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曾经有一部心理着作中提到过这样一个观点:一个心理学家如果无法治愈自己的心理疾病,那就好比一个外科大夫无法给自己开刀一样。好吧,既然如此,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少司命这个原本就缺乏专业技术的“大夫”,是如何给自己这个因为情感遭受重创而变得再也无法恋爱的女生,去处理那颗早已残缺不全、斑驳不堪的心灵的。
这无疑是一项极其残酷的任务,需要莫大的勇气才能完成。而对于胆怯的、小小的少司命来说,她所能做的,也仅仅只是尽力而为罢了!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存在着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区域,它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大部分土地上,少司命们将其称为“城乡结合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不同地域的城乡结合部,都各自带有独特的地域特色。
而少司命,她是一个生长在北方的一座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小城旁边的城乡结合部的小姑娘。这里虽然既不繁荣昌盛,也不贫瘠荒凉,但却有着独特的魅力。这里既能让人感受到城市的繁华喧嚣,又能领略到乡村的质朴纯真。这种独特的环境使得少司命和她周围的孩子们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即使年纪尚小,也呈现出很强的地区差异性。
少司命是一个特别喜欢观察这个世界的小女孩儿。小时候的她,常常会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开心地看着路边的小草一点点地生长。她可以就这样静静地看上一个小时,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也正因如此,她经常会因为观察这些小生命而耽误了去幼稚园的时间,导致迟到。
少司命之所以会对周围的事物如此着迷,或许与她的出生时间有关。少司命的妈妈是在一个阳光灿烂而后又突然下雪的初冬生下了她。这个特殊的季节,似乎也赋予了少司命与众不同的特质。少司命在小时候念幼稚园时,面对那些比他大半岁多的孩子,他的表现却令人担忧。那时的少司命甚至还不能完全自理,这让他在幼稚园里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然而,少司命的小表姐却从小就对他充满信心,她总是说少司命是一个极具天赋的孩子。尽管少司命在幼稚园里还如此年幼且无法自理,但他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始终保持着那里的第一名。
不仅如此,少司命的长相也十分可爱,并不惹人讨厌。每当他拿着一百分的卷子兴高采烈地回家,向妈妈报告这个好消息时,他总是满心欢喜地喊道:“妈妈,妈妈,少司命考试打了一百分啊!”
然而,少司命的妈妈却只是淡淡地“啊”了一声,便再也没有过多地理会他。这让少司命感到有些失落,他原本期待着妈妈能够给予他更多的赞扬和鼓励,但妈妈的反应却让他有些失望。
少司命一脸严肃地看着妈妈,眉头微皱,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解和不满,他问道:“妈妈,别人家的孩子如果考了满分,都会得到各种奖励,比如新玩具、好吃的或者去游乐场玩。可是为什么我考了满分,您却一点反应都没有呢?”
妈妈面无表情地看着少司命,淡淡地回答道:“以你的天资,考满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这是你应该做到的,有什么值得奖励的呢?”
少司命听了妈妈的话,不禁感到有些汗颜。他原本以为自己考满分会得到妈妈的表扬和奖励,没想到妈妈竟然如此冷漠。他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妈妈的话,却发现自己一时语塞,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少司命呆呆地站在原地,心中有些茫然。他虽然知道妈妈对他的要求很高,但没想到妈妈会对他的满分成绩如此无动于衷。他不禁开始怀疑自己的努力是否真的有意义,难道只有不断超越自己才能得到妈妈的认可吗?
其实,少司命小时候并不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孩子。相反,他非常喜欢说话,总是喋喋不休地跟身边的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且,他对语言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兴趣,这可能与他从小就喜欢看电视有关。
此外,少司命还有一个特别的习惯——他是个左撇子。从小,他就习惯用左手做各种事情,包括吃饭时用左手拿筷子。然而,这个习惯却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
有一次,少司命在吃饭时仍然像往常一样用左手拿筷子,结果被少司命的父亲看到了。父亲非常生气,他认为少司命用左手拿筷子是不礼貌的行为,于是狠狠地打了少司命一顿。
少司命被打得痛哭流涕,他不明白为什么用左手拿筷子会让父亲如此生气。从那以后,他在吃饭时再也不敢用左手拿筷子了,而是努力地练习用右手。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适应,少司命终于习惯了用右手吃饭。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少司命右手写字才会如此难看吧。她的闺蜜曾经调侃过她,说她的字就像蝌蚪文一样,让人难以辨认。不过,少司命左手画画的水平倒是相当不错呢!在中国,能够用左手画画的画家可是凤毛麟角啊。
别看少司命是个从小就在各种五花八门的奥赛班里忙碌奔波的理科生,但实际上,她内心深处一直怀揣着一个画家的梦想。然而,现实却总是残酷的,面对那高昂的艺术系教育经费,少司命也只能无奈地选择去学习理科。
但这并不意味着少司命在理科方面没有天赋哦!恰恰相反,她在理科学习上展现出的才华,在她们这个小地方,可是许多人都望尘莫及的呢!作为一个学霸,少司命的身影想必在她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吧。
然而,当我们不再需要去学习那些既缠人又无趣的数理化、文史地、语英生等科目时,远离了校园生活的我们,仿佛瞬间失去了重心一般,变得无所事事,异常空虚。回想起三四岁的时候,由于少司命出生较晚,对于很多事情的记忆都已经相当模糊了。
不过,即使到了如今成年的阶段,有一件事却依然在少司命的脑海中若隐若现,那便是少司命在一个私人幼稚园里念书的经历。那个幼稚园里的老师,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退休女老师。她给少司命和其他小孩子们出的题目,对于那个年龄的孩子们来说,真的是极具挑战性。
在那个小小的班级里,少司命以第二名的成绩脱颖而出。而少司命的同桌,则是一个像小少爷或小公子哥那样的男孩子。他比少司命年长一些,而且力气很大。
他在众多人中脱颖而出,名列榜首,这无疑是对他能力的一种肯定。然而,就在这看似辉煌的时刻,他却被一个沉重的问题所困扰。
那是一个平凡的日子,下课铃声响起,他和同学们像往常一样在操场上玩耍。阳光洒在沙堆上,映照出他们欢快的身影。就在这时,他突然停下手中的动作,一脸忧虑地对少司命说:“少司命,我父母要离婚了,我该怎么办?”
少司命听到这句话,仿佛被雷击中一般,瞬间呆若木鸡。他从未想过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边,更不知道该如何安慰眼前这个伤心的朋友。在短暂的沉默后,少司命竟然想出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主意。
“那些大人办离婚手续需要用身份证和户口本,”少司命说,“你把你家户口本藏起来,这样他们就没办法离婚啦!”
这个主意听起来简单又直接,然而却充满了孩子气和天真。少司命显然没有考虑到这样做可能带来的后果,只是单纯地想要帮助朋友解决问题。
第二天,他兴高采烈地找到少司命,兴奋地告诉他:“少司命,我已经按照你说的做了!我把户口本埋在土里面了,就埋在老林家的后院里。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找找看?”
少司命看着他那充满期待的眼神,一时间不知如何回应。他凝视着他,心中五味杂陈。这个主意虽然幼稚可笑,但却是他出于真心想要帮助朋友的一种方式。然而,面对现实的复杂和成年人世界的规则,少司命明白这个办法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最终,少司命微微一笑,转身跑进教室,留下他一个人站在原地。或许,少司命选择用这种方式来结束这个话题,是因为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无法解决的困境,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那个受伤的心灵。
因此,那个男孩子的父母虽然一直口口声声地说着要离婚,但实际上却无法办理离婚证。少司命给这个男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羽。羽的皮肤白皙如雪,而少司命则黑得像个土豆儿一样。尽管如此,人们都认为少司命是一个惹人喜爱的小姑娘,然而,少司命却在羽身上第一次体验到了被人讨厌的感觉。
自那以后,时光荏苒,如今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九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羽对少司命的讨厌从未改变过。无论少司命怎样努力,羽始终对她心怀厌恶。
当初,少司命和羽成为同桌没多久,少司命就开始每天都能考到一百分,并且一直保持着幼稚园里学习成绩第一名的位置。然而,少司命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因为她始终坚信妈妈说过的话:小孩子在幼稚园里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能预示他们未来的发展。所以,少司命对自己的成绩并不在意。
相比之下,羽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他一直都是千年老二,虽然成绩也很不错,但始终无法超越少司命。羽是一个非常好强的人,他对自己的排名非常在意,因此,每次看到少司命的成绩比他好,他都会感到很不开心。
他的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少司命,眼中的怒火似乎要喷涌而出。他的声音低沉而严厉,带着毫不掩饰的怒意,对着少司命怒斥道:“第一名理应属于少司命,你根本没资格居首!”
彼时的少司命年纪尚小,面对如此严厉的斥责,她完全愣住了,满脸都是惊愕的表情。她瞪大了眼睛,直直地看着他,从他的目光中,少司命清晰地察觉到了他对自己的厌恶。
自那以后,这种厌恶就如同幽灵一般,始终缠绕着少司命。无论她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它的阴影。即便是偶尔从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对少司命的些许好感,那也如同流星划过夜空一般,转瞬即逝,让人难以捉摸。
而这一切,都被老师看在眼里。老师注意到了羽对少司命的态度,也看到了少司命在这种压力下的变化。于是,老师果断地采取了行动,将少司命安排到了另一个小男孩的身旁,让他们成为同桌。
那个小男孩患有神经性耳聋,这使得他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地说话和交流。然而,正是这段与耳聋孩子一同学习的童年经历,对少司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与他相处的过程中,少司命学会了用沉默来表达自己,也习惯了用安静的方式去观察和理解周围的世界。
这段经历在少司命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以至于她在成年后,成为了一个极为寡言的女子。
事实上,对于同一件事情,少司命完全可以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和语言来进行解释。然而,通常情况下,少司命都会倾向于选择最为简洁明了的话语来回应他人抛出的问题。这并非是因为少司命不善于言辞,而是因为他实在懒得开口说话。而且,一旦遇到那种特别能说会道的人,少司命就会感到异常烦躁。
这种独特的性格特点,其实是少司命童年时期的一段特殊经历所塑造而成的。那个小男孩,少司命习惯称他为余。余之所以会耳聋,原因就在于他的母亲在怀孕时不慎感冒,并且错误地服用了感冒药。这些感冒药中含有的有毒化学成分,在余还是胎儿的时候,就对他的听觉神经造成了严重的毒害,从而导致了他的耳聋。
在此,少司命想要顺便给大家普及一些医学知识。当孕妇在怀孕期间不幸患上某种疾病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哪怕只是像伤风感冒这样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病,也绝对不可以自行随意找一片感冒药就吃下去。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及时前往医院,寻求专业妇科医生的帮助。因为医院里有专门针对孕妇在孕期可能患上的一些常见病而研制的药物,这些药物是专门为孕妇设计的,相对来说更加安全可靠。
这种药物的性质非常温和,完全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刺激性的影响,更不会对胎儿的正常发育造成任何干扰。不仅如此,这种药物还是专门为医院妇科所提供的特殊药品,其质量和安全性都经过了严格的检测和验证。
相比之下,市面上普通药店里销售的那些普通药物就存在着很大的风险。这些普通药物往往含有大量的化学成分,其中一些成分对于胎儿来说是极其危险的,可能会导致胎儿出现残疾或畸形等严重后果。
因此,我们强烈建议大家不要轻易相信那些无良药店的推荐,随意购买和使用普通药物。在选择药物时,一定要谨慎小心,优先考虑医院提供的专业药品,以确保自身和胎儿的健康安全。
余是老三,排行老三,少司命心里暗自思忖着,这个孩子的智商真是高得惊人啊!在完全听不到任何声音的情况下,他竟然能够学会汉语拼音,那些复杂的声母和韵母,对他来说似乎都不在话下。
有一次,少司命和他同桌的时候,在他面前写下了“妈妈”这两个汉字。当少司命抬头看向他时,两人的目光交汇在了一起,少司命不禁对着他微微一笑。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第二天,当少司命去念幼稚园的时候,他妈妈突然告诉少司命一个好消息——余会说话了!而且,他在家里喊出了“妈妈”这个词!
当然,这一切都让少司命感到无比惊讶和欣喜。
当一个小孩子还处于幼小、脆弱的阶段时,他们对父母的爱是纯粹而真挚的,但由于自身能力有限,他们能够给予父母的东西相对较少。在这个时期,孩子极度依赖父母的关爱和呵护,就像温室里的花朵,需要阳光雨露的滋养才能茁壮成长。
一般来说,父母都会给予弱小的孩子适当的关怀和照顾,这是出于对孩子的本能保护和爱意。然而,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情况却发生了变化。青春期的孩子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他们一方面迫切地渴望长大成人,追求那种成年人所拥有的成就感和自主性;另一方面,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仍然需要父母的供养和支持。
这种内心的冲突使得青春期的孩子变得格外敏感和脆弱。他们急于摆脱父母的束缚,却又无法真正独立;他们渴望被认可和尊重,却常常因为自身的不成熟而遭受挫折。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模仿成年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成长和独立。
然而,这种模仿往往是表面的、不切实际的,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这就导致了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如情绪波动、行为叛逆、与父母关系紧张等。
然而,这种模仿并非真正的成熟,仅仅是对外貌样子的拙劣效仿,犹如幼儿学语、蹒跚学步一般。实际上,他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孩子,而他所模仿的成人话语,实质上更为幼稚。倘若此时父母再如雪上加霜般地给孩子施加压力,对孩子提出过多的要求、希望,甚至是命令,那么往往会在有形和无形之中,给自己的孩子造成一生都难以弥补的心理和身体上的创伤。父母切勿觉得养育儿女就是儿女对他们有所亏欠,事实上,没有几个孩子会认为父母对他们的无条件付出是理所当然的。
通常中国父母常以类似言语和行为如利刃般刺激孩子,可曾知晓此举如无情的剑雨,伤了多少孩子至孝之心?孩子乃人也,他们有自己的权利,并非父母的私产,亦非任父母摆布、成为谈资、炫耀资本及人生砝码之工具。孩子为人,有最基本的人之需求,如阳光雨露般不可或缺。
在一个宁静的小镇上,有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莉莉。莉莉的父母非常疼爱她,这本是温暖美好的事,可他们却在“爱”的驱使下逐渐走偏。
有一次,莉莉和邻居家的小伙伴汤姆在院子里玩耍,两人因为争抢一个玩具起了争执。莉莉的父母听到动静赶来,没有了解事情全貌,便觉得是汤姆欺负了自己的女儿。母亲心疼地将莉莉护在身后,对着汤姆大声呵斥:“你怎么能这样对莉莉,以后不许再跟她玩!”父亲也一脸严肃,警告汤姆别靠近莉莉。
汤姆被吓得眼眶泛红,委屈地跑回了家。莉莉望着小伙伴离去的背影,心里满是失落。她不明白,为什么爸爸妈妈要这样做,明明玩具大家都可以一起玩。
在之后的日子里,莉莉时常看到汤姆孤单的身影,想过去和他说话,但是他却又被父母阻拦。慢慢地,莉莉变得沉默寡言,失去了往日的笑容。她知道,父母是出于对自己的爱,可这样的爱却伤害了汤姆,也让自己变得不快乐。
这个小镇上发生的这一幕警示着人们,爱应该是包容和理解,而非打着爱的旗号去伤害别人,否则这份爱只会带来伤痛与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