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逢新年精神爽。
别人爽不爽曹操不知道。
反正这个新年,他真的是爽歪歪了,爽得走路都得扶着墙根走。
足足十几块田啊!
在新年的这几天,他是哪块田都不能落下。
你不耕试试,说不定转头就被别人耕了。
新年伊始,各衙司还没正式上班。
曹操除了陪家人,就是去就近几个重要地方视察慰问,如城外军队大营、首山秘密基地、大汉书院、大汉医学院、孤儿院等等。
目前,城外大营仅剩下夏侯惇第六营的五万兵马,以及许褚率领的近卫军两万兵马驻扎,专司拱卫曹操大本营兖州的安全。
其余六大营兵马则分布在各州郡。
首山秘密基地,则由典韦率领的战龙营驻守。
经过大半年的发展,战龙营的特种士兵已经扩充到了三千人,均是从各大营中挑选的精锐。
随便拉一个出来,都能以一敌百。
典韦本来还打算放低标准,继续扩招至万人,但被曹操叫停。
曹操告诉他,兵贵精,而不在多。
目前,首山秘密基地的各种工匠,规模已经达万人,专司负责打造各种军械物资,如唐制陌刀、骑兵三件套,新一代薄钢铠甲,连发直臂短弩、炸药包、地雷等等。
技术总负责人公输御,现在几乎把公输家族全部都掏空了,连一些略懂机关术的妇人都没放过。
迄今为止,公输御麾下总领武器类、民用类、尖端技术类,三大类的科技研发。
这三大类,又分为十五小类,各种技术研发人员接近千人。
曹昂为首山基地总管,掌一切财政、人员任免、生杀大权。
如此重要的地方,曹操也只有相信自己的好大儿。
大汉书院的建造,已经接近了尾声。
预计新一年的三月份,正式开院教学。
由于曹操提倡取百家之长,并没有独尊儒术。
故而,各学派的竞争十分厉害,导致招生效果极为火爆。
截止到现在,已经招收了各学派、各学科的学生两万多人。
在这个还是战乱频仍的年代,这种规模的书院,实属极为罕见了。
要知道,东汉最繁荣昌盛时期,太学院的太学生,也不过才三万人而已。
大汉书院的首任院长,为当代大儒郑玄。
而副院长,则是蔡邕与宋忠。
本来,论学术水平的话,蔡邕有资格当首任院长。
但他曾经屈从为董卓效力的事情,始终被人诟病。
要不是曹操力推,蔡邕最多只能当一普通教习。
大汉医学院的首任院长,为当代名医华佗。
副院长为张仲景和董奉。
大汉医学院的建造,因为华佗的力主从简,不到半年时间,就全部建设完成了。
去年地的冬月,已经举行了开院典礼。
当时,曹操还在豫州对付袁术,没有赶得上这场典礼盛事,让刘协好好出了一回风头。
刘协一激动,表示要抽空来医学院教书。
华佗听后直接懵了!
你堂堂一国之君,来医学院教书算哪门子事。
华佗毫不犹豫拒绝了刘协的疯批想法。
但是,刘协还不死心,坚持要跟华佗在医术方面探讨一下。
最终,刘协的精湛医术,以及博学药理知识,深深折服了华佗。
华佗没办法,只好找荀彧商量。
可对于这件事,荀彧也不敢轻易拿主意啊。
要知道,曹操可是下了严令,刘协不能离开许都城半步。
可大汉医学院就在许都城外。
结果,这件事一直拖到了曹操凯旋回来。
当荀彧向曹操汇报此事后,曹操也感觉有意思。
最后,他同意刘协可以去大汉医学院教书。
为了体面,还给他授予了一个名誉院长的职位。
从这天起,只要没有朝会,刘协就基本待在大汉医学院。
其出行安全方面,则由羽林卫统领许定全程陪同负责。
既是保护,也是监督。
曹操可是知道,那些汉室老臣们,时时刻刻想把刘协给拐出许都。
因此,满宠都不知道杀了多少人。
大汉医学院的一万学子中,有一道十分特别的风景。
其中,有三分之一女学生。
这可把那些酸儒们给激动坏了,天天骂华佗这些郎中们有伤风化,不应该让女子抛头露面,终日跟男子们搅混在一起。
最后还是丁夫人出面,狠狠骂了一顿那些酸儒,说看不惯就滚出许都。
这些人才不得不偃旗息鼓。
没办法啊!
他们深知,在小事上得罪了曹操,可能会被骂一顿。
可一旦得罪丁夫人,哪怕是小事,曹操搞不好会直接杀人。
果不其然,曹操回来后,也公开支持此事,为丁夫人站台。
孤儿院方面,在丁夫人的指挥下,许都城第一所孤儿院已初步建成,颇具规模。
目前,已有一百五十余名孩子被收容至此,且孤儿院仍在持续搜寻,并接纳更多孤苦孩童。
负责照顾孩子们生活起居的男女司养均已到位,按照每五个孩子,配备一名司养的标准安排。
负责教导孩子们知识与道理的教习先生也已全部找齐。
丁夫人为了给孩子们请到最好的教习先生,亲自前往大汉书院,拜访院长郑玄。
郑玄听闻是要教导孤儿,深感责任重大,当即安排自己的弟子们承担起这份重任。
然而,郑玄的一片好心,却遭到了其他一些学派学首们的误解。
他们声称,教导孤儿本是大仁大义的善事,是每一位饱读诗书之人,责无旁贷的事情。
可郑玄却将这份荣耀与行善的机会,全都给了自己的弟子。
在他们看来,这无疑是徇私舞弊的行为,是想再次独尊儒学。
郑玄听到这些话,感觉天都塌了。
天地良心啊!
他自问一生光明磊落,从未做过任何一件有损德行之事。
但没想到,自己不过是本着不想麻烦其他人的好心,却换来这般误解。
郑玄没了办法,只好重新跟各学派学首们商议。
最终,这些人一致决定,有关孤儿院教习的安排,将由大汉书院成绩最为优异的前二十名学生,按照既定的顺序轮流担任。
如此一来,既能让孩子们接受到顶尖学子的教导,也给书院的优秀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与践行仁爱之心的机会。
除此之外,对于日后其他郡县陆续规划兴建的孤儿院,大汉书院主动扛起了责任,承诺会全面负责教习先生的安排调配工作。
他们还别出心裁地计划,把每届毕业学子在最后一年原本的游学活动,改为前往各地孤儿院担任教习。
曹操得知此事的来龙去脉后,表示十分赞同。
他认为,这不仅是对孤儿的善举,更是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妙策。
这些优秀学子在教导孤儿的过程中,能更深刻理解民间疾苦,培养悲悯情怀与责任感。
待他们日后踏入朝堂或各行各业,定能以仁心为怀,施展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