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石沉大海!
挂断电话,廖永明沉思了良久,思索刚刚想到的那个办法的可行性。
直到窗外的天彻底黑了,廖永明这才起身。
事儿,他已经思考的差不多了。
就看他明后天能不能顺利见到一号,或者是相关的负责人,以及能不能顺利劝说成功了。
廖永明伸了个懒腰,这才带着李大往自家旅店走。
这段时间一直忙自由市场开业的事儿,廖永明和二哥廖永强一样,都已经快一个月没回过家了。
他正好趁着今天回家,跟家里人说说自由市场的准备情况。
以及海边那两座院子已经盖好了。
他们完全可以按照廖永明之前计划的那样,在那两座大院子里给四姐廖爱华以及林兴海,办一场难忘的婚礼。
还有,他也得跟干爹钱金盾老爷子说一声,五一开始的那几天,干爹得做几场公益演讲,宣传一下防拐、防骗之类的事。
对了,还得让王永刚也做好准备,哪天随时有可能让他也得去讲讲“红色”故事。
还得让他再通知一下公安王磊,有空也去做做普法宣传。
与此同时,刚刚跟二嫂通的电话,也给了廖永明很多新的想法。
他也得让大哥好好准备一下,等五一的时候也得摆个摊。
之前让大哥收了那么多的废品,如今是时候可以清理一部分了。
某些用不太值钱的木料做的桌子、椅子、凳子、柜子之类的,完全可以趁这个机会卖出去。
既能回本又能清库存。
廖永明这边计划的挺好,与家人难得一回的团聚也很温馨。
只是远在广交会的张桂荣这边,她刚挂了电话一回身,差点被吓了一跳。
“哎呀妈呀!
徐锦心同志,你可吓死我了!”
“对…对不起。
我正好也想打电话,所以才站在你身后的。
就是……内个……
我不是有意偷听你打电话的。
就是我刚刚,好像听到你喊永明。
请问,刚刚跟你通电话的是廖永明同志吗?”
张桂荣自然是认识徐锦心的,只是她没想到,徐锦心竟然也会来参加广交会。
而且徐锦心来广交会,不只是个志愿者,竟然还是个翻译,甚至还在帮各个工厂出谋划策,如何才能与洋人成交更多的订单。
张桂荣是真的没想到,徐锦心这个看起来娇娇弱弱的小姑娘,竟然如此有本事。
而且确实多亏了徐锦心的帮忙,张桂荣这才顺利的拿到咖啡,促进了零食订单的成交。
可即便如此,张桂荣对徐锦心感谢归感谢,却也总是保持着一定的疏离。
因为张桂荣早就发现了,这个徐锦心似乎对他家三弟有点过于关注了。
“啊?
没有没有,你可能是听错了。
刚才我是给厂里打电话。
再说我家三弟天天忙着呢,我可联系不上他。”
徐锦心略带狐疑的看向张桂荣,她感觉自己应该没有听错。
可如果她没听错的话,廖永明同志的二嫂为什么会骗她呢?
张桂荣可没给徐锦心再次追问的机会,说了声还有事儿就直接跑了。
她倒不是对徐锦心有什么意见。
以她这个过来人的看法,一个小姑娘如此在意一个男人,那八成就是看上了。
三弟能被这样的姑娘看上,这本来是一件好事。
可张桂荣却没少听说过,穷小子娶了有钱人家的姑娘,或者穷丫头嫁了有钱人家的小子,结果全都被踹,过得特别惨的八卦。
虽说廖永明现在也很有钱,但张桂荣却觉得,三弟要是娶徐锦心这样的姑娘不合适。
这徐锦心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姑娘,都不是钱能衡量的。
先不说三弟跟徐锦心他们家,是不是门不当户不对。
张桂荣只是觉得,如果三弟把徐锦心娶回家,那简直就是娶回了一个祖宗,那日子能过得舒心吗?!
反正廖永明现在有的是钱,想娶媳妇那还不是能可劲儿的挑啊!
那还不如挑个家世普通,但长得漂亮水灵、勤劳能干、人品也不错的姑娘当媳妇呢。
三弟娶个那样的媳妇,以后的日子才叫舒心、享受!
所以,如果不是订单上有什么事儿,张桂荣向来是见到徐锦心就躲着走。
张桂荣刚刚慌忙逃走,根本就没注意到身后徐锦心那落寞的神情。
去年暑假,徐锦心就因为跟廖永明接触过几次,在市场营销这方面还真开了点窍了。
这不但能让她跟着京大经济系的老师,连着两次来参加广交会。
更让她在京大经济系老师和同学中特别受欢迎。
徐锦心认为,这一切都是廖永明的功劳。
她多次写信表达感谢,并提出几个新问题。
可徐锦心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她给廖永明写的每一封信全部石沉大海。
这么多个月过去了,她竟然连一封回信都没有收到。
徐锦心其实也没想到,张桂荣借口说廖永明忙,那是真的忙。
所以别说给徐锦心写回信了。
那些信,廖永明连看都没顾得上看呢。
晚上,廖永明躺在旅店自己的房间里,根本就没想过要去翻一翻,那个装满省报和信件的抽屉。
这段日子他实在是太累了,一躺在自己舒服的床上,廖永明的鼾声瞬间就响了起来。
转天一早,廖永明快速吃完早饭,就直接去拆迁办找林兴海,以及拆迁办的领导孙主任。
孙主任自己都没有想到,自打他认识了廖永明,他在工作上简直就是顺风顺水。
不仅如此,他竟然还能借着廖永明的关系,多次接触上一号,甚至直接入了一号的眼。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用不了多久林兴海就能接替他的职位。
而他,竟然也能往上更进一步。
去年的时候,每次见到廖永明,孙主任多少都有些头疼。
因为一遇到廖永明,那就意味着廖永明因为拆迁,又要获得一大笔拆迁补偿款了。
可今年不一样了。
孙主任今年一看见廖永明,那就有可能意味着,他又有机会见到一号了。
能时不时的在领导面前刷刷存在感,这可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事儿。
“廖永明同志你来啦!
快请坐,快请坐。
小林去给廖永明同志沏杯茶。”
“孙主任,你别忙活。
你赶紧帮忙联系一下,我有特别重大的事儿,必须要跟一号当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