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说你就很好,只是你这肚子总是没动静,不然这妃位早就是你的了。”宁皇后又道。
“是啊,都是妾身不争气。”周芊芊声音弱弱的低下头,可那目光却并非从前的自卑,而是冰冷的。
这太子妃的位置她要定了。
这一日起整个后宫由皇后带着祈福,前朝随圣驾而来的官员命妇们也都纷纷表心意,在后宅设起了香案,斋戒祈福。
沈璃作为朝廷命官除了上折子请安之外,也不能免俗的设了香案,烧香之后看着母亲准备的一桌子素菜犯了难。
她这才意识到刘玥给周芊芊的消息很正确,自己还真是不喜欢吃素。
这算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吗?
“小姐,要么让后厨偷偷做一些?”芍药看着自家小姐犯难,便跟着出主意。
“那厨子岂不是知道我偷吃了,传出去都是我的把柄。”沈璃微微叹了口气:“还是多给我拿几个馒头吧。”
“苦了小姐了,那郑贵妃病了就找太医嘛,祈福能顶什么用。”芍药低声抱怨。
“可能有些病太医治不好吧,不要妄议贵人,等下我爹来了。”沈璃提醒。
芍药连忙住了口,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四处张望,生怕老爷听到了。
这顿饭只有沈自在端端正正的吃,萧百灵带着两个女儿都是面有菜色,一脸的生无可恋。
沈自在知道夫人和小女儿是喜怒都会呈现在脸上的性格,但大女儿从前可不是挑食的人,怎么如今也闷闷不乐了?
“姐姐观天象的本领真的厉害,选妃一事果真便搁置了。”沈悦愈发崇拜自家姐姐了。
好像就没有什么是姐姐不会的。
沈自在疑惑的看着沈璃:“璃儿,你是不是做了什么?”
“爹,您觉得我是能操纵贵妃还是钦天监?”沈璃摊摊手。
沈自在想了想摇头,这看起来的确像是巧合,但他就是觉得女儿未必没有这个能影响他们的能量。
“爹,姐姐都说是看天象看到的了。”沈悦帮着解释一句而后看向沈璃:“姐姐,你再看看我们什么时候能吃肉呗?”
“……”沈璃一时间没想好怎么圆。
她也想知道什么时候能吃肉。
“你这孩子不懂事呢。”萧百灵打断她,一本正经的道:“天象是天机只会显示大事,不要用小事去烦你姐。”
沈悦受教的点头:“娘亲说的有道理。”
沈璃低下头吃青菜,心虚令她沉默了不少。
早知道就不吹牛了。
用过晚饭后两姐妹在母亲屋里坐了会儿才各自回到自己的院子,因为顾长安不在所以沈璃一般休息的很早,准备看会儿书就睡了。
书也是读过的,看着没什么趣味,沈璃有些想念顾长安了,也好几日没见不知他政令推行的是否顺利。
“小姐,我听小厮说姑爷来了,现在去主院给老爷夫人请安呢。”芍药进来报信。
沈璃闻言眼前一亮,这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正想着呢,人就到了。
没等多久便听院中丫头行礼,随即顾长安进了门,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口箱子,被小厮放在了外间。
“夫君。”沈璃下了榻去抱他。
顾长安将人揽在怀里,原本颇为严肃的眉眼间此时便只有笑意了。
“夫君你总算来了,我可想你了。”沈璃毫不吝啬自己的情意,并问:“你可想我了?”
“每日都想。”顾长安低头用鼻尖蹭了蹭她的。
两人腻歪的时候,连翘和芍药将箱子搬进内室,想来是带来的衣物,便要打开整理。
“门窗可关好了?”顾长安问。
很显然没有,但两个丫头听到这话都很默契的去关好了,回来再打开都愣了愣。
只见里面整整齐齐的摆了四个食盒。
沈璃看见这个眼睛更亮了。
“阿璃吃素想来吃不饱,我让人从酒楼秘密买了些送来,不会有人知道的。”顾长安摸着她的头道。
可不能给他的阿璃饿坏了。
“多谢夫君,一起吃吧,我是真的没吃饱。”沈璃激动的在他脸上亲了下,随即组织两个丫头打开食盒。
顾长安摸了摸脸,偷偷笑了下。
沈璃总算将自己的肚子填饱了,洗漱后躺在床上才问:“夫君是特地来给我送吃食的?”
“嗯。”顾长安应声。
“夫君公务繁忙,政令推行又在紧要关头,夫君身上担着的是家国大事,就不要因为这点小事分心了。”沈璃心疼地看他:“平常都睡不好吧?”
她深知顾长安心性,不会因为来看她而耽搁政事,他会牺牲休息时间将之处理妥当。
到头来苦的还是他自己。
“阿璃的事才是大事,怎能不顾。”顾长安将她的小手握在掌心:“政务虽多但事事有头绪,只要逐一处理就好了,不复杂的。”
“也就只有你会这么说,换个人来还不知要怎么愁呢。”沈璃感慨。
“不妨事。”顾长安声音从容中透着慵懒。
“不说了,夫君睡吧。”沈璃轻声道。
一想到他明日要早早起床便只想让他多休息一会儿。
“嗯。”顾长安应了一声,抱着她很快便睡着了。
沈璃心疼的看着他,推行新政何其艰难,偏偏没什么人有能力帮他甚至还有很多人在拖他的后腿。
唯一比上一世好的是她回来了,她记得上一世改革所走过的岔路,她早在之前便写过策论给他,也能避免顾长安少走些弯路。
这样一来,总能快一些完成这项壮举。
第二日一早沈璃醒来的时候顾长安已经离开了,她在床上翻滚了一下,难过的哼哼:“我自己的男人被朝政拐着跑,还有天理吗?”
如果和她抢顾长安的是女人就很容易解决,打不死算她命大,但涉及到家国大事,她还真就不能那么不懂事。
能帮忙的地方本就有限,就不要拖着顾长安的后腿了。
相比于顾长安的忙碌翰林院的差事实在清闲的让沈璃觉得自己是朝廷的蛀虫,每天吃公粮却没什么要做的。
每天整理和抄写本朝实录,查看翰林院存档,学倒是没少学,但看卷宗对她来说实在是再容易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