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大家伙稍作休息,仅仅过了半小时,大家便如同上足了发条的小马达,主动麻溜地干活去了。
每个人都干劲十足,因为今天是最后一天了,早点干完早点收工。
不过,要说心里一点不舍都没有,那肯定是假的。
毕竟,像于家给的工钱这么高,每天吃食还这么好的活儿,打着灯笼都怕是很难找到了。
于成元看着大家热火朝天干活的模样,心中感动,大声对所有人说道:“乡亲们呐,等下干完活了,都到院子里集合哈。
我把你们这段时间的工钱,一分不少地全部结算给你们。
之前本来说好是日结工钱的,可你们自个儿都要求等做完了事再结算,我也就依了大伙的意思。”
“成元呐,我们都信得过你!”人群里有人大声喊道。
“可不嘛,不冲别的,就凭你爹娘那为人处世的好口碑,咱们心里踏实得很。”又一人附和道。
“就是就是,成元小子,以后要是还有这样的好事,你可记得还叫上咱们,咱们指定还来。”
“对对对,有这等美事,可千万别忘了我们这波人啊!”
众人齐声应和,手上的活却一点没落下,依旧干得麻溜。
“谢谢乡亲们的信任呐,我打心底里感激。
以后我家要是还有需要请人做工的地儿,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大伙。”
于成元笑着回应,接着又提高了声调说:“还有个事儿,为了感谢大家这段时间的辛苦付出,等下结工钱的时候,每个人我额外多发一块钱。
另外呢,再给大家每人发一斤面条,一斤白糖。”
于成元这事早就和媳妇商量过了,媳妇那也是举非常赞成。
家里其他人,他也都提前告知过。
乡亲们一听,惊喜不已,都笑的合不拢嘴。
感激的话就像不要钱似的一直往外冒。
多给一块钱,那已经是意外之喜了,没想到还有面条和白糖,这怎能不让人开心呢!
要知道,这些可都是人家实实在在花真金白银买来的,又不是于家人自己生产的。
大家伙都不约而同的在想,于家大房的二小子,这人做人做事那真是没得说。
怪不得人家能发财呢!
就这大气豪爽的做派,有几个人能做到呀!
而且,人家一视同仁,不管是不是亲戚,每个人都有一份。
大伙心里都想着,以后要是于家还有什么事要请人帮忙干活,那必须得卯足了劲好好干。
人家给的工钱本就已经是最高的了,根本没必要刻意这样讨好他们。
毕竟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穷苦人,也给不了于家啥大的助力。
所以,人家这么做,纯粹就是出于好心,感激大伙这些日子的辛苦。
于是,大家扯着嗓子喊道:“于家二小子,以后你们家要是有啥事儿需要帮忙,只要你吱一声,我们大家伙肯定都麻溜地来帮忙。”
“谢谢乡亲们………”于成元笑着回应。
于成元早就心里有数,干活的人加上大舅二舅他们,统共也就二十人。
这点花费,对如今手头还算宽裕的他来说,压根算不上什么大钱。
而且,平时乡亲们干活也非常用心,没有一个人偷懒耍滑的,所以于成元真心愿意给大家一点小小的好处,这也算是攒下一份人情嘛。
“不用客气,成元,这些干活的日子,我们大家在你们家好吃好喝的,我们都舍不得了。”
不知道谁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
随后大家爆笑起来。
下午三点钟左右,所有的收尾作业完美收官。
村长周建国把大伙都集齐在了院子里。
于成元安排村长坐在院子中间,他的面前着一张长方形桌子。
于成元接着扭头对着父亲说道:“爹,您把那记事本拿来。”
这记事本上面详细记录了每个人做工的天数,还有具体从事的工种。
因为工种不一样,价钱也是不一样的。
还有工作的天数,因为有的人请假了,有的人却是一天都没有请假。
所以这些都必须记录下来。
于成元从父亲手里接过记事本,恭恭敬敬地递给村长,说道:“村长,您受累,按顺序喊名字。”
然后,他又面向众人,大声说道:“乡亲们,喊到名字的就上来领钱,领完钱签上自个名字。
签完名后,再到我大哥那儿去领面条和白糖。”
“好!”众人齐声应道,那声音,洪亮得就跟打雷似的,震耳欲聋,却又透着浓浓的喜悦。
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如同阳光般灿烂的笑容。
不远处,刘素兰抱着孩子,静静地坐在那儿。
她眼神温柔,满脸笑容地看着人群中忙碌的丈夫,心中满是满足。
这样的生活,虽说平凡,却无比充实,她觉得这就是她想要的稳稳的幸福。
而于大柱两口子呢,站在一旁,目光中满是骄傲地看着两个忙碌的儿子。
他们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自家儿子如此能干,又懂得感恩,作为父母,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骄傲的呢!
“大家排好队,村长要开始喊名字了。”
于成元笑着喊道。
乡亲们赶紧排好队,有说有笑的等着,没有一个人拥挤,争抢位置。
“周叔 ,可以开始了。”
于成元弯腰对村长说道。
周建国点了点头,“好。”
“李二狗………”
“我来了………”
“王小山………”
“来了………”
“刘志强………”
大家依次拿到了工钱,签了名字,领了东西欢欢喜喜回家了。
接下来就是村长和大舅二舅两家人,他们是最后领工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