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我请你吃个晚饭吧?”贾禛诚恳地说。
他心中对汪小敏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毕竟,她刚刚帮了自己一个大忙。
汪小敏却婉言谢绝了:“不了,天色已晚,我该回家了。不过,明天上午我没课,可以陪你逛逛买卖街。”
她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大方与洒脱。
贾禛平时并不太在意女人的容貌,这或许与他前世的单身生活有关。
但此刻,他却不由自主地仔细打量起汪小敏来,她一头短发,瓜子脸,鼻梁高挺,眼睛虽不大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皮肤白皙如雪。大约不到一米六八的样子,穿着一件米黄色的风衣,搭配着牛仔裤和蓝色的旅游鞋,显得既时尚又干练。
“这时代竟然就有牛仔裤了吗?”贾禛心中暗自惊讶。
他从未见过有人穿过这种裤子,这还是第一次亲眼目睹。
“这样吧,我和囡囡送你到你家楼下,然后我们再去吃晚饭。你也知道慢车的情况,我们还饿着肚子呢。”贾禛解释道。
汪小敏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贾禛向刘姐打了个招呼,再次向汪小敏表示感谢,然后才带着囡囡走出招待所。
“你确定你是伐木工人吗?”汪小敏好奇地打量着贾禛,眼中带着几分疑惑。
“如假包换,骗你做什么。”贾禛两手一摊,显得颇为无奈。
“我和老爸今天早晨五点多就从林场出来,走了一个多小时才来到公交站,又坐了四十分钟车才到火车站。”囡囡在一旁插话道。
她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显然对这次旅行充满了期待。
孩子终归不会说谎,但汪小敏看着贾禛和囡囡,总觉得他们可不像一个普通伐木工人家庭。
“但看你的谈吐,可不像伐木工。”她直言不讳地说道。
囡囡小眼睛一转,抢先说道:“老爸喜欢看书,每天还逼着我看一小时书呢,说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将来像姐姐一样考上大学。”
这句话把汪小敏逗乐了,她笑着问道:“最后那句话也是你爸爸说的吗?”
“不,那是我的想法。”囡囡认真地点了点头。
“嘻嘻,真是个好孩子。”汪小敏摸了摸囡囡的头,眼中满是赞赏。
她的家并不太远,从柳树街拐个弯,回到地段街,再往前走了一百多米就到了。
进入她家要经过一个门洞,门洞被铁栅栏拦着,还有警卫把守。
父女俩只能送到这里,贾禛再次向汪小敏表示感谢,看着她走进门洞,才转身往回走。
回到柳树街后,囡囡向后看了看,确定汪小敏已经不在视线范围内后,才悄悄说道:“老爸,我觉得这位姐姐比我那便宜老妈强多了。”
贾禛笑了笑,没有接话。他心中明白,对于那个只见过一面的女人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如同陌生人一般。
刚才贾禛就听到了服务员与客人之间的谈话,知道招待所附近有个饺子馆。
他拉着囡囡走了过去,发现屋里没什么人,只有一位客人坐在那里。
贾禛看向那位客人时,对方也正好看向他。两人互相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那位客人正是刚才在招待所遇到的年轻人,他正拧开一瓶白酒,给自己倒了一杯,然后吃着熏酱菜。
贾禛看了看墙上挂着的菜单,点了四份饺子:羊肉胡萝卜馅、牛肉圆葱馅、酸菜肉馅与大白菜馅,各要二两半。
他知道在这个年月里,人们肚子里都没什么油水,所以都能吃得下这些饺子。
年轻人看了父女俩一眼,开口问道:“大哥也是来东夷进货的吗?”
东北人爱热闹,年轻人见贾禛父女俩两次相遇,便主动搭起了话来。
“哦,不是。我是春市林区的,那里有很多山货,就是差销路。所以出来看看市场,寻找一下商机。”贾禛回答道。
年轻人对贾禛的说法很感兴趣,他盯着贾禛看了看,然后说道:“大哥,喝点不?要不我们凑一桌吧,反正都住在政府招待所里。”
听到“政府招待所”这个词时,贾禛心里一动,再联想到汪小敏的穿着和家门口有人执勤的情况,不禁猜测她的家庭背景肯定不一般。
于是,他大方地站了起来,拉着囡囡走了过去。两桌变一桌后,年轻人要了个杯子给贾禛倒了一杯酒。
“我叫张仲义,来自南庆。这次专门来采购的,这不快到中秋节了吗?”张仲义自我介绍道。
“我叫贾禛。你们那里国庆还发东西?待遇真不错啊!”贾禛羡慕地说道。
他知道在村子里想要吃好的,就得去森林里寻找猎物或野菜等食材,绝不可能像城里人一样去买东西。
“嗨,工业学南庆嘛,都是为国家做贡献。我们也是最近几年才好起来的。”张仲义脸上露出骄傲的神情。
听到这句话时,贾禛心里顿时活跃起来,如果把山货卖到南庆去的话,那肯定会赚上一笔。
但刚认识对方不久,他不可能马上就提出这个要求来,他决定先与张仲义拉近距离,然后再想办法。
“来仲义兄弟,我就借你的酒敬你一口吧。祝你一切顺利!”贾禛端起杯子来说道。
“你比我大吧?我今年23岁。”张仲义问道。
“巧了,我24岁。”贾禛摸了摸自己的秃头笑了起来,“不怕张兄弟笑话啊,我原来是地中海发型。没理发之前,有人说我像四、五十岁。剃了这个发型后,虽然依然没人看出我二十多岁,但不至于把我看得那么老了。”他自嘲地说道。
自黑是一门艺术,贾禛这是在用自嘲的方式拉近与张仲义的距离,同时也夸了对方一句年轻。
“来贾哥,那就为了你的光头喝一杯吧!”张仲义笑着说道。
“来啥?喝一杯?好吧!我舍命陪君子!”贾禛端起杯子来一口闷了下去。
这可是四两的杯子啊!
他除了早餐吃了点东西外这一天就没吃什么东西了,一杯烈酒下肚后胃里就像是烧着了火一样难受。
张仲义看着贾禛把一杯酒喝了下去后,才一口把杯中酒喝进去。
东北有句俗语:酒品见人品。
意思就是说能喝酒的人的人品不会太差。张仲义觉得贾禛这个人很豪爽、很够意思,所以决定与他深交。
“来贾哥吃点菜吧。”他把熏酱菜推给贾禛,然后又向服务员要了一瓶白酒来。
“晚上就少喝点吧,一人一斤喝完回去睡觉。”他提议道。
“好就按你说的来。”贾禛爽快地答应道。
两人边吃边聊很是投机,在聊天中贾禛得知张仲义是专门来东夷采购水果的,他们的公司规模很大、实力很雄厚,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要把山货卖到南庆去的决心。
“你什么时候回南庆啊?”贾禛试探性地问道。
他想知道张仲义什么时候能够离开这里,回到南庆去,如果可能的话,他想跟着张仲义一起去南庆看看。 “
明天,拉运水果的货车将来,我已妥善安排妥当,装毕即刻返程,预计夜晚可归家。”
“那你明日午时是否离开?”
“不离开,下午还要装几车,等所有车装完再走。”
“正好,我带了些林区特产,明天中午尝尝,都是应季的蘑菇,让你领略一番山林间的风味。”贾禛发出邀请。
“叔叔,真的特别美味,我爸爸从不骗人。”囡囡嘴里塞满了酱猪蹄,含糊不清地说着。
“哈哈,那便说定了,明日午时,我倒要尝尝这山货是什么美味。”
不多时,一盘白菜馅的饺子端上桌来,这便是所谓的饺子酒,越喝越有。
这个时代的饺子,面粉、肉馅、菜蔬皆为有机之物,没有任何科技与狠活。
贾禛夹起一只饺子,由于太热,急忙吹了几口气,一下子放在嘴里。
尝了一口,忍不住赞叹其美味,肉香与白菜的清新交织,这样的味道,在四十年后,根本吃不到了。
“哇,老爸,太好吃啦!”囡囡由衷地感叹。
“呵呵,那便多吃些,日后怕是没有这等口福了。”贾禛笑道。
张仲义误以为他们在林区难以吃到饺子,囡囡急忙插话:“我们前几天还吃了野猪馅的饺子呢,那才叫一个美味。”
“哦?如今野猪好猎吗?”张仲义来了兴趣。
“林子里野猪不少,但得碰运气,前几日我们碰到了一群,有公野猪领着几只母野猪和一群小猪崽,我们杀了一公一母,还捉了几只小猪崽。”贾禛解释道。
“我当时就在场,那只公野猪是我爸爸杀的,他可厉害了!”囡囡又开始夸赞起自己的父亲。
“贾老哥,你这么勇猛?”张仲义投来惊诧的目光。
“呵呵,只是凑巧罢了,等有机会,你来春市,我请你吃野猪肉。”
张仲义喜出望外:“那太好了,到时候你给我留个地址,过了十月,单位就开始筹备冬储物资了,我就去春市瞧瞧。”
“行,一会儿我把地址和电话留给你,到了春市,你去五营区五队找我。”
随后,两人的酒意渐浓,边吃边聊,直到十点多才缓缓回到招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