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她真不知道,每天的银子都是儿媳妇过手,买货卖货,别说不知道家里有多少银子,甚至每样东西到底能挣多少她都不清楚。
“娘,我们手里现在有差不多一百四十两。”
“这么多?”苏氏的瞌睡虫跑了,脑子和心都是火热火热的。
她敢说,村里绝对没一个家里能一次拿出那么多银子,就是王家也不能。
“嗯,娘,这笔银子,你想咋花?”
苏氏傻眼,她能想到的就是买只鸡,打两斤肉,再进一步,就是做件新衣裳,除了这些,还能咋花?
“娘,我们年后买哥铺子怎么样?到时候进城就不需要摆摊,直接在自己铺子里干活。”
苏氏从没想过买铺子的事,不是,她从来没想过她还能买铺子。惊喜来的太突然,家里一下子成了富户,让她有些不知所措。
“买铺子?镇上的铺子贵不贵,咱们家的银子够吗?”
“按理说够,不够也没事,过完中秋又能继续挣银子,镇上毕竟不是县城,应该不会那么贵吧,咱们又不是买大酒楼。”
“如果银子够就买,下雨天最起码还能有个躲雨的地方,你和风子看着办就好。”
夏天,小宁和风子,好几次下雨,回家都湿透的样子,每回想起她都心疼的很。
“行,过完年风子先去看看,有合适的我们在一起去看。”
“好,好!”苏氏现在是一点都不困,只觉得身心舒畅,心情极好。
“娘,我想过完年送小安去学堂念书,娘觉得如何?”
“出去念书,小安会不会被人欺负?而且那孩子,一直怕出门,要不,还是算了吧。”
方小宁:……
她还想在坚持一下,“那过完年问问小安的意思,行不?我是打算让铁柱,狗蛋都去,如果大勇年后过来,也去,四个孩子一起,总不能让小安被人欺负了。娘,小安不小了,还是得出去见识见识,将来他也是要成亲当家的。”
宋风也劝道:“娘,小安不能在家待一辈子。”
苏氏沉默不语,她是养不了小儿子一辈子,也不能让风子和小宁养他一辈子,毕竟以后,他娶亲生子,总不能一大家子都吸老大一家的血吧。当家的就被宋老大吸了一辈子,她不能再让大儿子步他爹的后尘。
“成,年后问问小安的意思,他点头就送他过去。”
三更天。
宋风去厨房接灶。
“娘,你赶紧去躺会,明天还不知道家里会来多少人。”
“成,你也眯会。”苏氏捂着嘴,打着哈欠,回屋睡觉。
方小宁也是,她是孕妇,本就嗜睡,早就困的不行了。她睡着后,宋风才接好灶,回了屋,和衣躺下。
…………………………
宋家老宅。
没等到宋风,也没看到大儿子带东西回来,宋老爷子的心情属实不太好。
狼崽子,心狠的很,和他那个没用的爹,完全没得比。
“爹,你不知道,宋风就把我拦在门口,连院子都没让我进,说啥,三十本该一家人过,就不念打扰咱们了。”
老爷子的脸色又难看了几分。
宋老大假装没看到,再接再厉,“您是不知道,他们家,门口都挂着红灯笼,我在门口,看到院子里也挂了好些,布置的可喜庆了。还有,在门口我就闻到他家厨房传出来的香味,炖肉的香味,也没说让我带点给您尝尝。”
宋老大的鼻子一直很灵,别人家炖个肉,隔几个院子,他都能闻到,小时候,老爹老打趣,说他长了个狗鼻子。
他敢打包票,他闻到的是炖鸡的香味,还混杂了猪肉香。
“行啦,不来就不来吧,开饭。”
他们家生活一直不差,宋老头对吃的,还算舍得。他一直想的很开,不吃不喝,留给子孙,有啥用?最起码,他自己得吃好喝好。
炒鸡,酸菜炖大白肉,萝卜炒肉,饺子,粘豆包,焖干豆角。
也足足有六个菜,分成两桌。爷们一桌,女人孩子一桌。肉眼可见的,主桌的菜比孩子桌分量多的多。
宋老爷子看着菜,“辛苦老大,老二家的了,大家吃吧。”
他动筷后,其他人才端起饭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