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队长和村支书又闲聊了两句,南屿这才离开了大队部。
从大队部出来,南屿就向着他们未来一年要住的那个老房子走去。
他怎么都得先去看看那房子的情况,也能知道明天开始怎么去收拾那房子嘛!
从大队部去那老房子是要路过知青点儿的,现在这个时候秋收已经结束了,知青们现在也没有什么事儿,全都在知青点儿闲着。
南屿刚刚走到知青点儿的门口就听到有人喊他,“屿哥!”
顺着声音转头,南屿就看到了一个清瘦的小少年向着自己跑来。
看到这男孩儿南屿露出了笑容。
这男孩儿也是知青,名叫关叙白。
只是他的年纪比跟他同期来的知青都要小,都已经在他们村子待了两年了,现在也只不过才十七岁。
南屿认识这个小知青,还是关叙白刚刚来到他们村子时的事儿呢。
这小孩儿年纪小,又是城里的孩子,根本就没有接触过农活。
第一天去地里上工因为什么也不会,干了老半天还费了不少的力气,出的活儿却少的可怜。
也是巧,那天南屿就在关叙白的旁边干活,看到这么小的孩子累成那个样子却没干出来多少,南屿就好心的给关叙白讲起了要怎么干活、怎么使劲儿,才能用最少的力气多干出活儿来。
虽然南屿也就比关叙白大两岁,但南屿对农活可是再熟悉不过了。
就这样两人就认识了,后来一段儿时间只要上工,关叙白就愿意挨着南屿一起干活,南屿也就给关叙白讲了不少跟干活有关的事儿。
关叙白在村子里的这两年,跟南屿的关系一直都还不错。
反正跟其他知青相比,关叙白跟南屿的关系是最好的了。
知青一般都不太爱跟村子里的人来往,可能是因为都是城里来的人吧,天然的就有种优越感,看不起这些村子里人。
关叙白倒是没有那种想法,可能也是因为年纪稍小一些,对村里人没什么偏见,所以南屿跟关叙白的关系一直都还不错。
上一世南屿离开村子的时候,这个小知青还没有离开村子呢。
只是南屿离开村子以后也就没有再见过这个小知青了,现在再次看到这小知青,南屿还有种亲切感。
“小关知青。”南屿喊了一句,他上一世一直都是这么叫关叙白的。
关叙白笑呵呵的走到南屿面前说:“哎呀屿哥,都跟你说过多少回了,你怎么还是这么叫我,多生分啊。”
南屿已经不是上一世那个拘谨性子的人了,听到关叙白这么说,他也就从善如流的说:“行行行,小关,以后都叫你小关。”
“哎!这多好啊!”关叙白神情舒展,笑的更开心了。
“屿哥,你怎么来这儿了?”
南屿指了指距离知青点儿不太远的那个破旧的大院子,说:“我把那个院子跟村里租下来了,以后我跟我姐姐弟弟妹妹们就要住这里了。”
“住这里?”关叙白皱着眉看着那破败的院子。
知青跟村里人还是有种无形的壁垒的,所以村子里有什么热闹,知青们也不怎么往前凑。
关叙白只是听说了南屿跟自己亲爹断亲的事儿,并不知道南屿租了这房子。
南屿点了点头,“嗯,明天会有乡亲们来帮我们姐弟先修整一下这个房子,然后我们才会搬过来。”
“哦,我说的嘛!这房子要是不修哪里能住人的。
行,正好现在也没有什么事儿了,我明天也去帮屿哥修房子!”
南屿大笑着拍了拍关叙白的肩膀,“就你这小身板儿,还是歇着吧!
你们知青是要好好复习考大学的,你不用复习吗?不考大学啦?”
一说到这个,关叙白就有些难为情了,他不好意思的转开了视线,“我学习不行,不是能考大学的料,唉……”
说完还惆怅的叹了口气。
“那你……你家能给你办回城的事儿吗?”
南屿对关叙白的家庭情况多少还是了解一些的,以前一起干活的时候说起过。
主要也是南屿好奇,关叙白刚来他们村子的时候才刚刚十五岁,这么小的孩子就来下乡,也不多见。
当时的南屿就好奇的问了一嘴。
关叙白也没有藏着掖着的,就将家里的情况跟南屿说了。
关叙白家里就两个孩子,他跟他哥哥,他哥哥比他大两岁。
当时他哥哥准备下乡之前,他们的父亲在厂子工作的时候出了事故,母亲的身体又一直都不好,他母亲就让他哥哥留在家里照顾两个老人,让关叙白顶替他哥哥来下乡了。
听到南屿说回城,关叙白情绪就有些低落了,“我爹过世以后哥哥就顶替了我爹的工作,但我娘的身体还是不好,我爹过世又对我娘的打击不小,家里来信说我娘的身体更不好了。
我哥哥也刚开始上班不久,家里也不认识什么有能力的人。
我呀,又不是学习的那块儿料,肯定考不上大学的,想回城只能是等上面的政策了。”
南屿点了点头,上一世确实是南屿都离开村子了,这关叙白还没有回城呢。
“其实在村子里生活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回去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给你安排工作。
现在你家就你哥哥一个人上班挣钱,你要是回去了,也是给家里添加负担。”南屿宽慰的说。
关叙白点了点头露出了笑容,“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