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吗,老小孩一个!
方小宁真的搞不懂了,他爹怎么一把年纪,还能这么跳脱。一般这样没心没肺的人,都是蛮长寿的。
“风哥,你明天看着点我家里人,爹不是个有分寸的,人又多,我怕挤丢了。”
“放心吧,手牵着手,丢不掉。”
方小宁还是不放心,以前这种大活动,踩踏走丢的还少吗?
“你看着点,如果人真的太多,人挤人的话,立刻带他们回来,别管我爹,赶紧回家。”
一般般的热闹可以凑,大热闹,还是少掺和的好。
宋风不知道她到底紧张什么,不过还是点头,“我知道了。”
元宵节。
一大早,方有财就换上自己最体面的衣裳,身板挺得笔直。
赵氏无奈的看着他,“你给我换衣裳,还要包元宵,还要收拾家里,你现在穿成这样是干嘛?打算都丢我一个人干?”
方有财转身换衣裳。
今天是个好日子,不能吵,不能吵,吵一架说不定就把灯会给吵黄了。闺女跟他娘一心,不亲他。
到了下午,一家人吃了元宵,歇息了会,宋风驾着骡车,“爹,娘,现在就走吗?”
“走走走,都啥时辰了,村里好多人都已经去了。”方有财急哄哄的带着儿子们上车。
今日,不光他们家,村里也好多人家都去了镇上凑热闹。毕竟现在是农闲时候,又听说今年的灯会的灯是府城运来的,是他们没见过的,各个都想去看个稀罕。
到了镇门口,宋风看着四面八方涌进城的百姓,这人,好像有些多啊!
“爹,娘,你们看,城门口就如此拥挤,里面肯定人更多。”
方有财看傻子一样看他,“今天元宵,有灯会,人多不正常?再说,就是人多才热闹,越多越好!”
到地方了,他想赶紧找地方停好车,出去溜达溜达。女婿这是在磨叽啥?
宋风为难的看着老丈人,“爹,小宁说,如果人多,叫我带你们立马回家。”
啥?来都来了,啥都没开始就要回去?闺女脑子坏掉了?
闺女的提醒,赵氏立马清醒,“小宁咋说的?”
“她说人多必定拥挤,到时候人挤人,很容易走散,出事,我看门口就这么多人,你们看,还有人陆续赶过来,想必看灯会的街现在必定人很多。”
这理由岳母会不会觉得很扯?她不同意,他真拦不住。
赵氏看了会城门口,“孩他娘,别听闺女瞎扯,咱三个大人,还能看不住俩孩子,再说铁柱都这么大了。”
“他爹,闺女肯定有她的道理,这么多人,我瞅着也有点心慌,大过节的,咱们回家,煮元宵吃!家里不是还有两斤肉,咱们炖了吃。”
再香的肉也无法阻挡他悸动的心。
“风子,咱们回去吧。”
宋风一挥鞭子,骡子朝着来时路前进。
爷仨沮丧的靠在车背上,早知道是这样,还不如腿着来。来时多开心,现在就有多难受。他最近又得罪闺女了?该不会是故意整他的吧?
可是,再咋样她也不会逗她娘和弟弟。所以,这灯会真的不能看?
为啥?
回到方家,看岳父不愉的脸色,宋风也不敢多逗留,水都没喝就急着回家。
“你摆啥脸色?不知道闺女在人家家里过日子?”
“我哪有摆脸色,笑我又不是卖笑的,对着谁都咧嘴。”
赵氏知道他们都不高兴,“别挂着脸子了,咱们包点元宵,炖肉,家里还有点酒,晚上陪你喝一盅。”
方有财心里有些得意,看吧看吧,他还是一家之主,稍微有点不高兴,这娘们就急着讨好他,还要陪他喝酒。算了,给她点面子,今年不去明年去,反正年年都有,有啥好可惜的。
“闺女给的麻叶子也给我整一盘,配酒。”
“成!”
“铁柱,狗蛋,去屋里烤火,拿零嘴吃,别吃太多,一会还有好吃的。”
一个两个的都是祖宗,她只能哄着。
苏氏看到儿子,“你怎么回来了?你不会人送到就回来了吧?亲家看完花灯咋回来?”这个缺心眼的,不会让人腿着回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