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长,好走哦~”叶萱面带微笑,向温裴玄挥手道别。看着他渐行渐远的身影,叶萱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她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为了能让温裴玄早点离开,叶萱可谓是费尽口舌、好说歹说。如今他终于如自己所愿地离去,叶萱觉得这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姑娘,我们回吧~”一旁的青栀轻声提醒道。
叶萱点点头,转身正准备迈步回府,突然,一阵车轮滚动的声音由远及近传来。她不由得停下脚步,定睛望去,只见一辆马车正朝她疾驰而来。
叶萱站在原地,静静地注视着那辆越来越近的马车。不一会儿,马车在她面前稳稳地停了下来,车帘被轻轻掀开,露出了王乐乐和姚文衫两张熟悉的面孔。
“萱姐!好久不见呀!有没有想我?!”王乐乐一脸兴奋地喊道,她的大半个脑袋都探出了车窗,拼命地向叶萱挥手打招呼。
还没等叶萱回应,王乐乐就像一只灵活的小兔子一样,迅速地放下车帘,然后“嗖”的一声从马车内钻了出来,满脸笑容地朝她招手,“萱姐!走啊!和我们出去玩!”
叶萱有些惊讶地看着王乐乐,然后转头看了看天色,迟疑地问道:“现在?你们为何这时候来?”
她心里暗自纳闷,这天都快完全黑了,王乐乐和姚文衫怎么会突然跑来邀请自己出去玩呢?
姚文衫掀起车帘,看到叶萱脸上露出的疑惑神色,微笑着解释道:“我们一起去看看年前的最后一个盛会吧~”
叶萱闻言,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久远的记忆。她若有所思地问道:“莫非是松江上的诗歌对唱?”
叶萱想起,年前的最后一个盛会似乎就是这个了。当初,叶欣还曾在她面前炫耀过这个活动呢。
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关起门来,热热闹闹地团聚在一起。而外面的街道则显得有些冷清。然而,这个诗歌对唱却是朋友们在各自回家团圆前的最后一次聚会。
由于参与对歌的人来自不同的地方,所以去的人比较混杂,但这丝毫没有减少人们的热情。
姚文衫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示肯定。一旁的王乐乐也兴奋地附和道:“对啊!萱姐,你去过吗?我可是第一次去呢~”
叶萱嘴角微扬,笑着回答:“我没去过呢,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去瞧瞧吧。”
说罢,她随即吩咐小翠回家传个话,然后便带着青栀一同前往松江,去感受那热闹的诗歌对唱盛会。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她们乘坐的马车终于在一座靠江的三层酒楼门前缓缓停下。
“已经让人订好了位置,他们应该已经到了。”姚文衫在马车停稳后,一边说着,一边先一步下了马车。
听到这话,叶萱不禁有些惊讶:“嗯?还有其他人吗?”不过她很快就回过神来,心想估计是姜尚他们吧。
果然,下一刻就看到姜尚从酒楼里快步走了出来,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
“你们可算到啦!王姑娘,叶姑娘也一起来啦~”姜尚笑着向她们打招呼。
“姜公子!”王乐乐见状,立刻开心地朝他挥挥手。
“姜公子,好久不见!”叶萱也微笑着点头示意。
众人简单寒暄了几句后,便在姜尚的引领下走进了酒楼。
“里面还有几位旧识哦~”姜尚边走边说,然后轻轻推开了三楼包间的门。
叶萱她们一进门,果然看到了几张熟悉的面孔。除了梁萌之外,还有牧五和牧六。
“咦,那位何大力怎么没来啊?”叶萱环顾四周,没有看到何大力的身影,不禁好奇地问道。
姜尚嘴角微扬,露出一抹笑容,说道:“他对什么诗歌可是一点兴趣都没有,就算他来了,也只会找个地方倒头就睡。”话音刚落,房间里的其他人都不约而同地笑出声来。
就在这时,梁萌迈步走了过来,他面带微笑,微微躬身作揖,礼数周到地说道:“叶姑娘,别来无恙啊。”
叶萱见状,连忙还礼,同样客气地回应道:“梁公子,幸会。”
梁萌轻笑一声,接着说道:“各位都别光站着,咱们都快些坐下,慢慢聊。”说罢,他热情地招呼着众人入座。
待众人纷纷落座后,梁萌转头看向叶萱,眼中闪过一丝殷勤,指着一个位置,柔声说道:“叶姑娘,您请坐这边吧,这个位置可以方便您欣赏窗外的美景。”
叶萱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那个位置正对着窗外的江水,视野开阔,的确是个观赏风景的好地方。
叶萱微微一笑,对着梁萌道了声谢,然后款款走到那个位置坐下。刚一落座,她便好奇地问道:“这边的窗户开得如此之大,难道就是为了方便我们看风景吗?”
梁萌连忙点头,笑着解释道:
“没错,这窗户开得大,一来是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地欣赏江上的美景,二来嘛,也方便大家在此吟诗对歌,增添些雅趣。”
一旁的王乐乐闻言,也附和着说道:“正是如此呢,萱姐,您往窗外瞧,此刻江上的景色可真是美不胜收啊。”说着,她抬手示意叶萱看向窗外。
叶萱依言看去,只见窗外的江面上波光粼粼,一艘画舫正缓缓驶过。而在隔壁的楼阁里,一名男子正趴在窗户沿上,与楼下画舫里的女子对起歌来,歌声婉转悠扬,在江面上回荡。
那吟唱出来的诗如同一阵春风,轻轻拂过人们的耳畔,然后迅速向两边传递开来。每一个字都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一般,跳跃着、舞动着,与周围的人相互补充,彼此呼应。
随着诗句的传递,人们的情绪也被渐渐带动起来,原本有些冷清的氛围瞬间变得热烈而欢快。大家纷纷跟着吟唱,声音此起彼伏,交织成一片和谐的乐章。
这热闹的场景吸引了姚文衫的注意,她不禁好奇地看向窗外,只见楼下的画舫中,隐隐约约有几个人影,
“这楼下画舫中的是什么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