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号院的两口井都很给力,尤其是那口甜水井,不仅能满足日常家用,还能用来浇地。
就算把这前后院儿两亩来地全部浇一个遍,井中的水还是不会枯竭。
这要是放在古代或者民国时期,就凭这口甜水井,何家就可以不用出去工作了,完全可以凭借卖水的钱过悠闲的生活!
而且都不用远走,就南锣鼓巷附近这几个胡同贩卖就够了。
而那口苦水井也有它的用处。
或许是因为井深的原因,这口井的水温度很低,夏天可以在井水里泡一些西瓜,或者是给篮子栓条绳子,装些菜肉放下去,当做天然冰箱使用,能保持相当长时间的新鲜。
何雨柱下班之后,来到苦水井边上,打开井盖,抓着一根麻绳儿开始往上提,直到一个竹筐快露出井面,何雨柱用脚踩住麻绳儿,然后从竹筐里拿出一个冰冰凉凉的西瓜放在井台边上,又把竹楼放了回去。
何雨柱来到井边时,何老四和郑承岐就跑过来了。
“哥,娘说立秋之后不能吃西瓜了!”
“嗯!娘说的对,听娘的话,你去吃苹果、梨去,后院枣树上金丝枣也熟了,去吧!去吧!”
在那个时代西瓜多为露天种植,立秋后自然成熟的西瓜减少,口感变差,糖分下降、纤维变粗,因此形成“过季不食”的习俗。
而且,立秋后天气转凉,传统中医认为西瓜性寒,此时食用可能加重体内寒气,尤其对脾胃虚寒者不利。
何雨柱怎么能不知道呢?
不过他的体质偏热,身体素质也异于常人,吃西瓜有清热的作用。
其实,像何雨龙和郑承岐这样的小伙子,少量使用一点问题也没有。
而且何雨柱拿出来的是麒麟瓜,别看个头小,口感一流,甜度一流。
不过何雨柱没给他们讲道理,就逗他们玩。
看小徒弟笑嘻嘻的站在边上不走,他就知道了,这两个小家伙想吃,也知道其中的道理。
“哥,我觉得你是大夫,跟着你的步伐一定错不了!”
“师父,我们俩少吃,一人两牙就够了!”
何雨柱想起馋嘴的老五,有些为难,“嗯,给你们吃没关系,可是老五看了馋怎么办?”
何老四大大咧咧的说道:“嗨!这个简单,我去给她洗两个苹果再给她摘一把枣子,等她吃完了我们再吃!”
“你呀,这点心眼全用这了!”
何雨柱听了一笑,点着他的脑袋笑骂了一句,然后对着徒弟问道:
“承岐,你有什么办法?”
郑承岐好像是想起了什么,“雨珑师姑上次吃完西瓜,腹泻之后就说了,她再也不吃西瓜了!”
“什么师姑不师姑的,你管我叫哥管老五叫妹就可以了!
而且我跟你说过很多次,女人的话不能听,不能信,听我的,你去摘枣子我去洗苹果。”
何老四就是这样豪气,大大咧咧地,从来不在意小节。
何雨柱也不管,他们之间怎么相处是他们的事儿,没有重大问题不掺乎!
前院儿还有一块儿空地儿,收完玉米平整之后准备种些秋菜。
白菜萝卜胡萝卜之前已经种了,这片地何雨柱打算种些蒜苗、菠菜和油麦菜,边边角角的外种些香菜。
何家人没人讨厌香菜,所以何雨柱每年都要种好多,但是又不用占据整块儿的地方,边边角角的有地方就能种!
香菜,北平天津一带又叫芫荽,何雨柱很喜欢吃,它喜冷凉,9月播种,生长较慢,但是香味要比春季种的更浓。
香菜除了吃新鲜的以外,还可以吃干菜。
多出来的香菜,采摘之后还可以清洗干净,控干水分,然后编成辫子晒干。
干香菜虽然失去了新鲜香菜的脆嫩口感,但香味浓缩,适合用于调味、增香。
在中医理论中,香菜(芫荽)虽为寻常蔬菜,却因其独特的“药食同源”特性而占有特殊地位。
中医认为,香菜(芫荽)性味辛温,归肺、胃经,具有发散透疹、开胃消食、醒脾和中、解毒调味等功效。
吃完西瓜以后,何雨柱带着何老四和徒弟一起种菜,边种边给他们讲解。
不求他们记住什么,就是告诉他们世事洞明皆学问!
啪!啪!啪!
“你可真行,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农业大学的教授呢!”
郑筱兰今天难得按时下班,跟着奶娘一起做晚饭,刚接了一通电话,过来跟何雨柱说说。
听到了何雨柱边种地边讲解,郑筱兰就调侃了一句。
“你还别说,中医跟农业还真的是分不开,而且越往后越分不开,将来大部分中药都得靠人工种植,什么时候得建议农业大学开设中草药种植课程。”
“嗯,说着说着你还膨胀了,大姨夫来电话了,请你明天到他家去做客。
到时候你跟你大姨好好建议建议,没准儿农业大学就开你说的那个中草药种植课程了!”
“李教授?我正想找机会去一趟呢,他说没说找我什么事儿?”
“没说,不过他好像很高兴你回归医疗和教育事业,连说了三个好。
后天是周末,我们中午过去,我接了个活,估计要贪晚了!”
“把不需要对我保密的交给我来翻译,咱们还是早点去,没准那天下午我还有别的事儿呢!”
何雨柱想的是要是能问出赵刚的信息,当天下午就可以去拜访一下 ,熟悉熟悉,认认门,踩踩点。
郑筱兰听说何雨柱能帮她分担工作,自然高兴,而且她也想跟李卉去逛逛街,早点去自然就有时间。
“哥,你们周末都出去了,那街道上炼钢炉那里谁去啊?总不会又让我们哥儿俩去吧?熏满脸黑,呛一肚子烟,炼一堆豆腐渣钢!我们都懒得去了!”
“小屁孩儿哪来那么多牢骚?
你不是学了数学和物知识吗,你要是能想出办法来,帮助街道生产出合格的钢来,那才叫本事呢!”
“我又没学过钢铁冶炼,要不哥你给我点钱我去买些关于炼钢的书?
对了你那本《钢铁是怎么炼成的》是不是炼钢的书?”
郑承岐替何雨柱回答道:“不是,我看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成长历程,展现了他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如何锤炼出坚强的意志和信念。”
何雨柱对于郑承岐看杂书并不反对。
因为这孩子本身学校的学习和中医的学习都很努力,成绩又非常好,所以何雨柱对他的管理是比较松散的。
就是让他处于半散养状态,目前来讲效果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