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见九皇叔终于松口让他们走,心中暗松一口气,连忙向弟弟妹妹们使了个眼色,准备迅速离开这暗流涌动的诗会现场。
然而,就在他们转身欲走之时,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身着一袭素色长袍,头戴方巾,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朝他们走来。此人面容消瘦,下巴留着一撮山羊胡,眼神中透着一丝自恃的高傲。只见他在刘侧妃一个隐晦的眼神示意下,径直走向大宝,微微拱手,语气看似谦逊却又隐隐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势,说道:“在下刘某某,忝为皇家书院的先生,久闻六位皇孙聪明伶俐,才高八斗,在下心中倾慕已久,今日难得有缘得见,斗胆想领教一二,还望几位皇孙不吝赐教。”
大宝心中猛地一沉,暗自思忖:“来了,终于要露出真面目了!”他深知,这所谓的“领教”不过是个幌子,背后必定是刘侧妃和九皇子的又一次刁难。但此刻,他们身处这诗会之中,周围满是九皇子和刘侧妃的人,想要脱身,怕是得正面应对了。
大宝定了定神,脸上露出礼貌而不失分寸的微笑,同样拱手回礼,说道:“刘先生客气了,我们兄弟姊妹不过是些孩子,平日里虽读过一些书,但与先生这样的大儒相比,实在是班门弄斧。还望先生海涵,莫要为难我们。”大宝试图以谦逊之态,化解这突如其来的刁难,同时也不想轻易落入对方的陷阱。
刘先生却不以为然地笑了笑,摆了摆手说道:“皇孙过谦了。方才几位皇孙所作之诗,意境高远,才情不凡,在下心生敬佩。只是,诗词之道博大精深,不知几位皇孙对经史子集又有多少见解呢?”刘先生一边说着,一边目光在几个孩子身上游移,那眼神仿佛在审视猎物一般。
二宝见此情形,心中明白对方来者不善,上前一步,笑着说道:“刘先生,经史子集浩如烟海,我们不过略知皮毛。先生身为皇家书院的先生,想必对这些典籍研究颇深,不如先生先为我们讲解一二,让我们也能开开眼界,长长见识。”二宝巧妙地将话题一转,试图把主动权夺回,同时也想试探一下这位刘先生的来意。
刘先生微微一怔,似乎没想到二宝会如此回应。但他很快回过神来,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说道:“既然如此,那在下便以《论语》为例,考一考几位皇孙。《论语·为政》中有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不知几位皇孙对这段话有何见解?”
三宝挠了挠头,心中虽有些紧张,但还是壮着胆子说道:“刘先生,我觉得这句话是说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感悟和成长。十五岁就应该立志学习,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就不会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各种意见,七十岁就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规矩。这是在告诉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遵循自然的规律。”
刘先生微微点头,说道:“三皇孙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略显浅显。不知其他几位皇孙可有不同见解?”刘先生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淡淡的不屑,似乎对三宝的回答并不满意。
四宝心中有些害怕,但看到哥哥们都勇敢地面对,也鼓起勇气说道:“刘先生,我觉得这句话还体现了一种人生的智慧。它告诉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不断地修身养性。比如‘四十而不惑’,不仅仅是不被外界迷惑,更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笃定,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刘先生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没想到四宝年纪虽小,却能有如此深刻的见解。但他仍不想轻易放过孩子们,说道:“四皇孙的见解倒是有些新意。不过,这《论语》中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岂是这般简单的解读。”
五宝忍不住了,皱着眉头说道:“刘先生,您既然觉得我们解读得不对,那您倒是说说您的高见啊。何必在这里一味地指责我们。”五宝向来心直口快,对刘先生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十分不满。
刘先生脸色微微一变,正欲发作。大宝赶忙说道:“刘先生,五弟年幼,言语多有冒犯,还望先生恕罪。但我们觉得,对于经典的解读,本就因人而异,并无绝对的对错。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便足矣。”
刘先生冷哼一声,说道:“哼,伶牙俐齿。既然如此,我再问你们,《孟子》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放在如今的朝堂局势中,又该作何理解?”刘先生这一问,明显是话里有话,试图将话题引向对朝堂局势的讨论,若孩子们回答稍有不慎,便可能被扣上大不敬的帽子。
大宝心中明白刘先生的险恶用心,思索片刻后说道:“刘先生,在我看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放在任何时候都有其深刻的意义。如今朝堂之上,虽然看似平静,但潜在的忧患也不少。比如,若是只贪图眼前的安逸,忽视了民间的疾苦,不重视国家的发展,终有一天会陷入困境。而只有时刻保持警惕,居安思危,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但我们毕竟年幼,对朝堂局势了解有限,所说也不过是些浅薄之见,还望先生莫要见笑。”大宝巧妙地避开了可能的陷阱,既回答了问题,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同时也暗示对方不要过分逼迫。
刘先生听了大宝的回答,心中暗自恼怒,却又找不到破绽。他本想借此机会刁难孩子们,让他们在众人面前出丑,没想到这几个孩子如此机灵,应对得滴水不漏。
此时,周围的人都静静地看着这场交锋,气氛紧张得仿佛能听见针落地的声音。刘侧妃在一旁看着,心中也有些着急,她向刘先生使了个眼色,示意他继续发难。
刘先生心领神会,正准备再出难题时,突然,一阵清脆的笑声传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华丽宫装的女子缓缓走来。此人正是刘贵妃。
“哟,这是在干什么呢?如此热闹。”刘贵妃笑着说道,眼神却在孩子们和刘先生身上来回扫视。
刘先生赶忙上前行礼,说道:“贵妃娘娘,方才见几位皇孙才华出众,在下一时兴起,想考校一二。”
刘贵妃微微一笑,说道:“哦?那几位皇孙表现如何呀?”
刘先生心中犹豫了一下,不知该如何作答。若说孩子们表现不佳,明显与事实不符,且在众人面前也难以服众;若说孩子们表现好,又怕刘贵妃怪罪。
大宝见状,连忙说道:“贵妃娘娘,刘先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我们从先生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只是我们年纪尚小,还有很多不足,还需多多向先生请教。”大宝深知,此刻不能与刘贵妃等人彻底翻脸,必须以退为进,寻找脱身的机会。
刘贵妃看了看大宝,又看了看其他几个孩子,笑着说道:“嗯,不愧是太子的孩子,果然聪明伶俐。好了,今日诗会也差不多了,你们也都累了,就先回去吧。”刘贵妃心中虽也想给孩子们一个下马威,但在众人面前,也不好做得太过明显,便借坡下驴,放孩子们离开。
大宝等人心中明白,这是刘贵妃暂时放过了他们。于是,赶忙向刘贵妃和刘先生行礼,说道:“多谢贵妃娘娘,多谢刘先生。”
就在六个宝贝准备一同离开诗会现场时,刘侧妃突然上前一步,目光紧紧锁住六宝,高声说道:“六宝留下,其他 5 个宝贝可以走了。”她的声音尖锐而坚定,仿佛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
大宝心中一紧,立刻将六宝护在身后,警惕地看着刘侧妃,说道:“刘侧妃,六宝还小,一直与我们在一起,离不开我们。还请您高抬贵手,让他和我们一同回去。”大宝深知刘侧妃此举必有深意,怎敢轻易将六宝留下。
刘侧妃冷冷一笑,说道:“大宝,你也知道六宝还小,正需要娘亲的照顾。我出了冷宫后,便一直想好好照顾六宝,让他在我身边茁壮成长。你们几个大的可以自己照顾自己,六宝就留下吧。”刘侧妃一边说着,一边试图伸手去拉六宝。
六宝吓得小脸苍白,紧紧抓住大宝的衣角,大叫着:“我不要留下,我要跟着哥哥姐姐们离开,我不要跟你在一起!”六宝的声音带着哭腔,充满了恐惧和抗拒。
刘贵妃看了一眼刘侧妃,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轻描淡写地说道:“你要留下就留下吧,你带回去亲自抚养也行,反正六宝还太小,离不开娘亲。”刘贵妃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却如同给刘侧妃的行为披上了一层“合理”的外衣。
二宝见状,上前说道:“贵妃娘娘,刘侧妃,六宝从小就与我们一起生活,他对我们依赖惯了。若是突然将他留下,他会害怕的。还望娘娘和刘侧妃体谅。”二宝言辞恳切,试图打动刘贵妃和刘侧妃。
刘侧妃却不为所动,皱着眉头说道:“你们不必再说了,我主意已定。六宝留在我身边,我会好好待他的。”刘侧妃一心想把六宝掌控在手中,以此增加自己在太子府中的地位和筹码。
三宝气得握紧了拳头,大声说道:“你骗人!你根本就没安好心,我们不会把六宝交给你的!”三宝向来直爽,心中的愤怒再也抑制不住。
刘侧妃脸色一沉,怒声说道:“放肆!三宝,你竟敢如此跟我说话!我是为了六宝好,你们不要不识好歹!”刘侧妃恼羞成怒,她没想到这几个孩子竟敢公然违抗她的命令。
四宝虽然心中害怕,但还是鼓起勇气说道:“刘侧妃,求您了,别把六宝留下。六宝真的会害怕的。”四宝的声音微微颤抖,眼中满是哀求。
五宝也说道:“刘侧妃,您这样强行留下六宝,是不对的。六宝有自己的意愿,他不想跟您走。”五宝义正言辞,毫不畏惧刘侧妃的怒火。
然而,刘侧妃根本不理会孩子们的求情,转身对身旁的宫女使了个眼色,冷冷地说道:“把六宝带回去,好好照顾着。”
宫女们领命,走上前去,试图强行将六宝带走。六宝拼命挣扎,大哭着:“哥哥姐姐,救我!我不要走!”六宝的哭声在诗会现场回荡,让人心如刀绞。
大宝等人想要阻拦,却被刘侧妃的侍卫拦住。大宝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看着宫女将六宝抱走。
刘侧妃看着被抱走的六宝,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说道:“你们几个回去吧,六宝在我那儿会没事的。”说罢,她转身跟着宫女朝着自己的寝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