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尚书家与平宁侯府的渊源家中小厮自然知晓。
门房一见沈府的马车早就进门通禀。
而沈湛见了宋清妤,浑身一震,迷的眼都移不开。
沈夫人见他那副没出息的样子,心里啐了声。
打量眼前立着的女子,果然生的花容月貌,雪肤冰肌,不怪儿子看上了。
就是她站在女子的角度也觉得宋清妤貌美非凡。
宋清妤真觉得点背,怎么就碰到沈湛呢,她刚刚收到消息季回安出门往城外而去。
现下已近申时,若不快些追赶城门就要关闭。
她匆匆对着二人行礼,就想带着碧桃先行。
哪成想沈湛却拦着她不放,“清妤,几日未见你好似清减了些。”
面上还带着丝丝心疼的表情:“是不是平宁侯又苛待你了?”
“你放心,今日我来就是为了将你救出这个火坑的。”
“这是家母,我请她来与平宁侯商谈我们的婚事。”
说罢,还将沈夫人介绍给宋清妤。
宋清妤这回可真是悔不当初,她就不该对沈湛施什么美人计,这沈湛如今就像是狗皮膏药一样,甩也甩不掉。
竟然还妄想让她做妾,痴人说梦。
不过她有更重要的事情,没法继续跟他磨嘴皮子。
“沈二公子自重,清妤蒲柳之姿配不上沈二公子高贵的身份,还请沈二公子就此作罢。”
她脚步微动,急切想要离开。
可却没有这般容易,赵氏听闻沈夫人来访,正出门迎接。
“清妤,这么晚了你打算去哪儿?”
外人面前赵氏是一副慈母的做派:“你这孩子,可莫要再乱跑。以免出了什么差错,累的你父亲挨罚。”
宋清妤轻叹,看来今日又要白白失了这个好机会。
剜了罪魁祸首沈湛一眼,沈湛还当她是在给他眉目传情,心里喜滋滋的。
一行人入府,坐定。
沈夫人就开始寒暄:“我不请自来,侯夫人见谅。”
赵氏养了这些日子,风寒也好了。
气色不错,说话中气也足:“沈夫人说什么呢,咱们两家什么交情。不用那般客套。”
她早先就从宋明月那里知道沈湛有意退婚,她自然是一百个赞成。
沈夫人点了点头:“既如此,那我就打开天窗说亮话。明月是个好孩子,我也很是喜欢。
不过之前你我两家口头约定婚事太过仓促,如今发觉两个孩子脾气秉性不合。
若是还硬凑在一块,倒怕凑成一对怨偶。”
“故而,今日咱们两家换回信物,这门婚事就此作罢如何?”
沈夫人将一枚玉扣递上前,赵氏接过。
爽快道:“我与沈夫人想法一致,咱们都心疼孩子,这婚约还是解除了好。”
赵氏乐的满脸笑意,赶忙让人去拿沈家的信物。倒看的沈夫人有些腻味。
虽解除婚约是她提出来的,可赵氏好像甩脱了一个烫手山芋一般的模样让她也有些不快。
不过她还有所求,自然不会将不喜表露出来。
“宋大姑娘也是个好的,只到底是在庆福庵养大,性子不如二姑娘稳重。
奈何湛儿自个儿喜欢,我欲为我儿将宋大姑娘纳为贵妾,不知道侯夫人意下如何?”
赵氏听了心底止不住的开心,却还装作为难的样子看向一旁一直没有开口的宋清妤。
“清妤,母亲听闻你与沈二公子两情相悦,只做妾到底是委屈了你。不过若是你愿意的话,母亲会替你在你父亲面前周旋。”
一派慈母作风,却也是怂恿她去做妾。
“我不愿意!宁为穷家妻,不为富家妾。”宋清妤斩钉截铁说道。
沈湛怔忪,眼前这般坚决的宋清妤好似跟那日不同。
可她分明仍旧是那个娇媚柔弱的女子,为何话却说的如此铿锵有力。
但他没办法接受,明明对他存有爱慕之心的女子竟还要拒绝他。
沈湛皱着眉头说道:“清妤,你不要任性。我许你贵妾之位,给你宠爱。
日后你除了名分与嫡妻无异。”
赵氏也在一旁帮腔:“清妤啊,这沈二公子一表人才。虽是做妾,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亲事。”
宋清妤不想再多费唇舌,“你觉得好就让宋明月宋明娇去,反正我不嫁。”
她放下话便走了。
留下面面相觑的三人。
沈湛觉得宋清妤这般打他的脸,丝毫不顾及他的心情,顿觉的扫兴极了。
可她那离去的背影,盈盈一握的腰身还在眼前晃荡。又觉得心痒难耐。
赵氏看出了他的不甘心,安抚道:“沈二公子,你若是想纳清妤为妾我与侯爷皆无二话。
只你也知晓,如今外间传言难听。都说侯府刻薄清妤,若不顾她的意愿将她许你为妾,这事恐怕侯府也办不到。
这样吧,只要清妤自个儿点头,咱们侯府也不拦着,如何?”
宋沈两家婚事已经退了,但之前说好了退婚的前提是让宋清妤去做妾。
赵氏怕沈湛反悔,摆明了平宁侯府的态度。沈夫人也不好说什么。
母子两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尤其是沈夫人,觉得宋清妤真是给脸不要脸,要知道她儿子可是帝王血脉,能看上她就烧高香吧,她竟还不愿意。
‘啪’的一声,将桌上的茶盏杯碟皆扫落在地。
对着一旁失魂落魄的沈湛抱怨:“你事先竟没有打听清楚吗?你说的那般信誓旦旦,我还当你与她早已经私定终身了。”
沈湛虽尤为不解,为何宋清妤的态度变得这般快,拒绝的这般坚决。
但他此时此刻想要得到宋清妤的心思反而更加强烈。
对着沈夫人又行了个大礼,郑重其事道:“求母亲帮我。”
沈夫人气的胸口生疼,沈尚书看不上沈湛,连带着沈大郎也从未将沈湛视为对手。
可不过是一个父母和离,不得长辈宠爱,又名声有瑕的宋清妤,她凭什么看不上沈湛。
沈夫人左手抚着胸口,深吸了一口气,右手重重拍在案几上。
“这宋清妤,母亲替你纳定了。”
沈湛一听,欣喜非常。直言日后要努力上进,不辜负沈夫人的一番爱子之心。
沈夫人被哄得气消,仍旧嘱咐道:“阿湛,此事你莫要着急,需等一个好时机。”
母子两人又细细筹谋了半晌。
而在平宁侯府中暗骂沈湛误她大事的宋清妤,又接到了来自玄衣卫指挥使谢府送来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