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3章许大茂欲参军
清晨起床,许大茂端着脸盆到中院儿去洗漱。
昨天晚上他老娘唠叨了好一阵,催他赶快去街道办把工作落实了,生怕他去晚了,好工作被人家抢走了。
赶巧了,隔壁刘海中家的老大刘光奇也端着脸盆出来,迷迷糊糊的随口就说了声:“早啊,大茂哥,你的录取通知书快到了吧?你考的是哪所大学啊?”
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
许大茂郁闷的要死,要是考上大学还需要被老妈唠叨去找工作吗?
要是能考上大学,他家不早就放鞭炮摆升学宴了?
许大茂谁呀?
那可是砂锅煮鸭子肉烂嘴不烂的主儿!
随即他就说了一句,“我第一志报的愿清华,第二志愿报的北大,还没到发放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呢。”
刘光奇本来迷迷糊糊的,听到许大茂这句话,立刻就不迷糊了!
“大茂哥牛啊,清华北大那可是象牙塔的顶尖儿啊,等你接到录取通知书,咱们一定好好庆祝一下 !”
在许大茂看来这妥妥的是在将军呐,而且一下就把他将死了!
气得他一跺脚,转身就回去了,脸都不洗了。
刘光奇莫名其妙的看着许大茂的背影,挠挠头,感觉有点怪怪的。
二大妈在屋里把这个场景看在眼里,在心里心疼了许大茂一秒钟,同时为儿子骄傲了一分钟。
刘光奇这孩子虽然人情世故上有些不成熟,但是脑子聪明啊,去年考上了中专,两年后毕业那就有工作了,还是干部身份呢。
比许大茂考个高中强太多了,毕业了还得等街道分工作,工作好坏得靠命运!
……
严格意义上来讲许大茂的名字还是是何雨柱给他取的。
当年要不是他问了一句“这就是许大茂吧”,他还不一定叫什么名字呢?
能叫“大猫儿”的小名,大名叫个许龙或者许虎的才是正常的嘛。
何雨柱从小出名,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再加上“取名”之缘,许大茂对于何雨柱的心理那是~复杂的很。
除了羡慕嫉妒恨之外,还有仰慕与敬畏!
但是这些他都在心里掩饰的很好,偶尔和何雨柱见面的时候,他都会尽量表现出从容的态度,尽量平等对话,即使有敬语那也是老北平熟人之间的那份客气。
可见,许大茂在心里那也是有坚持的,也是有所骄傲的。
何雨柱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把许大茂的这种状态归结为剧情人物未被压制的固有心理优势。
相对来讲,院里的同龄人如贾东旭、刘光奇和闫解成他们,在心理上已经完全被何雨柱的伟岸形象完全碾压进了尘土里面了。
大学的期末考试都考完了,高考也早就结束了,许大茂肯定是考不上了,在家等待街道分配工作对于他内心的那份骄傲肯定是不搭配的。
隔壁刘光奇比他小两岁,考的中专两人学历算是同等的,但是就业前景却差很多!
人家虽然还没有毕业,但是两年以后人家就会由学校直接分配工作,还是干部编制,比许大茂可强多了。
许大茂是什么人呐?
在同龄人里何雨柱那是天才,是神童,他不敢比。但是刘光奇算什么呀?
许大茂绝对不允许他心里的骄傲被一个无名小卒碾压!
既然街道办分配的工作超不过刘光奇,那就换一条赛道。
参军!
许大茂想到了跟当干部同样光荣的参军入伍。
其实在这个年代,以许大茂高中毕业的学历想要参军很容易,到部队之后也是肯定是重点培养对象。
不过呢,华夏从来都是人情社会,即使是同样的东西,人们也会认为托人情求来的才是好的,正常得来的就就会被人们认为是挑剩下的,是不好的。
人们这样想也不是完全错误的,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有人求到自己,那也得给人挑个好的不是?
将心比心嘛!
许大茂从来不甘于人后,当兵这件事儿也是一样的。
他能想到的,有能力帮助他的也就是何雨柱了。
于是许大茂就跟他父母商量,要给何雨柱送点礼请他帮忙说一声去当兵。
许母听了以后,立刻就出声反对:“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大猫儿你可不能有这想法啊!”
许父倒是没着急发表意见,他想看看许大茂是一时兴起心血来潮,还是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
许大茂主意已定,态度很坚决!
“何雨柱就是当兵之后当大官的,人家不是好男啊?”
一提到何雨柱许父就明白了许大茂的打算。
徐母不明就里,还在跟许大掰扯:“大猫儿啊要不能跟人家比,人家解放前就闹革命了,听说还杀过小鬼子,人家学问高资格老,那才能当大干部的。
咱还是等街道安排工作,或者跟你爸学放电影不也挺好的吗?”
“娘,想有大出息就得去当兵,别无他法!”
许母见许大茂不听劝,赶紧拉着许父来一同劝说。
“孩儿他爹你赶紧劝劝大猫儿啊。”
许父对于许大茂的前途早就有所思量,参军也在其考虑范围之内,虽然不是第一位的,但是也非常靠前。
而且,许伍德这些年一直跟何大清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讨个人情应该还是可以的。
“我再考虑考虑,遇大事不可操之过急!”
“嗯,爹,我听你的,但是我的想法也很坚决!”
“孩他爹,你是不是傻了?”
“你不懂,做饭去,吃完早饭还要去上班呢,这件事儿得仔细考虑。”
许伍德心思缜密,从来都是谋定而后动,在大院里连易中海都佩服他。
这也是在娄半城身边待时间长了,锻炼出来的。
四合院里没有秘密,你上午放个屁,下午人家就知道你早饭吃的是什么菜。
也不知道是谁听了许大茂和刘光奇的一两句谈话,就把许大茂要考北大清华的消息传了出去。
同时传出来的还有许大茂考不上大学去当兵的消息。
一时之间,两种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四合院儿,并且衍生出各种版本儿,大大的丰富了95号院群众的业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