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突合速并非口嗨,他真的放弃战马,只带两百亲随,从中牟步战到了岳台,沿途围捕了军兵和百姓五百余人,都驱赶至岳台护城河中。
不少军民活活淹死,爬过护城河的,则在金兵的箭矢点名下,用拳头砸城门求开门。
“不许开门!”
赵明诚胡须抖动,勒令谁开门谁就是投敌罪。
李清照去开了门。
放了最后一百多人进了城。
而后,藏在暗处的金人铁骑奔袭过来,想要夺城门,但因为及时关闭而未得逞。
“不如个好老娘们儿!”
突合速狞笑一声,晃着熊一样的身躯,讥讽城门上的赵明诚,还派出使者,给赵明诚送了一套女人衣服,连肚兜和月事带都准备齐全。
赵明诚只当对方是送给李清照的。
这可把李清照给气昏了:“对方敢送肚兜和月事带给你的正妻吗?”
“金人奸猾残忍,你一个女人如何能懂?此番便不追究你投敌之责了。”
赵明诚被金人吓坏,其实是因为他知道金人的恐怖,尤其是完颜娄室,横扫西夏、漠北、河东路,所向无敌。
光是朝廷在河东路沿途驻扎的西军和杂牌军就有四十万,被他八万铁骑就凿穿赶散杀个干净。
后来甚至六百骑兵,就敢冲击一万西军,将那一万西军吓得纷纷跳河,最后还是完颜娄室看不下去了,下令救人,收做农夫营。
而这个突合速为了引诱宋军深入,故意弃马步战,恰好刘光世的哨骑看到,这厮引一万骑兵去捡便宜,结果被突合速打了个满脸花,刘光世最终只带一千亲随跑路。
赵明诚就是研究金石古文的专家,一眼就认出那是突合速的大旗,哪里还敢坚守?
“多谢赵太守宽宏大量。”
李清照冷哼一声,开始翻找笔墨纸砚。
“你要干什么?”
赵明诚吓了一大跳,他知道李清照的文采,此番再来一个冬日绝句,他可就要被近在咫尺的皇城上下一起嘲笑了。
好在李清照没写冬日绝句,只写了和离协议而已。
“?”
赵明诚愣了一下,倒也不装了,直接将藏在车队里的两个小妾喊来,当着她们的面签了字。
李清照只带了行李从岳台侧门离开,她孤零零的入了皇城,她倒是没提表姐夫蔡京,表妹夫秦桧,也没提赵明诚的表弟张择端。
负责城防的李纲认出了她,下吊筐将她拉了上来。
突合速的到来,引得汴京一阵惊慌。
距离最近的韩世忠引五百骑兵去突袭,哪想到突合速已经放弃中牟,打马回转。
不用问,这是去偷两位种相公的屁股去了。
得到消息的赵桓,立刻下旨,命种师中加速行军,同时勒令姚古和张灏加快行军速度,尽早跟两位相公合兵一处。
但是,姚古和张灏都被完颜娄室给打怕了,且惧敌怯战的姚古部将焦安节慌报军情,奏称金军主帅完颜宗翰(粘罕)已经赶到。
致使姚古、张灏两军逡巡不前,行军十里就安营扎寨,第二日再行军十里,如此反复之下,结果他们迎来了完颜娄室的本部大军。
且是完颜娄室亲自指挥,万户兼副帅完颜银术可、万户完颜拔离速、万户完颜折合、一万汉儿补充兵,外加完颜娄室的亲随三个合扎猛安。
姚古行军缓慢,营寨被围,连一刻钟都没坚持上,就被完颜折合突破了营寨防线,冲进大营。
张灏也差不多。
接到加速行军的种师中,没有等来姚古和张灏,眼看就要与兄长合兵,同时又得知完颜活女在杀熊岭三十里外屠镇,明知是诱饵却不得不去救。
果然,种师中赶到杀熊岭外,完颜活女、完颜谋衍兄弟二人,各带十个猛安分兵合围而来。
拔离速缠住种师道后,灭掉了姚古和张灏的完颜折合,也带十个猛安突袭而来。
同时,完颜突合速大胆突进后,大胆迂回,堵住了种师中的退路。
这就是金国极其有名的围城打援战术。
部将黄友发现被围困杀熊岭,连忙向种师中进言:“小种相公,这仗打不了了,突围吧。”
事实上,此前黄友就感觉朝廷的命令不对劲,根本就是摆明了送死的架势,但小种相公却无法拒绝朝廷命令。
他说:“畏敌逗留不进是军中大罪,我自小从军,征战多年,到老了还要担这个罪名吗?”
于是种师中留下辎重粮草,连赏犒之物都没带,就带领部队轻装出发。
同时写信约定姚古、张灏两军分道俱进。
他还不知道,信还没到姚古和张灏手中,他们就已经败了。
而朝廷枢密院知事许翰,误听谍报而做出了金军将要全线撤兵的判断,催促种师中进兵的信件依然一封接一封的发来。
而战斗一开打,就陷入了焦灼状态,金人因为明白种师道和种师中兄弟二人的重要,击杀他们将会对宋朝军兵士气产生巨大影响,所以战损率超过一成之际仍然死战不退。
种师中老成持重,指挥得当,收缩大军以神臂弓退敌。
成语“老成持重”出自《宋史》:“师中老成持重。”指人经验丰富,办事老练稳重,不轻举妄动。
然而种师中随身携带银碗分发干净,为了急行军没带额外犒赏之物,没办法为士兵发赏赍。
拼死死战的士兵没有拿到赏赍十分气愤,不愿意再作战,四散逃去。
阻焊瞬间,种师中身边剩下一百余将士,这老将军持刀率部将继续拼命死战。
“压上去,压上去!”
突合速已经下马,指挥手下的猛安和谋克,继续施压,尽管哪怕种师中只剩一百余人,但即将到手的战功,他可不想出现任何闪失。
突合速本人也抓着战刀,一脸横肉盯着种师中,只待这个老将倒下,他就冲上去一刀拿下这不世战功。
为了这个功劳,他已经将其余万户猛安都派出去,追杀那些溃散宋军了。
他握刀,他运气,他时刻准备着。
突然,一支宋朝骑兵出现在视野之中,一匹乌云踏雪为锋芒,已然完成了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