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屋子里面吵闹的几人,听到外面的声音立刻走了出来。
见到院中正是送信的邮差,姜东心里的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亮剑》这种经过后世检验的作品,在当下的时代必然也大受欢迎!”姜东有这个自信。
一般来说,如果稿件不通过的话,出版社是不会给任何的回复的。
每天那么多垃圾稿件,都要回信,光是邮费支出,就是一大笔钱。
有回信,就说明肯定过稿了。
“东子,人家邮差说你这是挂号信,必须要你本人签收。”说话的是村大队的刘大爷,就是他引着邮差寻到了姜东家中。
在邮差身后还跟着几个村民,嘀咕道,“啥是挂号信啊?”“这信怎么会给这东娃子?”“看起来不是小事儿啊。”
母亲刘曼如在旁边诧异的问道:“东子,啥信啊?咋还有人给你写信?”
姜东笑道:“妈,可能是有人想给你儿子寄信送钱吧。”他准备给全家人一个惊喜。
刘曼如糊涂了,“儿子,你不是傻了吧?说什么胡话呢?怎么会有人会给咱送钱?”
沈秋艳在姜东旁边,听到这话不免讥讽,“真是让人笑掉大牙。姜东,你这白日梦都做到天上去了。”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就想着不劳而获!”“以现在的条件,你根本就配不上我。”
“妈,他这种人日后没个正经工作。拿什么养活我?”
沈秋艳知道女儿这是什么意思,对刘曼如说道:“你们家东子要想娶我们家秋艳,彩礼必须得再加二百!这是我女儿婚后过日子的保障。要是没有,这桩婚事就免谈。”
“先前镇上来我们家提亲的人都快要踏破门槛了,还不是因为秋艳见你们家东子老实,才答应了先谈着,现在,条件必须重谈。”
沈秋艳见到院门口有很多人围了过来,便想趁着这个机会把刘曼如架在火上烤,逼着姜东他们家同意新的彩礼条件,说着说着,她的声音越发大了起来。
院子里有很多人聚集,都想要看看热闹。
刘曼如见这么多人在,觉得沈秋艳讥讽姜东那话要是传出去,担心自己儿子不好找对象。
“秋艳,你跟东子都谈了三个月了,怎么能说出这种话来?”
“我儿子事情处处让着你,呵护着你,你要的三大件也给你买了,要住正房,我们也给你腾出来了,重新粉刷打扫干净了。”
“这些事情,不都是我们家为你做的!”
“今天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你把话说清楚。这婚,你要是嫁便嫁,不嫁,把彩礼退还给我家!从今往后,咱们俩家再不来往。”
刘曼如暴脾气,直接把话说绝了。
她要在村民们面前展现足够的硬气,让人知道他们姜家可不是好拿捏的。
任红梅这个时候也话赶话,怒道:“东子妈,这话可是你说的。”“秋艳,咱们走!”“哪用得着在这儿受这种气。”
“告诉你,你家儿子根本不配娶我家闺女!”“这婚,我沈家退定了!”“不就是两百块的彩礼?明日如数退还给你姜家。”
“让你家儿子拿着这钱,打光棍儿去吧。有你这种不讲理母老虎丈母娘,看谁还敢往你们家嫁?”
刘曼如怒道,“你说谁母老虎呢?你娘的,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泼妇!你骂人!说谁是狗呢……”任红梅指着刘曼如的鼻子骂道。
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眼看着就要吵得不可开交,刘大爷也上来劝架,周围的乡亲们则看的不亦乐乎。
姜东对沈秋艳已经失望透顶,“沈秋艳,既然看不起我,咱们一拍两散。谁也别耽误谁,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你……”沈秋艳本以为自己已经拿捏了姜东的性格,觉得姜东已经对自己死心塌地,非娶不可,见姜东态度如此,气道:“这话可是你说的,姜东,你别后悔。”
“错过了我沈秋艳,我要让你后悔一辈子。”
那邮差从自行车后座的绿包内侧翻出了一封厚厚的牛皮信件,大声说道:“哪个是姜东?过来签个字!”
“信从市里来的,长河出版社的来信!”
他这话倒让场面顿时安静了下来。
沈秋艳疑惑,“什么信好?出版社?”姜东正要上前去拿信,她却抢在了前头,把信抓在了手里。
“大叔,这信是不是送记错了?怎么会有出版社给他寄信?”
与姜东相处三个月,沈秋艳觉得已经对姜东了如指掌,姜东文采如何,她心知肚明。
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姜东写到死,也不会在文学上赚到一毛钱的!她写出来的东西,狗看了都摇头。”
“错不了,南城郡县胜利公社三大队虎头村不是吗!要是连挂号信都送错了,我这邮差也别干了。”
姜东掏出身份证来给那邮差看了,把信签收了,邮差才放心离去。
沈秋艳拿着信里外端详了一番,“姜东,说,这里面是什么?”
“是什么跟你有什么关系?把信拿来。”
沈秋艳却偏偏不给,“呵呵,你是不是又写了小说寄出去了?肯定是人家出版社看都没看,原路给你退回来了。”
沈秋艳只以为是退稿,便当着众多村民的面把信给拆开了,然后把里面的东西全都抖落了出来。
“一沓废纸罢了,告诉你,你写的那些小说,都是垃……”
话还没说完,沈秋艳瞪大了眼睛,本来她以为信里面是一张张的废纸,结果落在地上的,却是几张蓝色的钞票,还有十多张信纸。
八十年代的百元、十元钞票,都是蓝色的。
“钱!”围观的几个人惊呼不已。
刘曼如也看呆了,儿子还真没骗自己,这信里面装的真是钱!
姜东急忙将地上的钱捡了起来,一数,三百五十元。
一张张信纸则是长河出版社的编辑孙亚梅给姜东的回信,洋洋洒洒,写了十多页。
任红梅急忙走上前来,一看到钞票,她就两眼放光,说话的语气都变得温柔了,全然没有了刚才的暴怒,“东子,这咋回事儿啊?咋还有人给你寄钱呢?”
沈秋艳看呆了,拉着姜东胳膊笑道,“你的小说真的被出版社看中了!“看来我眼光没错,是金子总会发光,你是个当作家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