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丫抿了下唇,道:“我就是怕您一来一往的,累得慌。”
“嘿这有啥,还得赚你的钱不是?”李大爷是真不在意,“丫头啊,大爷跟你说实话,自打我老伴儿走以后啊,家里的孩子就都往县城那边去了,家里就我一个人,田地也卖了,我在家待着也是待着,还不如出来走走嘞。”
焕丫是第一次听李大爷说起家里事,以前婶子也没跟她说过。
她问道:“那您怎的不去嘞?县城可比村子里好多了。”
“嘁,俺们就是个泥腿子,去了也跟那些人说不到一块儿去。”
李大爷晃了晃脑袋,“再说了,我不去,儿子给我买了牛,还装了个车棚,这不更自在?”
闻言,焕丫的视线落在了车棚上。
一头成年的牛在牛市上也得三四两银子,更别说这车棚了。
一般人家都是买个板车,好一点的有个轮子,差一点的连轮子都买不起,更别说装棚子了。
就李大爷这棚子,都得一二两银子嘞。
这么一想,李大爷家里还挺有钱的?
焕丫想着自己也笑了起来,可不有钱呐,每日单她给的就是十个铜板,跑得远了还会加一两文。
这要是去镇上,那就一人两个铜板,一次拉个七八个,来回也是三十多文嘞。
李大爷又不好吃,唯独就是喝点小酒,花销不大,攒下来的自然就多了。
“好吧,那您要是累了可得跟我说啊。”焕丫也算是跟李大爷熟悉了,说话也不似刚开始那般生硬。
“放心,你大爷我还累不着自己。”
牛车一路摇晃着,很快就到了杏花村。
现在杏花村的村民们看到焕丫那脸上的笑容可是一点不少。
背后怎么说那都是背后的事,当着面的,没人不给个笑脸的。
一路上都有人跟焕丫打招呼,热情得很。
焕丫也不打笑脸人,都应下了。
就在快到村口时,一个妇人跑了过来,拦下了李大爷的牛车。
“喂哟!姓孙的你毛病啊!”李大爷看清拦路的人是谁,脸色一沉,“闯过来要讹人是不?”
“老李头你别啰嗦,我是来找焕丫的!”
孙大娘哼哼两声,又朝着焕丫笑道:“丫头啊,你这几日忙得不行,婶子找你说话都找不到人!”
焕丫看着孙大娘,自己跟她最深的交集还是刚来村子时,对方想给自己说媒来着。
她探出个脑袋,问:“大娘要说啥?”
“嘿,就是我家有个亲戚要摆酒席了,想请你过去来着,你得空不?”
做席面?焕丫挑眉,没别的,她不太相信孙大娘找自己是有好事。
不过她也没一口回绝,只问:“大娘,你说的这家是哪个村子的?姓啥啊?”
“柳家村的,主人家叫柳竹子,你要是去的话,明儿我带你过去认认路啊!”
柳家村?
焕丫想了下,决定回去问问婶子再说,便道:“大娘我得看看,有空我晚点跟你说。”
孙大娘也没想着人会当即应下来,忙笑着点头:“成成,那我等你啊!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