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冯凯声刚才所说的鬼屋,李凡高有点好奇的问道:“你们说的那鬼屋在哪个地方?我来过这里两次也没有听说过呢。”
冯凯声介绍道:“就在这山谷西边的山头上,有一个建筑物孤零零的耸立在山岭,我也只是在一些驴友论坛上听说过,那旅游攻略说,离这里大概要步行3个小时左右,刚才我还以为你是从那上面下来呢。”
李凡高随便找了个借口道:“我刚才是到山谷里面寻找合适野炊的地方,我们公司准备组织野炊活动。”
那岳连山为人豪爽,他也想与这位传说中的李大师亲近,便出言相邀道:“来此处怎能不去网红打卡点瞧瞧呢?李大师如果有时间,不妨和我们一起上去参观参观那鬼屋。听一些驴友说,上面经常有怪事发生,白天里也可以听到怪声,有趣得很。”
李凡高听了他们说那鬼屋经常有怪事发生,心里面不禁起了好奇之心。想了想便道:“这样也好,反正我们公司组织野营活动,我现在去勘察一番,到时也好对同事们解说一下。”
四人中其中一位女子叫黄小茹,是冯凯生的女朋友,另一位叫关秋水,是他们的同事。几人都是听说这里有网红打卡点,于是便一起休假,相约过来探险了。
晚上他们是不敢去探鬼屋的,但在大白天去探鬼屋,倒契合这四人既好奇,又胆小的性格。出言相约李凡高,除了想认识这位技术大拿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多一个人就壮一份胆。
李凡高跟在他们后面,再次往山谷的西面深处一起走。这几人沿着谷底小路向前走,花费的时间比李凡高一个人行走花费的时间要多上一倍。走到李凡高刚才处理保险柜那块空地,足足花了一个小时。
再往前走了20分钟左右,山谷的小路就变得越来越窄,碎石遍布,崎岖不平。
路越来越难走,人走在上面要小心保持平衡,这时手上的手杖就发挥了作用。
那冯凯声显然是做过攻略的,到了一个小路的拐角处,引导着大家折向北,离开了小山谷,向一个小山坡攀爬而上。
这小山坡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两旁长满了灌木,与其说是路,不如说是驴友走多了而留下来的痕迹罢了。
由山坡向北攀爬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几人坐在路边休息。
李凡高从背包里取出矿泉水和一些小吃分给冯凯声等几人,那关秋水看着李凡高像变魔法一样从那背包里掏出这些食物,不由好奇地问道:“李工,你这背包看上去不大,却想不到装了这么多东西,你这包是在哪买的?”
李凡高满口胡诌道:“那是我在新省旅游时,自己dIY做的。”
“哟,想不到李工不但是电力大师,还是包包设计大师呢。”关秋水满脸不信地说道。
大家都呵呵呵的笑了起来。
两个多小时的相处下来,李凡高得知岳连山是卓为集团公司管技术的副老总,冯凯声是他手下的得力干将。李凡高跟这些技术型的人员相处很是融洽,大家聊起光伏发电项目安装的事情,都有很多共同话题。
李凡高观察到几人对关秋水都很是尊重,心想那关秋水,在卓为公司可能也是身居高位之人,但别人不说,他也不好打听。
关秋水见凡高这么年轻,可是对技术上的见解非常深刻,说起技术理论那叫一个滔滔不绝。有些见解往往令公司的副老总岳连山也称赞不已,不由对李凡高多看了几眼,心想这人年纪轻轻,却是搞技术的一把好手。
休息了一会,几人继续赶路。爬过一个山丘,一条隐约可见的小路一直向北,先下了一个山坳,然后拐了两个弯,又行走了一个多小时,才攀爬到这附近山丘最高的一个山岭。
这山岭坐西朝东,站在山的西面向东远眺,视野一片开阔开阔,把周边的很大的一片区域都收在眼底,隔着李凡高来时的那个小山谷约有两三公里。
山岭的一个平坦之处,正矗立着一栋建筑物。
那是一栋小楼,坐落在一块平坦的空地上,石头砌成的墙,看上去这石楼有三层,高约十三四米。
这一块空地大概有两三百平米,平地周边长满了杂草,小楼占地大概有六七十平米左右。
这建筑物的背后和左右都长高大的松树,挡住照向石楼的阳光。石楼前面的空地对出三十米,就是一个斜坡,斜坡上也长了很多松树。由于斜坡高度的关系,这些松树没有遮挡这石楼向东面的视线。
5人爬上了斜坡,走到了这个石楼的空地,李凡高抬头望去,在早上的阳光照射之下,这幢建筑物显得孤单而骄傲,突兀地立在这山岭之上。
李凡高打开望气术,在他望气术的观察之下,这建筑物的四周弥漫着一种淡青色的电离子。呈淡青色电离子的元素有许多,铁元素就是其中的一种,但如此浓的淡青色电离子在这山岭聚集,这情况很少见,此地果然是有蹊跷。
李凡高在平地转了一圈,走到了边缘处,目光越过北面的松树,向北远眺。山丘的北面,一条蜿蜒的古道从北向南,离这建筑物约三四百米的地方穿越而过。
李凡高心中吐槽,这帮驴友的攻略可真是坑人,从这山丘的北面攀登,攀上这个山岭,估计不到一个小时便可到达这所谓的鬼屋,哪用得着从后面那小山谷徒步,行走这么多山路,花了3个多小时才来到这里。
估计那帮驴友制定的那条路线,闲得蛋疼,觉得这样制定徒步的路线既可以游览那山谷,又可以来这鬼屋探险。在他们看来,直接从北面登上这山岭,进入这石楼,那就没有徒步的乐趣了。
李凡高站在石楼墙下往上看去,这小楼有三层高,最高那层样子古怪。那窗户窄小,窗户的下方墙体都有几个拳头大小的孔洞。
关秋水仰头看着这建筑物,好奇地问道:“这栋小楼孤零零地建在这里,到底是谁建的,又有啥作用呢?”
冯凯声和岳连山均摇头表示不知道。
李凡高对却关秋水说道:“这种石楼在粤省倒是比较常见,名字叫碉楼。我曾去过粤省开平市,那里有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有1000多座这样的碉楼。这碉楼主要的作用是为了防土匪、观察敌情、抵御强盗。”他又指着北面的古道说道:“你们看,这里扼守着北边的那条古道,向东又可以一览无遗观察到大片的区域,正是防御和凭高观察的好地方。我估计这小楼以前是建来用于防止土匪,又或者是附近庄子的观察点,还可以放狼烟进行示警。”
冯凯声说道:“这附近好像没有庄子和村落呀,最近的村子离这也有十几公里。”
李凡高想了想,说道:“估计这附近以前可能有庄子,时间流逝,经济向外发展,可能就搬迁出去了。”
岳连山也抬头看着石楼,说道:“这石楼让我想起电视剧里面,小鬼子那种碉堡炮楼。”
李凡高又看了看石楼,说道:“也有这种可能。那小鬼子不是采取步步为营,村村相连的政策吗。在这交通要道设立炮楼,压缩游击队的生存空间,确实可以达到围剿的效果。”
那关秋水站在石楼的门口,对几人说道:“那我们还等啥?进去看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