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玉溪歌剧院的蓬勃发展,婉娘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之前的演员显然不够,因此婉娘又连续招了很多演员。
春夏秋冬四位台柱子现在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开始帮着带新人,婉娘也能轻松一点。
杨林头戴斗笠从红薯地回来,在村长的精心侍弄下,红薯长势喜人,预计中秋节前就能收获了。
杨帆现在已经三个月大了,可以自己翻身了。
看到杨林,小肉团笑得很开心。
杨林丢下斗笠伸手逗了小家伙几下就被白芷赶走了。
刚从地里回来,身上不仅都是臭汗,手上还有泥土。
赵蒹葭现在的肚子愈发大了,人也变得慵懒起来。
王府来的老嬷嬷由于经常叨咕她,被赵蒹葭很“友好”地请回云州了。
她性子本就清冷,很烦外人在她面前絮絮叨叨。
魏王现在几乎每隔半个月就会让人送来一封信,询问赵蒹葭的情况。
他现在还在北境,每天闲着没事就会带人去蛮国的白洋湖一带练兵,这让蛮国国主寝食难安,生怕这个战斗狂一个不开心就杀到金帐王庭。
于是,蛮国国主隔三差五就会搜罗一些金银财宝,美女佳人想要送给魏王,哄着他开心。
魏王也是来者不拒,照单全收。
现在北境很缺人,尤其是女人,魏王将这些人都丢到毛纺织厂接受改造。
至于钱财,魏王则是送回到国库,现在朝廷很缺钱,哪哪都需要钱。
赵卓然每天为了钱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
做爹的,自然要帮衬一二。
还好,赵卓然有个好妹夫,虽然这个妹夫看着就来气,尤其是听说这家伙准备过两天就要再娶一房,更是气得赵卓然差点从上京杀到玉溪村。
他到现在还只有一位世子妃呢,杨林再娶都三房了。
但是架不住妹夫有钱。
朝廷现在还指望从玉溪商会分钱,好填充到干瘪的国库中。
夜深人静,御书房中还是灯火通明。
赵卓然正在批阅奏折。
他手上正拿着一份弹劾海阳侯杨林败坏社会风气的奏折。
梁祝的影响现在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云州境内,如今更是传到上京来了。
这不,才消停了几天的言官,就像是嗅到了腥味的野猫,直接扑了上来。
梁祝,赵卓然也听说了,他在意的倒不是梁祝会带坏社会风气,也不在意那离经叛道的故事情节,他在意的是歌剧院的收入!
玉溪歌剧院每月光卖票所得就超过万两白银,听说里面极尽奢华,一杯时令果汁都卖三两银子,一份叫爆米花的东西竟然也能卖一两银子。
爆米花并不是用玉米做的,而是用大米。
一份爆米花能花几文钱的成本?
就靠着这些玩意,歌剧院一个月就能营收两三万两银子。
什么时候钱这么好挣了?
还有,玉溪村就是一个“破”村子,海阳也就是一个上县,但就是这么一个地方竟然有这么惊人的消费能力,也是让赵卓然开了眼。
赵卓然将手上的弹劾奏折丢到一旁的地上,一名宦官很默契地捡起来扔到火盆中。
赵卓然背着手站在御书房的门前,脑海中在盘算一个事情。
“上京乃天下最繁华之地,要是在这里建一座歌剧院,是不是很有搞头?”
赵卓然最近抽空研究了一下,玉溪歌剧院成功的原因所在是那些剧本。
不管是最开始的梁祝,还是紧随其后的白蛇传,都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现在上京城的一些酒楼茶馆的说书先生都开始说这两个故事,每次都能吸引很多听众。
赵卓然越想越觉得有搞头,只是赵卓然不像赵峥那样脸皮厚,让他开口向杨林索要剧本,他是做不到的,另外除了剧本之外,还有演员以及舞台。
据说玉溪歌剧院的舞台另有乾坤,赵卓然没见过,不过能够被大家津津乐道,显然有独到之处。
要是剧本还能直接从市面上搜集,或者从之前的故事中改编,但是想要复刻那舞台就有点难度了。
思来想去,赵卓然决定这个事情还是要交给他爹来做。
回到案前,赵卓然斟酌了几下,然后落笔给魏王写了一封信。
……
杨林并不知道,现在就连大舅子也在打他的注意,此时杨林正蹲在红薯地里刨土。
最近赵蒹葭突然不好好吃东西了,胃口不好。
那些鸡鸭鱼肉什么的赵蒹葭也都吃腻了,杨林便准备给赵蒹葭弄点稀罕的东西尝尝。
于是便跑到红薯地挖红薯,反正现在红薯也长得差不多了,几十亩地呢,他挖一点给家人尝尝无可厚非。
累得满头大汗,杨林挖了十几个拳头大小的红薯。
和前世杨林看到的红薯大小还有不远的差距。
不过,从挖出的这些红薯大小推算,亩产应该能够达到二十几石,如果在北境推广红薯,估计产量最多只有十几石。
要是再培植几代,说不得这个产量还能再往上提一提。
心情美滋滋的杨林哼着小曲扛着小铲子往家里走去。
这身打扮,很难将其和大名鼎鼎的海阳侯联系到一起。
中午,杨林做了一份拔丝红薯,煮了一锅红薯粥,又放在炭火炉中烤了几个红薯。
整个后院都弥漫在红薯那特有的香甜气味中。
只是闻一下就让人食指大动。
尤其是烤红薯,那香味简直把人肚子里的馋虫都勾了出来。
白笙早就跟在杨林屁股后面,望着烤红薯,咽着唾沫。
“杨林,这就是你说的红薯?好香啊,能吃了吗?”
孕妇的鼻子也很灵敏,赵蒹葭也被红薯的香味勾引了过来。
不过她的眼睛一直盯着锅中的拔丝红薯。
“再等一会,马上开锅!”
杨林把赵蒹葭赶出去,厨房油烟大,不适合孕妇待着。
不多时,红薯粥,拔丝红薯和烤红薯陆续上桌。
白笙早就等不及了,不等红薯凉一些,就咬了一口,烫得小嘴吸溜吸溜的但就是不松口。
白芷也很无奈,现在家里也不愁吃不愁穿了,白笙也有了自己的小金库,兜里每天都有不同的碎嘴零食,但还是改不掉那个贪吃的毛病。
赵蒹葭也好不到哪里去,被拔丝红薯烫得直伸舌头,红薯粥更是连喝了两大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