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在成功地拉拢了居春晖之后,便开始着手了解苏州的官场背景。通过与居春晖的交流,他逐渐掌握了苏州官场的基本情况。
原来,苏州的知州名叫伍水良,已经在苏州为官长达十年之久。就在去年,他刚刚晋升为知州。伍水良一上任,就展现出了果断而坚决的作风,对整个苏州官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这使得他成为了苏州官场的风向标,备受关注。而上一任知府正是因为被伍水良架空权力,无法从中获取利益,最终选择了辞官。据传闻,这位前知府在离职时还获得了一笔颇为丰厚的辞官费用。
此外,伍笙作为苏州的州判,同时也是伍水良的远亲,负责协助知州处理日常事务。此前发生的苏州外来人口失踪案便是由伍笙负责主办。在陈宇到来之前,伍笙在苏州可以说是地位显赫,仅次于知州。
苏州下辖七个县,包括吴县、长洲县、嘉兴县、昆山县、常熟县、海盐县和华亭县。这些县衙的知县们以及苏州的一些主簿们都是经验丰富的官员,他们善于见风使舵。如今,由于知州伍水良掌控着局面,他们行事往往会根据知州的态度来决定。
陈宇对这种官风深恶痛绝,所以特意制定了一个官员考核制度。这个制度在原有政绩和品行考核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项处理投诉的考核。谁处理的投诉多,完成得好,就可以列入考核项目。
但是,陈宇还是低估了苏州官场的复杂性。当他的考核制度颁布后,很多官员不但没有积极处理百姓的投诉,反而将原来压着的投诉继续压着不处理。现在,他们甚至想办法找一些熟人或手下专门到公堂上投诉,而所有安抚民心的费用都由平江府来承担。这样一来,官员们更加贪污受贿,民众的声音也受到了更大的压制。陈宇一开始认为自己推出的政策非常出色,但在实施一周后,他发现苏州的老百姓精神状态比以前更差。
于是,他开始进行个别访问,结果却令人震惊:老百姓看到官员比以前更害怕,没有人敢说真话。
陈宇这才意识到,对于这些人来说,制度和政策已经毫无作用。于是,他决定亲自出马,整治一下官场风气。而他的第一步,便是要与州判伍笙接触。然而,就在他准备登门拜访伍笙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出现在了他的面前——曾诗诗。
曾诗诗的到来让陈宇感到十分惊讶。他好奇地问道:“你怎么突然来苏州了?汴京的宇蒙雀馆不需要你照看吗?”
曾诗诗笑着回答道:“傻瓜,难道来看望你不好吗?宇蒙雀馆有陈开蒙自己照看着呢。我这次来,其实也是受了你汴京的那些家人和朋友所托,特意来向你问好的。”
听到这里,陈宇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意。他知道,虽然朋友们远在汴京,但他们的关心却从未远离过自己。但同时,他也清楚地知道,曾诗诗此次前来,绝对不仅仅是为了打个招呼这么简单。
于是,他继续追问道:“只是问候而已,写信就可以了吧?何必大老远跑过来一趟呢?”
曾诗诗笑了笑,说道:“书信哪能比得上真人上门来得亲切呢?\"
陈宇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他接着问道:“那你打算在这里待几天呢?”
曾诗诗想了想,说道:“嗯……看情况吧,如果这里还不错的话,我可能会先住一阵子,就当旅游啦。而且你一个人在这里,总会需要一个帮手的吧?”
陈宇无奈地摇了摇头,说:“你能帮我什么呢?算了,既然你已经来了,那就去我院子里找一处客房住下吧。”
曾诗诗“嘻嘻”地笑了笑,然后拿起自己的行囊,朝着陈宇的院子走去。看着她离去的背影,陈宇也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
等曾诗诗离开后,陈宇便整理了一下衣物,出门前往伍笙的住处。
通州府邸
伍笙见陈宇来到后,脸上立刻露出了谄媚的笑容,殷勤地迎接并邀请陈宇进入自己的宅院内,一同品茶。陈宇则显得十分亲善和亲切,与伍笙交谈起来。
在院内经过一番交流之后,伍笙似乎逐渐放松下来,对陈宇放下了警惕之心。此时,陈宇趁机开口说道:“伍州判,我之前来苏州时发现你们似乎在从事一些贩卖人口的不法活动。此外,先前那处民宅内的香炉,是否也是你们在暗中售卖呢?”
伍笙听后,装出一副茫然无知的样子,回答道:“大人所说的事情,下官实在不太明白。”陈宇深知若不拿出点真凭实据,这些狡猾的家伙是绝不会轻易吐露半句话的。于是他继续说道:“如今我身为苏州知府,拥有管理和监督本州官员的职责。如果有人故意避开我,进行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那么本官自然有权对此展开调查和处理。”
然而,伍笙并未被陈宇的这番话所吓倒,反而淡定地回应道:“大人啊,您刚到苏州不久便如此大动干戈,这对大家都没有好处。如果大人坚持要这样做,不妨试试看吧。”言语之中透露出一丝威胁之意。
陈宇看向了伍笙,伍笙也不避让陈宇的眼神,只见陈宇突然一个不正经,一把勾住伍笙说道:“伍大人,你误会我了,我花了五万两买了个官来到苏州,你们那些赚钱的生意怎么能不带我呢?那我这五万两岂不是花的冤枉?”
伍笙被陈宇这番举动整的有些懵逼,他全然没想到陈宇是来“同流合污”的, 一时间语塞:“大人,您这是。。。。”
陈宇此时又对伍笙挤眉弄眼了一番,说:“带带我。”
伍笙见状环顾了一下四周,此刻虽然在自己的院内,但他的警觉性依然很高,他见周围没有状况,放低声音来到陈宇耳侧说道:“大人啊,你算是把如何当官给搞明白了,但是这门生意我可做不了主,待我确认一番给您答复如何?”
陈宇闻言内心很是高兴,因为此刻他总算踏进了一步,他笑着对伍笙说道:“ 行!我等你好消息!”说完递了一杯茶给伍笙,两人以茶代酒碰了一杯。。。。。
陈宇在伍笙家坐了一下午,已时至晚饭的点,他以吃饭为由与伍笙道了个别就离开了。
离开的时候,陈宇隐约间感觉有一道目光在注视着自己,他转头望去,发现不远处的角落里,有个人影一闪而过。那人影看起来像是范逸清,但当他想要仔细看清楚时,却发现那个地方空无一物。
离开伍笙的住处后,陈宇去找了居春晖。因为居春晖家中有老母和妻儿需要照顾,所以陈宇没有去他家,而是把他带到了自己的住处谈话。
居春晖急切地问:“大人,情况如何?伍笙相信您了吗?”
陈宇自信满满地说:“像那种行侠仗义、自我牺牲的事情,对我来说有些困难,但这种与他们同流合污的行为,对我来说简直轻而易举。”
看到陈宇如此逼真的表演,居春晖忍不住问道:“大人,您……难道真的……”
陈宇看到居春晖当真了,忍不住笑出声来:“哈哈,开个玩笑而已,居通判。”
居春晖闻言瞬间放松了下来,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他看着陈宇,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问道:“大人,那现在我们该怎么做呢?是不是就等着他们的回复就行了?”
然而,陈宇并没有像居春晖那样轻松自在,他的脸色变得异常凝重,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决心。他认真地对居春晖说:“我们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
居春晖好奇地追问:“什么事情?请大人明示。”
陈宇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丝决然:“你跟我去一趟暗巷,这次我要亲自将整个暗巷仔细搜查一遍,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居春晖听到这里,不禁皱起了眉头,疑惑地问:“大人,您知道暗巷的入口在哪里吗?”
陈宇转头看向他,目光坚定地点了点头,仿佛早已胸有成竹。
就在两人交谈之际,突然,房间的门被猛地推开,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陈宇和居春晖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吓了一跳,心中涌起一股警觉。他们迅速转过头,目光警惕地盯着门口。
只见一个身影缓缓走进房间,正是曾诗诗。原来,她一直站在门外偷听着他们的对话。此刻,她的出现让陈宇和居春晖都感到十分惊讶。
居春晖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刀柄,他看着眼前的女子,眼中闪过一丝疑虑。他低声向陈宇询问道:“大人,这个人究竟是谁?要不要先把她控制起来?以免节外生枝……”
陈宇连忙解释道:“她是我在汴京的朋友,居兄不必慌张。”随后问道曾诗诗:“你突然进来干嘛?”
曾诗诗回答道:“陈公子,你忘了我是从哪里来的吗?去暗巷的话,带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