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吕华,在仪式落幕后,便匆匆赶回兵工厂。
着手推进刚刚起步的t1坦克生产线的建设工作。
他深知,t1坦克生产线的建设进度将关乎下一步我军军事实力的提升。
君不见,45年毛熊凭借强大的重火力部队。
仅仅用了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全歼了鬼子关东军七十万大军。
对于这场战役,吕华曾深入查询过相关的资料。
知晓毛熊投入了一百五十万人左右。
共携带了两万余门大炮、五千多辆坦克、五千多架飞机和五百多艘战舰的重武器。
这样的强悍部队和军力,虽然我八路军暂时没有。
但却也在飞速的接近着。
伴随着平汉会战的胜利,光复了广袤的华北平原,也为了应对接下来的紧张局势。
原本仅有四五十万的我军正规军,此刻已经扩充到了八十余万人,而且还在持续扩充中。
武器装备方面,随着新的军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我军已经能够自主生产大部分轻型武器,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
那些曾被小鬼子占据的城市和县城里的械修所,经过我军技术人员的巧手改造与利用。
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具备实际生产能力的兵工厂。
它们如同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线,不断地向前线输送着急需的弹药和各种武器装备。
与此同时,在收音机和民兵的广泛号召与宣传下。
乡亲们也积极响应,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采矿、大炼钢热潮。
他们的辛勤劳作为那些小型作坊和大型军工厂提供了稳定而充足的原材料。
在过去,小鬼子占领时期,我军常常因缺乏材料而不得不采取一些特殊手段。
如破坏铁路、打秋风等,来获取生产武器弹药的所需物资。
然而,随着小鬼子的败退,这些应急手段已然不再适用。
正因如此,乡亲们的大采矿、大炼钢等活动显得愈发重要。
他们不仅为我军提供了稳定的原材料来源,更从根本上确保了军工生产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在这场全民参与的抗战热潮中,每一个乡亲都成为了我军取得战争胜利不可或缺的力量。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吕华的存在也必不可少。
或者说,正因为他这个大型的数据处理中心。
才让刚刚光复不久的华北平原,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产潜力。
至于做法,吕华的思路既简单又直接,却极具实效性。
那就是,前往每个村子赴任的村长和民兵小队都带上一部收音机和一副电台。
而这些电台毫无疑问,都直线跟吕华进行联系,然后再由他汇总报告并及时作出指示。
无论是村长和战士们不确定能不能做得事,还是张家李家的家长里短。
只要你通过电台汇报到吕华那里,几乎当时就有回复传递回来。
即便是有些不太好解决的问题,一般也都会在后续几天内传递回来解决方案。
比如说土地的划分,反动派的处理,等等,等等。
在吕华的建议下,派遣往各村子的村长基本都是负伤转业,不能继续上战场的精锐战士。
他们在打仗上是一把好手,但在处理乡里乡亲的关系和家长里短上。
却并不怎么顺手,甚至也不一定得当。
但他们心中的信仰,毅力和决断力却是无可挑剔的。
也因此,一旦遇到村民不满,要求请示上级的问题。
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给吕华发去电报进行请示。
等出结果后,无论他们再不情愿,再不理解,也都会坚决执行。
总而言之,吕华在这个庞大的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宛如一个高效的决策中枢和信息交汇点。
借助电台和收音机的广泛普及,他精心构建了一个覆盖华北平原乃至晋州大地等光复区域的通讯网络。
这一创举使得信息传递的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不仅处理着来自各个村庄的琐碎事务,还在更高层面上进行战略规划与资源整合。
无论是土地分配、物资调配,还是处理突发状况。
吕华总能在第一时间作出明智的决策,并通过电台迅速传达给相关人员。
这种高效的通讯和决策方式,极大地推动了华北平原的战后重建和军工生产工作。
吕华就像一个巨大的信息处理器,不断地接收、分析和处理来自各方的信息。
然后迅速作出决策,指导着各个村庄和兵工厂的工作。
在他的带领下,整个华北平原的生产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村长们和民兵小队通过收音机和电台,能够及时了解到最新的政策和指示,也能迅速反馈村里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这种信息的双向流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得吕华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工作计划和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吕华还巧妙利用收音机为民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娱乐内容和教育资源。
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为华北平原的战后复苏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
也正是因为吕华的出色组织和高效决策,华北平原的战后重建工作得以迅速推进。
截至目前,华北平原的军工生产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在轻武器方面,轻重机枪、步枪、冲锋枪、迫击炮、掷弹筒等已经实现了批量生产。
正在对部署在前线的主力部队按批次进行换装,淘汰的装备装备二线部队。
而在重武器领域,更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各种型号的大口径步兵炮的日产量已经稳定达到十几门,一个月下来便能累积四五百门的惊人产量。
此外,旋翼机的制造也取得了显着成效。
由于其结构相对简单,制造过程较为容易。
因此每个月都能顺利生产出一二百架,为空中力量的增强提供了有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刚刚定型的歼二战斗机也展现出了强大的生产潜力。
由于其机身大量采用木质材料,使得其产量得以迅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