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壑满脸期待的接过了陈羽写下的题目,然后就自顾自的拿起纸笔,沉浸到解题过程中。
只是他本来还准备动笔打一下草稿,可读了几遍题目之后才发现事情不是这么简单。
脸上的期待也慢慢僵住。
拿着准备打草稿的手,直接停在了半空。
陈羽伸了一个懒腰,悠哉悠哉的躺在了椅子上,看着朱瞻壑满脸的懵逼神色,心中竟有一种恶趣味达成的快感。
真对不起,小时候我也是被数学折磨得不轻。
如今来到大明收了一个徒弟,竟可以在徒弟的堂弟身上体验到当初数学老师布置作业时折磨学生的畅快。
朱瞻壑眉头紧皱的又将题目读了几遍,最后满脸懵的挠了挠头。
这……这是什么题?
读第一遍的时候,信心还很足。
感觉只要费上一番功夫,解答出来不在话下。
可读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他心中突然升起了一股不祥的预感。
脑子完全就是一片空白,一点思路都没有!
但他充分继承了汉王朱高煦不服输的性格,硬着头皮倔犟的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
这个过程中,还在脑海中回忆着陈羽方才所提出的新概念:
方程!
但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他,注定不知所以然。
最终他轻轻的叹了一口,放下了笔,又读了一遍无果之后,用手使劲的揉了揉脸。
尼玛!
这题太刁钻了吧,读了十几遍已经读不进去了,强行读的话也只会使脑瓜子嗡嗡的。
他心中不由得吐槽起来:
“这只老鹰是不是有病,为什么要吃饱了撑的在草原上飞来飞去,而且还偏偏看见大明骑兵就调头。”
但抱怨归抱怨,他知道题目中已经给出了设定:
忽略一切外界因素。
这样的前置条件在大部分算经里面都有,再者他本身就是一个喜欢挑战难度的人。
经过短暂的调整之后,他不仅重拾了信心,也再次激发了他的斗志!
因此,
他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后,拍了拍自己的小脸让自身清醒一点,随后又将纸笔重新拿了起来。
再次投入到了攻克难题的过程之中。
写完了数张白纸耗费了一段时间,他还是没有任何头绪。
陈羽见状也没有打扰,而是带着朱瞻基一起将桌子上吃的早餐收拾了一下。
朱瞻基撇了一眼全身心投入到计算之中完全不被外界干扰的堂弟,脸上面无表情,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所有的事情完成后,陈羽没有早晨喝酒的习惯,于是烧了一壶茶。
茶好之后,陈羽慢悠悠的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这才笑眯眯的拍了拍朱瞻壑的肩膀,将其思绪从知识的海洋拉回到了现实。
朱瞻壑眉头紧皱成一团,微微颔首看见了陈羽的笑脸,顿时有些委屈的说道:
“老师,这道题学生感觉会……但做起来的时候才发现根本无从下笔,一点思路都没有。”
陈羽笑着摆了摆手,缓缓开口说道:
“感觉会那就有可能将它解出来,只是时间不够罢了。再者这道题在我这里只能算是最基础的题目,这样吧,看你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什么思路,那就拿回家中慢慢想。”
“等想好了,可以随时再过来找我,到那时我再给你一个全新的题目,保证你从来没有见过。”
朱瞻壑正色的点了点头,他现在可以说是已经彻底对陈羽服了。
由于陈羽之前的解题之法,完全在独创了一个新的概念中完全解答,所以朱瞻壑对于陈羽口中所说的全新的题目很是期待。
但手中的这道题……哪怕经过陈羽的一番勉励,能否真的解答出来,他其实没有多少信心。
可他的兴趣真就这样,永远在挑战不可能中获得快感。
因此面对陈羽的说辞,他当即站起身来,恭敬的对着陈羽躬身道:
“如此那弟子就先行告退,等回到家中将此题钻研而出再来找老师。”
朱瞻壑已得到想要的,继续留在这里也没有意义,而且陈羽话语中也隐隐透露出逐客令要对朱瞻基训话的意思。
所以他选择暂时出去,到外面的马车上等着朱瞻基。
说完之后,朱瞻基又补充道:
“老师,不论解答出来与否,在下十日之后都会来禀告结果。”
陈羽点了点头,“可以,那你早些回去吧,为师等你的好消息。”
朱瞻壑又对着一旁的朱瞻基拱了拱手,说道:
“堂哥,小弟就先回去,不打扰堂哥在此上课了。”
朱瞻基顿了顿,回了一礼,开口道:
“行,你去吧。”
二人都应下后,朱瞻壑也不拖沓,将桌子上的纸张小心翼翼的收好,快步走出了小酒馆。
街角处,
这位追求与众不同的汉王世子,怀揣着数张纸,犹豫片刻之后,给锦衣卫打了一个招呼,另打了一辆马车回汉王府去了。
…
陈羽想着方才用后世的知识点难倒了这个时期的小学霸,心中有些恶趣味的想学。
要不是朱瞻基这位弟子还在场,他需顾及老师颜面,真有一股想哼着小曲,笑出声来的感觉。
毕竟,他这也算是用魔法打败魔法。
用数学击败数学学霸!
陈羽转过身去,示意朱瞻基坐的离自己近些。
于是,这位大明皇长孙老老实实的坐在了方才朱瞻壑坐的位置。
此时的朱瞻基对于老师那是更加信服,只感觉这老师简直太牛逼了。
就没有老师不会的。
连算经这样让他一看就头疼的难题,也可以一眼看出答案,还能做到边讲解边解题。
解题的思路也是抛开了数千年以来的传统解题法,另外独创。
而且还能让本来对算经不感兴趣的朱瞻基听后,不仅听懂了,还对老师口中三元不定式来了兴趣。
但感兴趣深入学习,只在朱瞻基脑海中停留几秒就被抛之脑后。
毕竟那样自虐的事情,自己可不想做。
陈羽见朱瞻基坐过来之后,用手指指着方才朱瞻壑离开的方向淡淡的开口说道:
“小朱,你的堂弟经过为师一番观察,认为这小子是一个能成大事之人!”
“此子虽面对为师所出问题没有任何头绪,但并不是因他不行,更不是因他蠢,而是因为师的层次实在高出他太多,所以没有头绪完全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朱小二在面对这样的难题时,选择的不是逃避,而是愿意花费精力去深入其中的钻研。”
“面对难题迎难而上,不懈怠、并愿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这样的人可称‘大才’二字,终会天道酬勤!”
朱瞻基听后一怔,不知为何听着自己尊敬的老师给予堂弟如此高的赞扬,他应高兴才是。
但为何心中会升起一股凝重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