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将明朝旧臣连番压榨,前后两次,榨出白银四千余万两。
这些银子种类繁多,大都是明朝的官银元宝,还有不少的银冬瓜、银饼,就是南方的龙币银元,也不在少数。
与明朝国库相比,可谓天壤之别。
四千万两银子堆积如山,数目之大触目惊心。
总其崇祯一朝,十七年收上来的税银,也没有这么多。
整个明朝穷,也只是穷在朝廷,穷在崇祯一个人身上。
这么多银子,又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
那些官老爷,又干了多少,伤天害理的事。
欣喜过后,李自成又极为愤怒。又或许是贪心使然,大顺军又开始新一轮压榨。
除了继续压榨官吏,李自成又故技重施。让北京城的百姓,必须交出崇祯皇帝。
普通百姓、商贩、有钱人家,甚至大户豪门,都没能幸免于难。
大顺军将整个北京城洗劫一空。
北京城,不愧是明朝的政治中心。就单单白银一项,足有八千万两之多。
其他的精美瓷器、名人字画等,根本无法计算。在这个乱世,这些奢侈品,也失去应有的价值。更是损毁无数……
官吏被拷打的脱层皮。大多官员的贪得无厌。
让许多明朝的清流,翰林院任职的穷书生们,也遭受无妄之灾。
他们本就囊中羞涩,根本拿不出钱来。只是田见秀哪会相信,将这些官员拷打致死。
富贾商人变得一无所有,普通百姓连生活都成了问题。
上到明朝的皇亲勋贵,下到豪门大户、平头百姓,也都成为一种人,吃不上饭的穷人……
最后还是一个百姓,发现了崇祯,才平息这场祸乱。
此时的“崇祯”,身体发臭、面目全非。
指认崇祯的现场,也很是草率。
只凭一个面目全非的人,身穿皇家的衣服,外加一个同样面目全非的阉人。
这两人是不是崇祯和王承恩,现在已经不重要了。
李自成的目的也很是简单,就是告诉世人崇祯已经死了,最起码是名誉上的死了……
如何殓葬崇祯?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也是极为考验智慧。
毕竟崇祯曾是一国之君,也关乎天下百姓的归心。
然而李自成却满不在乎,虽拥有亿万财富。他也只有一个出发点——省钱。
现在拥有亿万财富,李自成仅拿出二两银子。
命太监买了一副棺材,又用土块当枕头,就收敛了“崇祯”。
一国之主下场是如此凄凉。
曾经的文武百官,现在的明朝旧臣,现在才想起崇祯的好。看了纷纷掩面哭泣,但谁也不敢前去凭吊。
百姓无不为之动容,想念曾经的明朝,想念那个无能的崇祯……
加上横行的鼠疫,整个北京城极为的压抑,到处弥漫着哀伤……
唯独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里,一个人的心情最好。
这人历经众人背叛,从一个富有天下的君王,到最后被逼的用腰带殉国。
这人就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
不知何时,朱由检想加商税,却被百官阻挠。更是扬言,崇祯此举是与民争利。
直到现在崇祯才明白,这个所谓与民争利,只是动了天下士人的蛋糕。
若是百官可以捐出些银子,何至于朱由检无兵可调。百官哭穷历历在目,现在想起来,让李自成倍感恶心……
此时的朱由检,本以为最痛恨的是李自成。
李自成是他的宿敌,也覆灭了他的明王朝。
直到现在朱由检才发现,他最恨的不是李自成,反而还有些感激他。
是李自让他看到,一众大臣丑恶的嘴脸。
看到背叛自己的人,遭到该有的报复。朱由检心里,隐隐有些快感……
王成布局北京,已有几年的时间。
就是皇宫内部,也有不少宫女、太监,成为警备司的情报人员。
在年初。王成让行动处的凌峰,前往北京城待命。
熟悉这段历史的王成,让凌风在北京城破的时候,救出崇祯一家老小。
尽管听了王成的交代,凌风还是准备不足。
任谁不会想到,坚固的北京城。不是被大顺军攻破,反而从内部瓦解,只是两日就被李自成占领。
仓促间。
皇宫的情报人员,救下将要自尽的周皇后。朱由检砍杀他的家眷后,同样救下晕倒的,长平公主朱媺娖。
又在北京城里,救下了走散的定王。
这也是,凌风能发挥的极限。
只是在混乱中,却不知崇祯的踪迹。
还是凌风想到,临走时王成的交代:朱由检最后会到,一个歪脖子树下,了解自己的一生。
在王成的印象里,歪脖子树很出名,只是他忘记时间顺序。歪脖子树是因,朱由检在上面吊死,才被后来人记住。
好在朱由检命不该绝,皇宫的一个太监,知道歪脖子树在哪。
朱由检在歪脖子树上,已然昏迷的时候。
凌风带着人赶了过来,又将朱由检救到秘密据点,和周皇后等人相聚……
大难不死,或者是死过一次,又或者是放下一切。
醒来的朱由检,他如同一个旁观者,洞悉着北京城的一切。
身为一国皇帝,朱由检也有深深的无力感。
改变不了什么,也就任由事情的发生。
两个儿子被大顺军处死。
曾经忠于他的百官,也投靠了大顺军……
唯独皇亲李国祯,不满李自成,又改变不了眼前的局势。
李国祯与夫人,在家中自缢殉国,这让朱由检略感欣慰……
救下朱由检一家,凌风本打算出北京,再由天津坐船,尽快回到南都。
只是大顺军,封闭了北京城。
凌风也只有耐着性子,和朱由检一起,看着北京城上演的大戏。
死过一次的朱由检,不再眉头紧皱,仿佛是换一个人。又或者是什么都看开了,又回到信王时的模样。
闲暇时,朱由检会和周皇后说笑,述说着夫妻之情。又会和朱媺娖谈天说地,享受着难得的天伦。
有时朱由检也会,询问凌风南方的情况。
面对朱由检,凌风没有敬畏也没有蔑视,就像是一个平凡的明人对待。
对于朱由检的询问,凌风也是知无不答言无不尽……
活着的崇祯看在眼里,心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