,透着一股质朴的美感。
这些日子,为了养鸡场的发展,她与秦龙日夜操劳,风里来雨里去,风吹日晒让她的皮肤变得粗糙,可她的眼神愈发坚定明亮,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
此刻,她的眼中闪烁着与秦龙一样的光芒,那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渴望,熠熠生辉。
“早啊,秦龙。”
潘美玉轻声说道,声音轻柔,带着几分温柔与关切,在这宁静的清晨格外温暖。
秦龙嘴角上扬,露出一抹和煦的笑容,回应道:
“早,美玉。都准备好了吧?咱们今天可得全力以赴。”
话语间,满是对未来的期许与坚定。
两人正说着,秦瑶像一只欢快的小鹿,蹦蹦跳跳地从屋里冲了出来。
她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盛开的繁花,明艳动人,充满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哥,我也想去城里!”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宛如银铃般在这宁静的清晨回荡,打破了周遭的静谧。
秦龙看着妹妹,眼中满是宠溺,犹如春日暖阳般温暖:
“好啊,一起去。正好顺路送你回学校。”
自从秦龙治愈了秦瑶的脑部和眼部疾病后,秦瑶仿佛脱胎换骨。
不仅眼脑变得灵活聪慧,性格也越发活泼开朗,对知识的渴望如熊熊烈火般炽热。
她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校园,继续追逐自己的梦想,在知识的海洋里肆意遨游。
于是,三人依次坐上了三轮摩托车。
秦龙发动车子,发动机发出一阵低沉的轰鸣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宣告着新一天的开始。
车子缓缓驶出村子,一路上,微风轻轻拂过他们的脸庞,带来丝丝凉意,宛如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抚平他们心中的些许紧张。
阳光渐渐穿透云层,金色的光辉倾洒而下,为他们披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色战衣,仿佛预示着他们即将踏上的是一段充满希望与荣耀的征程。
抵达城里后,秦龙径直将三轮摩托车开到了市一中的校门口。
学校门口早已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学生们背着书包,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朝气,步伐轻快地走进校园,那一张张充满活力的脸庞,仿佛是初升的朝阳,满是希望。
秦瑶兴奋地跳下车,眼中闪烁着对校园生活的向往,她深吸一口气,像是要把这熟悉而又充满希望的气息都深深吸进肺里,融入自己的血液。
秦龙从口袋里掏出一叠钱,动作小心翼翼,仿佛那不是一叠钱,而是对妹妹满满的关爱与期许。
他将钱递给秦瑶,关切地说道:
“二妹,这些钱你拿着做生活费。千万别委屈了自己,多改善改善伙食,吃饱穿暖,才能安心学习。”
秦龙的声音里满是关切与疼爱,他看着妹妹,眼神中既有不舍,又有对她的期待,希望她能在学校里茁壮成长,追逐自己的梦想。
秦瑶接过钱,眼眶微微泛红,心中满是感动。
这份感动如同春日里的暖流,在她心间缓缓流淌。
“哥,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等我考上好大学,以后也帮你一起把家里的事业做大做强。”
她的话语坚定有力,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决心,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她的志向。
潘美玉也走上前,温柔地说:
“秦瑶,加油哦,好好读书,要是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什么困6难,都可以跟我们说。”
潘美玉轻轻拍了拍秦瑶的肩膀,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传递着无尽的鼓励与支持,宛如一盏明灯,照亮秦瑶前行的道路。
秦瑶用力地点点头,转身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了校园。
她的背影坚定而自信,仿佛在告诉所有人,她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即将在知识的殿堂里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望着秦瑶远去的背影,秦龙和潘美玉相视一笑,那笑容里有对秦瑶的深深祝福,也有对彼此的无声鼓励。
他们深知,无论未来的道路多么崎岖,只要携手并肩,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随后,他们便马不停蹄地朝着农业部门的方向赶去,心中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勇气与决心在心底熊熊燃烧。
秦龙和潘美玉走进农业部门的办公大楼,里面人来人往,一片繁忙的景象。
墙壁上张贴着各种农业政策宣传海报,色彩鲜艳,内容丰富,展示着农业发展的新方向与新机遇。
工作人员们在各个办公室之间匆忙穿梭,电话铃声、交谈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忙碌的工作乐章。
他们来到咨询台前,向一位戴着眼镜、神情和蔼的工作人员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脸上带着职业性的微笑,让人如沐春风:
“两位请坐,关于野乌鸡深加工,这可是个极具发展前景的项目。”
说着,他从文件柜里拿出一叠资料,资料整理得整整齐齐,每一页都承载着重要的信息。
工作人员详细地介绍了关于野乌鸡深加工的相关政策和技术支持,从政府的补贴政策,到科研机构提供的技术指导。
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十分细致,深入浅出,让秦龙和潘美玉听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