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秃鹫王的两支部队都遭遇了惨败。奥里斯·拜拉席恩——如今被称作“独手”奥里斯——最后一次从风息堡率军出击,在石盔城下粉碎了多恩人。
负伤的沃尔特·维尔被带到他面前,奥里斯公爵砍下沃尔特伯爵的持剑手,又砍下对方的另一只手,然后是双脚,充作“利息”。
拜拉席恩公爵返回风息堡途中离奇地因战伤发作而死,其子戴佛斯总说父亲走得很安详,看着洋葱串般挂在帐篷上的腐烂手脚含笑而去。
“秃鹰王”本人的结局也同样糟糕。他拿不下夜歌城,只能撤围而去,继续西进。
夜歌城的卡伦伯爵夫人随即出兵追击,与被“秃鹰王”弄成残废的黑港伯爵哈慕·唐德利恩合兵一处,唐德利恩伯爵麾下此时已有了一支边疆地人的强大联军。
与此同时,角陵的山姆威尔·塔利伯爵率几千骑士和弓箭手,突然拦住多恩人的去路。这位伯爵人称“蛮人”山姆,他在随后爆发的血战中用瓦雷利亚钢巨剑“碎心”亲手砍倒好几十个多恩人,证明了自己的名头。
“秃鹰王”的部众是三路对手相加的两倍,无奈大都未经训练、纪律松懈,在铁甲骑士的前后夹击下迅速崩溃。
多恩人丢下长矛和盾牌,拔腿就跑,朝远方的山脉逃窜,边疆地众领主不依不饶地追击和屠杀他们,这场追逐被称为“秃鹰大猎杀”。
叛军首领最终被生擒活捉。“蛮人”山姆·塔利剥光了他的衣服,把他绑在两根柱子之间。歌手们传唱,“秃鹰王”名副其实地被自己外号中那种猛禽光顾,撕成了碎片。
但事实上他死于干渴和日晒,鸟儿直到他死后才来享用尸体(后来的岁月中,又有多人自称“秃鹰王”,没人说得清他们是否为此人的后代)。
“秃鹰王”毙命通常被视为第二次多恩战争的结束——这场战争的名称容易让人误会,事实上“秃鹰王”并非多恩领主,而戴蕊拉公主从始至终都在谴责他,并未参与军事行动。
第三次多恩战争又被称为罗加公爵之战,是铁王座与异君秃鹰王的平叛战役,反贼的追随者们,纠集起来,在杰赫里斯·坦格利安一世治下,掠袭侵夺多恩边疆地,猖狂于征服历61年。
葛尔丹博士却持不同意见,认为“第三次多恩战争”有失偏颇,用词不当,因为多恩亲王领多恩军队,反而远离了纷争冲突。葛尔丹表示平民野史,笑谈之名,即“罗加公爵之战”,则是更实际的好名字 。
鲍里斯·拜拉席恩爵士曾是风息堡未来传人,直到52年那年幻想破灭,长兄罗加·拜拉席恩家新添丁,有了儿子博蒙德,罗加亦成了父亲。
鲍里斯痛苦不堪,不愿接受,独自漂泊密尔和瓦兰提斯一带,后来黯然回归维斯特洛,自去赤红山脉,选择倒戈相向秃鹰王,作了强梁盟友。
还不要脸的利用对风暴地情况的了如指掌,他协助叛军如何突袭曾经故土,如何掳掠往昔家乡。这私生子出身的拜拉席恩家族的确是都有一股子反骨在身上。
61年,罗加·拜拉席恩公爵千里迢迢赶往君临,向杰赫里斯·坦格利安一世国王请命,说自己命不久矣,愿尽最后之力为王国解危胁。
杰赫里斯国王也给予他极大的支持,说罗加公爵不仅有王的许可还有王的御剑。并且在七大王国范围内颁布了追捕秃鹰王的召令。
追捕的通缉令一下发,秃鹰王立即选择隐匿藏于赤红山脉之中,撤退躲入了高山营盘,以逃避锒铛俘虏命运。
然而他的战术谋略对垒坦格利安军队,却是收效甚微、毫无作用。沃米索尔负载杰赫里斯·坦格利安一世国王,升上高空,投掷龙焰,点燃了秃鹰王在群山中的所有粗糙营地。
罗加·拜拉席恩公爵则暗中领纵队,沿东麓潜入山中,起初随大道骑马驰骋,后改沿山羊足迹攀登。黑港城的西蒙·唐德利恩则带着一支自由骑手,从山脉之西穿行山脊,封锁秃鹰王潜在的逃路。
鲍里斯·拜拉席恩爵士率先身陷囹圄。双方对决,须臾之间,鲍里斯的部下,就被罗加公爵的随从,短暂而迅速的解决。
但胼胝手足直面对峙时,杰赫里斯为了不让罗加被斥为弑亲者,决定代替他亲自决斗鲍里斯。鲍里斯接受了国王的挑战,最终命丧于杰赫里斯黑火剑下。秃鹰王最终也在废墟灰烬中遭受拘捕。
罗加公爵大气的命人解开了其镣铐,并赐予他一支尖利长矛,一面厚重盾牌。并立誓相允,若秃鹰王能以战斗戕害他,自由将会施加其身。然而,秃鹰王以生命证明他无法战胜风息堡公爵,罗加公爵杀死了他。
未及半载,战争便旋即终结。半年后,罗加公爵在风息堡病逝。秃鹰王兵败身死后,多恩边疆地一带,突袭侵扰暂时锐减。
在这次战争中,杰赫里斯·坦格利安一世国王的睿智和英勇也变得广为人知,而且国上下大批领主因此封爵,七大王国对杰克里斯国王也越发的尊重了。
第四次多恩战争在平民间有另名广为人知,即“马里昂亲王的疯狂”,或曰“百烛之战”,开战于83年。
在第三次多恩战争,多恩亲王尽力让军队避离冲突旋涡。但是他的儿子马里昂·马泰尔亲王,却未能理解这番苦心,认为这是对多恩的轻蔑挑衅。
铁王座骑士长驱直入赤红山脉,一路未受阻拦,毫发无损,多恩的兵士们却弃秃鹰王不顾,任其自生自灭,挣扎流亡。当他继承父亲,终为多恩亲王时,马里昂决定纠正这点,并密谋入侵七大王国。
马里昂打算水道侵略风暴地。因为多恩海战萎靡,缺乏水兵,他招募石阶列岛海盗、密尔雇佣水手,还有胡椒海岸私掠船为他所用,这花了他一年多的时间。
马里昂本来是准备打杰赫里斯·坦格利安一世一个措手不及的。但铁王座上的这位国王,在马里昂的宫廷中来了不少的情报人员。就已经洞悉了他的一切。
83年秋,马里昂踌躇满志,率领他的矛兵登陆风怒角,开始他的入侵。第四次多恩战争只有一场战斗,并仅持续了一天。
杰赫里斯国王和他的两个年长儿子——伊蒙王子和贝尔隆王子分别骑在沃米索尔、科拉克休和瓦格哈尔的龙背上,而博蒙德·拜拉席恩公爵则率领军队在风怒角等候迎战多恩人。
当多恩舰队在多恩海向北航行时,杰赫里斯和他的儿子们先发制人,他们骑龙从天而降。虽然多恩人用蝎子箭和弩箭在空中乱射,但没有一箭射穿龙鳞。龙焰摧毁了多恩舰队,直至日落时船只依然熊熊炙灼,宛如百烛泛海。
在这场战争结束的半年时间里,多恩船员的烧焦的尸体不时漂浮至风怒角。杰赫里斯、伊蒙和贝隆班师回君临时受到了热烈欢迎,因为他们在没有损失一人的情况下赢得了一场战争,这是连征服者伊耿都无法做到伟业。
马里昂亲王的阳戟城,被玛莱·马泰尔公主继承。战争的另重结局,是让石阶列岛海盗闻风丧胆,密尔雇佣水手不敢造次,胡椒海岸私掠船偃旗息鼓,寇贼灾恙暂息肆乱。
敬仰新王,他们对杰赫里斯勇谋的任何怀疑,也随之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