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兴和帝,苏槿月看了看身后的庄子,有些可惜,才住了几个月,就又要搬走了。
苏槿月想着,搬来搬去的也麻烦,依照沈淮之的身份,估计过不了多久,还要搬。
反正她重要的东西都在空间里,那就只收拾平日里经常用的那些东西好了。
庄子上一切如常,平日里闲了还可以来庄子上住一住,放松一下。
苏槿月如此想的,就这么和沈淮之说了,沈淮之也同意。
沈淮之如今得来的一切,都有苏槿月的功劳,那就还是听苏槿月的吧。
兴和帝给他留了几个侍卫,还把他身边的洗砚和抱书带走了,这两个人都是眼线,如今沈淮之这里的秘密越来越多,还是尽早处理的好。
沈淮之动手的话,容易打草惊蛇,但兴和帝动手就没这个顾虑了,国家机器一出手,就算是宋家人也休想看出破绽。
说是简单收拾一下,但苏槿月整理了又整理,发现要带走的东西是真不少。
眼看好多东西都精简不掉,苏槿月索性就都带着了,反正家里不缺人搬运,也不缺马车。
苏槿月收拾了两天,也把庄子上的事情和庄头交代一下,之后就和沈淮之低调的回了京城。
苏槿月的马车经过城门的时候,正好遇到一长串的车队也在排队进城,这一队人马前面有精明强干的侍卫领头,中间是两辆华丽无比的马车,后面还跟着无数装着箱子的马车和下人。
听周围的人议论,进城的这队人马是藩王唐靖凡靖王的人,兴和帝五十岁大寿,靖王带着侧妃进京是为了兴和帝祝寿的。
苏槿月的马车停在一旁,等着靖王的车队进城,她撩开车窗的帘子,看着队伍里那两辆精贵华丽的马车慢慢走过。
这两辆马车应该就是靖王和他侧妃的马车,后面的那辆马车经过的时候,正好一阵风吹过,车帘掀起的瞬间,苏槿月瞥见一个衣着华丽,侧脸精致魅惑的女人,一看就是个美人。
关于靖王唐靖凡的事情,苏槿月也特意收集过消息,他在兴和帝登基后不久,就被赏了封地,而后就去了封地当他的藩王去了。
靖王妃是先帝指婚的,靖王不喜欢,后来靖王不知从哪里找了一个美人,十分喜欢宠爱,后来直接请封了侧妃。
这位华侧妃十分得靖王的宠爱,哪怕从她得宠到现在已经十七八年了,依旧是靖王后宅的第一人。
听说靖王妃都被打压的直接在靖王府修了佛堂,再不出来了。
华侧妃在十五年前生了一对龙凤胎,靖王高兴的不得了,直接给儿子请封了世子之位,而后靖王妃在靖王府就形同虚设,后院唯华侧妃一人独大。
粗看下来,靖王就是个色令智昏的人,听说封地治理的也不好,这里闹灾荒了,那里又涝了,时不时的就要找兴和帝哭穷,搞些救灾粮回去。
苏槿月却觉得这个人不可小看,能在皇权争斗中全身而退的人,都不是简单人物。
更别说,苏槿月可记得靖王、宋知华和沈侯爷三人年纪相当,还是兴和帝的支持者。
如今,宋家覆灭,宋知华不知所踪,沈侯爷依旧是保皇党,这靖王不知是真的无能,还是装的。
苏槿月看着靖王这长长的车队,希望靖王只是单纯的来贺寿,不要和宋家人有什么牵扯。
到了兴和帝赏赐的宅院,苏槿月都惊了,这宅院竟然是五进的格局!
兴和帝还给配备了管家和下人,苏槿月和沈淮之到了门前,管家已经在门口候着了。
苏槿月和沈淮之刚出了侯府没多久,虽然培养了一些人手,但手下独当一面的还没有。
兴和帝既然派了这人来当管家,想必是信得过的,苏槿月就暂时放心用了。
苏槿月和沈淮之跟着管家简单参观了他们的新家,不愧是皇家出品,处处都精致无比。
这房屋,这景致,和宣平侯府相比也是不遑多让的。
苏槿月连连赞叹,一想到这么好的宅院,以后就是他们的了,苏槿月就忍不住笑出声。
可苏槿月不知道的是,就算是这处宅院,兴和帝也是不满意的,他的皇儿怎么能住的比别人还不如?
但沈淮之现在毕竟还没有正名,给出这个宅院已经就够出格的了。
在夏玉忠苦口婆心的劝阻下,兴和帝才勉强同意,就这,兴和帝还觉得委屈了沈淮之,又从自己的私库拿了好多东西都赏给了沈淮之。
等苏槿月看到库房里的东西,真的是被晃花了眼,她想着就算是为了这些东西,认下兴和帝这个公公也不亏。
尤其是那些珍贵的药材,虽然苏槿月不缺,但这也代表了兴和帝的诚意。
沈淮之看着苏槿月到了库房,就跟个小老鼠掉进米缸一样兴奋,这里摸摸,那里看看,眼睛里都是财迷的光芒。
沈淮之也觉得认下这个父亲还不错,最起码足够大方,他之前一直是靠苏槿月养着的,虽然他也开始培养人手,但前期的花费还是需要苏槿月提供。
沈淮之心里也为自己不能给苏槿月更好的生活而愧疚,如果兴和帝送来的这些身外之物能让苏槿月开心,那他也不是不能为此而‘卖身’。
苏槿月安顿下来的第二天,她就和沈淮之低调的进了宫,兴和帝的身体不能断了保养。
经过三天的调养,兴和帝觉得自己的身体大有好转,自然就更加信服苏槿月的治疗。
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苏槿月终于在兴和帝寿宴的前一天,给兴和帝成功解毒。
至于绝嗣药,苏槿月确定已经去除了药效,但兴和帝后期能不能再有孩子,那就要看兴和帝的身体状况了。
兴和帝的寿宴是在宫里举行,苏槿月和沈淮之也拿到了请帖,本来以他们的身份,可以不用去的,但兴和帝可怜巴巴的请求,沈淮之心软,不忍心拒绝。
兴和帝和沈淮之刚刚相认,父亲的寿宴还是要参加的,而且,寿宴上宋家人还要搞事情,虽然兴和帝已经做好了准备,但以防万一,沈淮之和苏槿月觉得他们最好还是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