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笔记本立起来,面向大家:“不如全称就叫做中华东方国韵药妆厂。”
但凡直接叫华国药妆厂,对华国怀有恶意、反向思维的外商未必愿意买账,且华国东方国韵听起来看起来都更加大气顺口。
“华国东方国韵,不仅点明主题,念起来有一种口齿留香的感觉,我同意。”毛翠兰首先投了同意票。
华国东方国韵药妆厂,此名全票通过。
命名决定好后,就进行下一个会议主题,短期内内部规整计划,毛翠兰和对外贸易的孙东红更为了解外商的要求水平。
毛翠兰照着笔记本里,自己提前写出来的计划说道:
“首先第一条,我提出药妆厂对工人的要求,工人的必要条件就是身体健康,注重干净卫生,外商对于咱们华国的商业卫生水准很高,要想赚他们的钱,我们对于厂区、车间、工人的卫生标准都要达到最高。”
“所以我建议厂子开锅炉房,设立澡堂,工人进入车间前必须洗澡,清洁卫生,也正好号召大先生‘人人都要讲卫生’的主张,然后穿上规定的工作服和帽子,车间和梁设计师、雷大力同志那边提要求,尽可能打造成封闭式的车间,留管道通风。”
“大家有什么意见和驳论?”
“按照咱们一开始设立的车间类别,其他车间还好说,蒸煮车间做成封闭式的话,工人一热出大汗,在卫生这一块不还是不达标吗?”有人提出疑问。
秀秀也附和他抬手示意自己要发言:“我觉得孟同志的发言有道理,开设锅炉房,不仅响应号召,也作为工人福利,对于封闭车间这一块,我也有话要说,不如咱们把车间进行分类,分为无尘技术车间和普通车间,对于蒸煮车间来说,只留管道通风不安全,蒸汽出不去,会让车间变的湿度超高,一旦熄火温度下降后,便会导致滋生细菌。”
秀秀的话赢得了多数同意票,毛翠兰在自己笔记本上打了个勾继续道:“那我们在此先将车间进行类别分配吧。”
“蒸馏、包装、切片、研发归无尘车间,蒸煮、分检、洗药等归普通车间,办公室行政部门成立有总务科、组织部、党委支部、团委支部、劳资科、财务科、供应科、研发科、销售科、宣传科、后勤科、消防科、保卫科、物料科、工会、再额外申请几辆货卡做小车班,大家还有补充吗?”
这些科室基本都是每个厂子干事领域都有的基础部门。
“消防科里加一个稽查小班,专门检查工人、车间的卫生,人数不用多,只要大胆心细即可。”秀秀添加道。
“还有要添加的吗?”毛翠兰问到。
无人发言,她又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勾。
她继续道:“好,关于短期内工人名额,一期预算先招百人内,等第一次出口成功后,第一批资金回笼咱们再进行扩招会更保险一点。”
无人提出异议,这是最保险的做法,有货且能保证亏损达到最低,他们盯着成功的同时,也要想着后路。
待厂子彻底落实,每个科室的人员都由总组织部和计划部联合抽调,几位主理人负责选人、做工位安排,这是二先生给予她们的权利。
“下一个会议内容是关于车间器材作业用具。”
这个内容在秀秀的提案里就出现过,所以毛翠兰把发言权递给秀秀。
“做药妆的最基础装备有以下几项:蒸煮用具、烘焙用具、捣药用具、蒸馏用具等装备,霍庚春同志的个人作业与厂办大量作业有数量上的差异,所以咱们的装备用具要足够大,下的量足够多。”
“就和制药厂一样,咱们的装备可能需要定制,和制药厂不一样,只是把简单的器材变大化,而无需用机床操作。”
秀秀把笔记本下压着的纸张分散递给他们,上面是做药妆需要的基础器材,特别简单,研磨用的石舂、烘焙晾晒用的簸箕等民用的农业器具。
“咱们就着这些基础必须器材进行改进,将它们变大化,就是蒸馏器具复杂一点,这一点我会深思熟虑后给大家一个交代。”秀秀补充道。
“嗯,这个咱们基础建设会把握好的。”谷超豪坚定道。
“你别抢活,这是咱们轻工部的活,你建你的房子去。”杨保和一开口,原本有些严肃的会议氛围缓和了下来。
谷超豪不满反驳:“咱们基础建设不仅仅是房屋建设好不好,咱们部门大到科技研发,小到配件抽调都是可以做的好伐!”
“不不不不,二先生说了这是轻工部的活,这事我老杨包了!”杨保和拍桌肯定道。
不是说谷超豪不好,而是基础建设里面有坏人,他实在不放心。
“行了,老谷你别急,在座的各位手里都会有活,这事交给老杨去做。”毛翠兰道。
不让杨保和忙起来,那她就有阵子烦了,再加上杨保和虽然看起来大大咧咧,其实心最细,本身这事儿也该丢给轻工部。
“是啊,咱们要齐心协力,一致对外,遇事互相搭把手,别吵吵了,咱继续开会。”宋元瑞看向毛翠兰,示意她继续。
而毛翠兰则看向秀秀,因为关于药妆厂长久发展预备策略这一点秀秀自己做了计划。
“关于长久发展策略这一点,首先咱们已经有了预定的合作对象荷莉同志,但这并不代表咱们以后没有其他的进出口公司找上门,到时候咱们能放过这个挣钱的机会吗?那不能够。”
秀秀先开了一个自问自答带玩笑话的头,大家纷纷笑着点头,尤其是杨保和。
“就是,挣自家人的钱没本事没意思,挣外国人的钱才得劲!”
只是国家工业发展计划重心在重工业,商业贸易也更倾向于重工业,他们轻工倒是落了下乘。
制衣厂能起来完全在他意想之外,早知道当初就把制衣厂留住了,制衣厂虽然是轻工,但因为一些政工上的事,被迫分给了一机部。
不行,他老杨一定要把属于他们轻工部的厂子抢回来。
“我做的这个计划,名字叫集团计划,在招到外商谈合作后,给予他们冠名权。”
孙东红举手打断她的话:“如果咱们给外国人冠名权,一样的产品,不一样的名字,这不会引起多方争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