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片被战火洗礼过的大地上,硝烟尚未完全散去,弥漫的尘土中透着丝丝血腥气。
胥临骑着一匹高大的战马,威风凛凛地立于西北军原本的营帐前。
他身披染血的战甲,眼神冷峻而坚定,扫视着眼前这群曾经的敌人。
西北军的首领陈毅被五花大绑,狼狈地跪在胥临面前。
他的脸上满是惊恐与不甘,头发凌乱,嘴角还挂着一丝血迹,那是之前在战场上拼死抵抗时留下的痕迹。
胥临低头看着他,目光中没有丝毫怜悯。
“你拥兵自重,为祸一方,挑起战乱,致使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胥临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空旷的营地中回荡。
陈毅瞪大了双眼,想要反驳,却只是发出几声含糊不清的呜咽。
胥临微微抬手,一旁的刽子手立刻手起刀落,寒光闪过。
西北军首领的头颅应声落地,鲜血汩汩流出,浸染了干燥的土地。
周围的西北军士兵们看到这一幕。
有的惊恐地闭上了眼睛,有的则忍不住颤抖起来。
胥临深知,此时正是震慑这群士兵、收归己用的关键时刻。
他策马向前几步,高声喊道。
“尔等听着!那罪魁祸首已伏法,若你们愿弃暗投明,从此听从我的号令,既往不咎。但若是有人心怀不轨,企图反抗,下场便如他一般!”
士兵们面面相觑,短暂的沉默后,开始交头接耳。
胥临耐心地等待着,目光锐利地观察着众人的反应。
终于,有几个士兵率先单膝跪地,高声喊道:“愿追随将军!”
这一举动仿佛是一个信号,越来越多的士兵纷纷效仿,跪地表示愿意归顺。
胥临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
然而,并非所有士兵都愿意投降。
有一小部分平日里作恶多端、劣迹斑斑的士兵,不甘心就此屈服。
他们暗中聚集在一起,试图发动叛乱。
胥临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情况,他不动声色地安排了亲信严密监视。
当这些心怀不轨的士兵刚一有所行动。
胥临便果断下令,将他们就地处决。
几声惨叫过后,叛乱被迅速平息,营地中再次恢复了平静。
经过这番整顿,胥临成功接手了所有的西北军。
他开始对军队进行全面的改革和训练,将自己的治军理念和战略思想传授给这些新加入的士兵。
他以身作则,与士兵们同甘共苦,赢得了众人的敬重和信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胥临率领着这支融合了原部队和西北军的强大军队。
南征北战。
每一场战斗,他都精心策划,身先士卒,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
在一次关键的战役中,敌军据守着一座易守难攻的城池,负隅顽抗。
胥临仔细观察了地形和敌军的部署后,决定采用奇袭战术。
他挑选了一支精锐部队,趁着夜色,悄悄绕到敌军后方,发动突然袭击。
与此同时,他亲自率领主力部队在正面发起猛攻。
吸引敌军的注意力。
在内外夹击之下,敌军顿时大乱,防线迅速崩溃。
胥临乘胜追击,一举攻克了这座城池,为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随着一场场战斗的胜利,胥临的军队势如破竹,所到之处,敌军望风披靡。
各地的势力纷纷归降,胥临的威望越来越高。
终于,经过数年的征战,胥临成功一统天下。
他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皇位,成为了这片广袤土地的统治者。
然而,在他心中,最牵挂的人依然是远在现代的叶砚玉。
他在皇宫中专门开辟了一个房间,用来存放叶砚玉送给他的那些礼物。
每当思念叶砚玉的时候,他就会来到这个房间,静静地看着那些礼物,回忆着他们曾经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但是他现在还不能急着找叶砚玉,他必须把这边的事情全部安顿好。
要让百姓们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在算是完成使命。
胥临一统天下后的三年间,开办学堂、重启丝绸之路的举措已初见成效。
但他深知,这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前方的路依旧漫长而充满挑战。
这日清晨,胥临如往常一样早早来到书房,展开各地送来的文书。
其中一份来自西北边陲小镇的报告引起了他的注意。
报告中提到,虽然丝绸之路已逐渐恢复繁荣,当地百姓也开始参与贸易。
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市场规范,时常出现商人欺压百姓、哄抬物价的情况。
胥临眉头紧皱,他明白,若不解决这些问题,百姓难以真正从贸易中受益。
胥临立即召集礼部、户部和刑部的官员前来商议。
“诸位爱卿,如今丝绸之路虽已重启,可百姓却未得到应有的实惠,这可如何是好?”
胥临目光扫视众人,神色严肃。
丞相曼玉率先开口:“陛下,依臣之见,可制定一套详细的贸易规范,明确商品的质量标准和价格范围,对违规商人严惩不贷。”
户部尚书王大人接着说:“丞相大人所言极是,此外,还可在各地设立专门的贸易监管机构,派专人负责监督市场交易,确保规范得以执行。”
刑部尚书赵大人补充道:“陛下,对于那些肆意欺压百姓、破坏市场秩序的商人,应给予重刑,以儆效尤。”
胥临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就依诸位爱卿所言,尽快制定出完善的贸易规范和监管制度,务必让百姓在贸易中得到公平对待。”
与此同时,学堂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
在南方的一些偏远地区,虽然有了学堂,但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胥临得知后,决定选派京城学府的优秀教师前往这些地区支教。
并提高当地教师的待遇,吸引更多有学识的人投身教育事业。
在选派教师的动员大会上,胥临语重心长地对教师们说道。
“教育乃国之根本,你们肩负着培养国家未来栋梁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