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皇子疑云:被替婚的炮灰新娘VS病弱早死的侯府庶长子43
可是,现在主子的计划迫在眉睫,沈淮之这里却迟迟拿不下来,宋明是真的有些着急了。
沈淮之这颗棋子不入毂,最后这出戏可不好唱。
宋明思虑半天,最后却想到,沈淮之做不做其实根本没什么区别。
沈淮之已经知道了自己皇子的身份,他现在无权无势,能依靠的只有宋家。
他这边部署完成,把证据通过洗砚往沈淮之那里一放,等事情曝光,沈淮之就百口莫辩了……
沈淮之和苏槿月经过这些天对宋明的跟踪,也大致了解了宋家在京城的据点。
根据京城西富东贵,南贫北贱的格局,宋家的据点大多在南城和北城。
南城的据点,宋明笼络的都是京城的底层人士,甚至就连接送夜香的活都归他们管!
北城的据点,以青楼和一家买卖人口的人牙子为主,苏槿月发现,宋家还干着人贩子的勾当,虽然古代买卖人口合法,但有好些人都不是正经渠道买回来的。
人贩子拐来的大多都是七八岁,十来岁样貌姣好的小姑娘,拐来之后,就送到青楼去调教,这些小姑娘的用途不言而喻。
人牙子大多为京城中底层官员提供下人。
这些官员普遍没什么势力,又多是科举入仕从外地来的。
宋明在京城拿捏这些人已经有了一定的套路,先是用下人打听主家的喜好,然后就把培训好的美人送上门,从而拿到这些人的把柄。
虽然现在这些官员官职还比较低,但里面总有钻营的好的,或者政绩好的,总有升上去的那一天。
京城的底层官员还是比较多的,宋家又在京城经营多年,也不知他们究竟笼络了多少官员,手里又有多少人的把柄!
苏槿月从监控里看到过,宋明在一个隐秘的住处,有一间装的满满的书房,宋明曾经在里面记录过一些东西,还查找了一些东西。
苏槿月从他打开的书本里看到了,那些都是某些官员的把柄,满满一书房的记录,他们究竟掌握了京城里多少人?
有好些地方,沈淮之的人进不去,但苏槿月的小蜜蜂却没有妨碍。
这些日子宋明联络了好些人,苏槿月通过分析,也明白了他们的目的。
他们想要在兴和帝五十岁的寿宴上,刺杀大皇子唐瑞彬!
他们的人已经乔装潜伏进大皇子府,有的甚至还成了大皇子的身边人。
宋明计划在大皇子献礼的时候假装刺杀兴和帝,然后让潜伏在大皇子身边的侍卫怂恿大皇子为兴和帝护驾,以此获得救驾之功。
但大皇子唐瑞彬不会知道,这个计划就是为他而设计的,救驾之功是成了,但他也会死在这个计划里。
唐瑞彬是皇后所生,既嫡又长,是大多数遵循儒家学派的文臣眼里,最适合的太子人选。
如果是平常人家,嫡长子占据很大份量,是最有希望继承家业的人选。
但在皇家,这个身份重要也不重要。
皇后不得兴和帝看重,母家身份又低,兴和帝登基后,皇后及其母家都膨胀起来了,在京城里嚣张跋扈的很。
兴和帝很不喜欢皇后和她的母家,但碍于大皇子唐瑞彬在兴和帝面前还很会做人,他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过去了。
兴和帝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从去年冬天开始,兴和帝已经身体抱恙了好几次。
这不,今年一开年,兴和帝就让三位皇子都去各部学习了,大皇子唐瑞彬去的还是最重要的户部。
朝中官员都在猜测,这是不是说明,兴和帝最看重的还是大皇子,想要立他为太子了?
但苏槿月却有些奇怪,宋家为什么把目标定在大皇子唐瑞彬身上?
他们都已经做好计划在兴和帝寿宴上刺杀了,为什么不直接刺杀皇帝?
害的宋家满门抄斩的罪魁祸首是兴和帝啊,他们却把事情搞的如此复杂,这是为什么呢?
而且,他们还想的很是周全,就连刺杀失败的替罪羊都准备好了,就是沈淮之。
果然,宋家对沈淮之根本不怀好意,宋明这时候找上门来,就是故意的!
苏槿月把这些监听到的事情,面带气愤的说给沈淮之。
沈淮之听了之后,却面带沉思。
沈淮之面前摊着一张画着图案的纸张,这个图案是从宋明不小心显露出的腰牌上看到,然后跟踪的人画下来的。
宋明对这个腰牌很重视,轻易不让人看到,显然是对他很重要的东西。
苏槿月凑过去,也看到了这个图案,她在监控里也看到了这个图案,但她没怎么留意,她想着这个可能就是宋家图腾或者族徽一样的东西,没什么稀奇的。
“这个图案有什么不对劲的吗?”
沈淮之摇摇头,说道:“我只是觉得这个图案有些熟悉,好似在哪里看到过,但现在却想不起在什么地方看到的。”
沈淮之看着这个图案,脑海中回想着这段时间查到的宋家的历史。
宋家在大夏朝已经存在一百多年了,大夏朝开国的时候,宋家还只是一介平民。
大夏朝建立后,宋家祖先就开始科举入仕,但宋家人的智商可能没开在科举一途上,努力了好几辈,最好的成绩就是个同进士,之后就被外派做了县令,根本进不了京城朝廷。
之后,宋家人学聪明了,弃文从武了,大夏朝前期边境还不太稳定,建功立业的机会不少。
宋家人抓住了机会,还真的一步步靠着战功起来了,经过几十年的经营,终于在先帝的时候成为了武安侯,还是先帝的心腹。
只是没想到兴和帝刚登基不久,武安侯就因为谋逆叛国的罪名不复存在。
沈淮之想着宋家的起家史,宋家有记录的最早的祖先,好似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女婿是入赘的。
之前的宋家子嗣艰难,好似就是在这个女婿入赘之后,宋家才开始渐渐繁荣起来的。
而那个入赘的女婿,沈淮之记得,说是姓沐。
沐?沈淮之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