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屿记得上一世张懒汉将这颗人参卖了三千块钱,但南屿忘了张懒汉是在哪里卖的了。
不过这也不打紧,南屿知道他们小县城有一家老字号的药店。
这老字号的药店一直都有收好药材,只是近些年风声紧,不敢明目张胆的收药材罢了。
南屿一边往药店走一边看着路边的各种建筑、店铺。
重生回来南屿就总是有种不真实的感觉,现在在街上走着,看着这些很有年代感的建筑,他有种前世在某些老城区里逛街的感觉。
现在房地产业还没有兴起,很多老房子老建筑都没有被拆除,南屿一边往药店走一边欣赏着这些老建筑,想将现在的风景都记在脑子里。
等房地产也兴起,这样的景色就再也看不到了。
小县城不大,走了没有多久就来到了老药店。
这是家中药房,进入店内最醒目的就是那大大的药柜,一个抽屉一个抽屉的,南屿微微勾了勾唇。
“看病还是抓药?”坐在门口诊台的老人先是上下打量了一下南屿,这才开口问询。
南屿转身看向老人,礼貌的问:“请问,您这儿还收药材吗?”
老人又上下看了南屿一眼,没看到南屿手里拎着袋子之类的东西。
“你有什么药材?”
南屿没有说话,而是将自己的衣服扣子解开了两颗,露出了人参的几根根须。
老人看到这根须,马上就从诊台里站了起来,“来,小伙子你跟我到里面说话。”
南屿点了点头将扣子扣好,跟着老人绕过大大的药柜进入了里间儿。
这药柜的后面是一扇门,穿过门就是药店的后院儿了。
老人引着南屿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坐下,开门见山的说:“能让我看看吗?”
南屿也没有废话,直接将人参给拿出来放在了石桌上。
他来就是买人参的,这有什么不能给人家看的。
老人先是仔仔细细的端详了一下人参的外貌、根须,点了点头以后就将人参拿到手里掂了掂。
“小伙子,这人参的品相极好,你这是刚从地里挖出来的吧?”
南屿点了点头,不禁在心里给系统仓库点了个赞,这保鲜功能真是一绝,居然能让老人家说出是刚从地里挖出来这话。
老人家非常满意的又点了点头,“你这颗人参可是上百年了,我也不跟你打什么马虎眼了,这年头能收到这么好的参,老头子我高兴。
三千五百块,这人参归我。”
南屿暗暗在心里点了点头,比上一世张懒汉多卖了五百块钱。
可南屿却对着老人摇了摇头,伸出了五根手指,“五千,您还得各种票都给我准备一些。”
“呦呵!小伙子,你这可是狮子大开口了,做人不能太贪了。”老人家不赞同的看着南屿。
南屿只是淡淡的笑了笑,“老人家,我能拿着参到您这儿来,就说明我对您家是有一些了解的。
您家跟京都的百草堂是同脉,我说的没错吧?
您收这根参也是要拿去百草堂的,我只是因为不想费劲坐火车去京都,才直接来的您这儿。
您说,我要是带着这根参去京都,它能值多少钱?”
老人家意外的看了看南屿。
能知道他们家跟京都百草堂是同脉,说明这人真的知道他们家的底细。
既然是明白人,老人家不得不重新考虑了。
老人低头斟酌了一会儿,这才问:“你要什么票儿?”
南屿知道这人会同意他出的价钱的,因为只要这根参去到了京都,一万块都有人抢着买。
但现在京都南屿也没有什么认识的人,他就是带着这根参去了京都,也不一定能卖上好价钱。
而且这个年代坐火车去一趟京都,只是过去就得坐上几天的火车,南屿也是真的懒得折腾。
可这些南屿都不会跟面前这个老人说,能说出他们这个药堂跟京都百草堂是同脉,就已经能唬住这老头儿了。
“什么票儿都需要,越多越好,最主要的是要缝纫机和三张自行车票。
至于粮票、副食品票、工业票儿什么的,你们看着弄。
可数量要是不符合我心意,那可不行。”
南屿他们村子还没有通电呢,洗衣机收音机电视什么的,弄了也用不了。
等他们村子里通电了,南屿可能都已经带着姐姐弟弟妹妹们离开村子了。
所以现在要那些难弄到的票也没有用。
老人家也不磨叽,想了一会儿就同意了南屿的价格,主要也是南屿拿来的这株人参品相非常的好,一点儿损坏都没有。
现在这年代能收上来人参本来就不容易,更别说是这么大年份保存还这么好的了。
就像南屿说的,这人参要是拿去了京都,哪里还轮得到能到他们的手里啊!
老人没有拿人参,先喊来了店里的学徒,吩咐给南屿准备钱和票。
学徒隐晦的看了南屿几眼,又看了看石桌上的人参,这才去弄东西去了。
学徒在打量南屿的时候,南屿也看了那个学徒几眼。
这药店背靠着百年老字号的百草堂,钱自然是不缺的,只是弄南屿需要的那些票有些费劲,所以南屿坐了半个多小时,学徒才拿着钱和票回来。
将东西都放在了石桌上,又看了南屿一眼才转身离开。
南屿检查了一下装钱的口袋,确定钱数没有错,才又拿起了旁边那一堆的票。
这年头,你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你想买的东西,还必须得有相应的票,所以这些票还是很重要的。
各种票南屿都看了一下,觉得数量足够了,这才将人参推到了老人的面前。
钱货两清,南屿拎着一个大包裹走出药堂。
出了药堂南屿就赶紧走进了一个人少的小巷子,前后左右都看了一下,这才将这装着钱跟票的口袋都放进了空间仓库。
手上的东西没有了,南屿一身轻松的慢慢往巷子的另一头走。
这巷子的另一面就是粮油店,他们姐弟几个这几天要在三叔家住,明天开始修房子还要给帮忙的人提供一顿饭,粮食得先准备出来才行。
南屿心里正琢琢磨着先买什么粮食,买多少粮食呢,巷子的尽头就出现了三个跟南屿差不多年纪的男人,将南屿的路给挡住了。
南屿又回头向自己的身后看了一眼。
他身后也有两个和他年纪差不多的人在跟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