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猛地一拍惊堂木,怒声断喝:“好你个小鬼头!就该掌嘴!你说你家主人从未离开过书房,可他的扇子怎么会出现在内角门之外?今天你必须给我交代清楚!”雨墨镇定自若,有条不紊地回道:“相爷若问这扇子的事儿,其中可有一段曲折的缘由。柳洪的内侄名叫冯君衡,也就是现在冯氏安人的侄儿。有一天,他和我家主人一起谈诗对对子。后来他非要瞧我家主人的扇子,还求我家主人在他的扇子上题字,我家主人不肯,他就不依不饶,硬是把我家主人的扇子拿走了,还说等写好了再换回来。相爷要是不信,派人去取,那扇子现在应该还插在笔筒里呢。而那把做工粗糙、毫无美感的扇子,就是冯君衡的。小人绝对不敢撒谎。”包公听他这么一说,问出了扇子的来龙去脉,心中已然对这案子有了底,顿时恍然大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那笑声爽朗明快,仿佛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畅快无比。当下,包公立刻签发传票,派人捉拿冯君衡到案。
这时,祥符县已经把颜查散押解到了。包公吩咐把田氏带下去,让雨墨跪在一旁,接着拿起颜生的招状仔细看了一遍,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破绽,心中暗自感叹:“一个心甘情愿抵命,一个以死相报选择自尽,他们二人也算得上是义夫节妇了。”随后下令:“带颜查散。”
颜生此时戴着镣铐,被带到堂上。他一眼就看到了雨墨,心中满是疑惑,暗自思忖:“他怎么会在这儿?”左右衙役上前,为他去掉了刑具。颜生跪地行礼。包公道:“颜查散,抬起头来。”颜生抬起头,露出面容。包公见他虽然蓬头垢面,却难掩容貌清秀,气质良善,便问道:“你为何将绣红掐死?从实招来!”颜生便把在县衙门里的口供,一字不差地说了一遍。包公点了点头,说道:“绣红也确实太不像话。你是柳洪的亲戚,又是客居在他家,她竟然不听使唤,还口出狂言,难怪你会气愤。我再问你,你是何时离开书斋的?走哪条路到的内角门?什么时候掐死绣红的?她死在什么地方?一一说来!”颜生听到包公问到这些细节,顿时哑口无言,心里暗叫:“这包公问得太犀利了!我根本就没掐死绣红,只不过是担心金蝉抛头露面,坏了名节,所以才揽下罪名。如今相爷这般细细审问,我何时离开书斋、走什么路径到内角门,我怎么可能说得出来?”
就在颜生为难之际,忽然听到雨墨在一旁哭喊道:“相公,事到如今你还不把实情说出来,难道真的不顾念家中老夫人的日夜牵挂吗?”颜生听到这话,心中像被重锤击中,又着急又惭愧,泪水夺眶而出,他连忙向上叩头,说道:“犯人实在罪该万死,只求相爷笔下留情,饶我一命。”说罢,悲痛不已,痛哭不止。包公道:“还有一事问你。柳金蝉既然已经给你寄了信,你为何不去赴约,是何缘故?”颜生哭着说:“唉!相爷有所不知,千错万错都在这儿了。那天绣红送来信后,我刚要打开看,恰好冯君衡前来借书,我便顺手把信夹在了桌案上的书里。谁知道冯君衡走后,我怎么找都找不到那封信,再也没了踪影。我根本不知道信里写了什么,又怎么会知道有内角门之约呢?”包公听了,心中已然了然。
这时,差役前来禀报:“冯君衡已经抓到。”包公便让颜生主仆退下,随即下令带冯君衡上堂。包公一看冯君衡那副模样,兔耳莺腮,蛇眉鼠眼,活脱脱一副奸诈小人的嘴脸,心里便认定他不是什么好人。包公猛地一拍惊堂木,厉声喝道:“冯君衡,快把你假冒他人、盗窃财物、因奸杀人的罪行,从实招来!”左右衙役也齐声催促恐吓:“讲!讲!讲!”冯君衡还想抵赖:“我没什么可招的。”包公道:“请大刑伺候!”衙役们立刻将三根木杖重重地扔在堂上。冯君衡吓得脸色惨白,双腿发软,知道再也无法隐瞒,只得一五一十地交代了实情。他详细讲述了如何与颜生换扇子、如何偷走信柬、如何在二更时分拿着扇子和信柬冒名赴约,因为绣红要喊叫,他如何掐住绣红的喉咙将其杀害,又如何扔下扇子和信柬,提着包袱和银两回到书房,前前后后,原原本本,毫无保留地说了一遍。包公问清楚后,让他画押认罪,当即下令请出御刑。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将狗头铡抬了上来,一切按照既定程序,瞬间就将冯君衡铡为两段。丹墀之下,柳洪、田氏以及颜生主仆吓得大气都不敢出,眼睛都不敢往上看。
尸首刚打扫干净,御刑还摆在那里。堂上忽然传来包公道:“带柳洪。”这一声吓得柳洪魂飞魄散,浑身瘫软,像一滩烂泥。他好不容易挣扎着爬到公堂之上。包公道:“你这老糊涂!颜生蒙冤受害,金蝉悬梁自尽,绣红惨遭杀害,驴子也被人杀死,还有冯君衡伏法受刑,这一切的祸端都由你这老东西嫌贫爱富而起,害得生者受苦,死者含冤,死而复生的人也历经磨难。如今把你置于铡下,想必你也没什么可委屈的吧?”柳洪听了,吓得拼命叩头,额头都快磕破了,哀求道:“实在是冤枉啊!望相爷开恩,饶恕小老儿这一回,小老儿一定改过自新,弥补之前犯下的过错。”包公道:“你既然知道要赎罪,那就听本阁吩咐。现在把颜生交给你,让他在你家专心读书,所有的费用你都要好好承担,用心对待。等明年科考之后,不管他考中与否,都要让他们二人完婚。倘若颜查散有任何闪失,我就把你抓来,照样铡了。你敢答应吗?”柳洪连忙说道:“小老儿愿意,小老儿愿意。”
包公随后把颜查散、雨墨叫上堂来,语重心长地说道:“你读书应该明白大义,怎么能舍弃大义而只顾小节呢?如此这般,可不是有志之士,而是迂腐的儒生。从今往后,你必须改正,一定要好好读书。按规定日期把你的习作送来,本阁帮你批改指导。倘若你能有所进步,也不枉费雨墨一片为主的忠心。平日里,你也要好好对待他。”颜生向上叩头,恭敬地说:“谨遵相爷教诲。”三个人又重新向上叩头行礼。柳洪拉着颜生的手,颜生拉着雨墨的手,他们又是欢喜,又是感慨,心情复杂,走下丹墀,和田氏一起回家去了。至此,这起案件终于了结。包公退堂,回到书房,便吩咐包兴:“去请展护卫来。”
你可能会问,展爷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呢?其实他比颜查散、白玉堂回来得都早,只是之前因为故事叙述的连贯性,腾不出笔墨来讲述他的经历。毕竟事有轻重缓急,而且颜生的案子是一个完整连贯的故事,不能中断,哪还有时间提及展爷呢?如今颜查散的案子已经了结,就该说一说展爷的事儿了。展爷自从救了老仆颜福之后,当晚就赶回家中。见到展忠,他把茉花村比剑联姻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还拿出交换的宝剑作为定礼,又把湛卢宝剑给展忠看。展忠满心欢喜。展爷又告诉他,现在开封府有一件十分要紧的事情,所以连夜赶回家,必须尽早返回东京。展忠说:“既然做了皇家的官,就应该报效朝廷。家里的事情都有老奴照管,您尽管放心。”展爷便让伴当收拾行李、备好马匹,立刻启程,直奔开封府而来。
等展爷到了开封府,他先去见了公孙先生和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等人,却没有提及白玉堂来京的事儿,只是简单问了问:“这段时间府里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大家都说一切正常,然后又问展爷:“大哥你请了两个月的假,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展爷回答:“回家祭扫完毕,在家也没什么事,不如早点回来,省得临到期限手忙脚乱。”就这样把此事遮掩过去了。之后,他去拜见了包公,暗中把白玉堂的事情汇报了。包公听后,吩咐要严加防范,设法将其捉拿。展爷退回到公所,众人纷纷为他接风洗尘,一连热闹了好几天。展爷此后每夜都小心防范,却一直没发现什么异常情况。没想到,从颜查散的案子中,引出了寄柬留刀的事儿。包公虽然心中起疑,但还不确定虚实。如今这案子已经断明,果然是“颜查散冤”,和柬帖上写的一样。包公想起留刀之人,退堂后回到书房,便派人请展爷过来商议对策 。展爷跟着包兴走进书房,向包公行礼。包公说道:“寄柬留刀之人,行踪神秘莫测,实在可疑,护卫你一定要加强防范才好。”展爷说:“卑职之前听主管包兴说起此事,心里也有些怀疑。这明显是在为颜查散伸冤,暗地里却是在传递消息。依卑职看,留刀之人恐怕就是白玉堂。卑职这就去和公孙策商议一番。”包公点头表示同意。
展爷从包公书房退出来,回到公所时,天色已晚,屋内已经点上了灯烛。大家摆好了酒饭,纷纷就座。公孙策好奇地问展爷:“相爷找您,是有什么吩咐吗?”展爷回答道:“相爷是为了寄柬留刀那件事,让咱们多加防范。”王朝听了,疑惑地说:“这事儿不就是为颜查散伸冤嘛。现在案子已经断明,颜生也回柳家去了,这时候还防什么呢?”展爷心想,这会儿也不能再瞒着大家白玉堂来京的事儿了,便把在茉花村比剑联姻,后来在芦花荡得知白玉堂进京找“御猫”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所以我一听到这个消息,就急忙赶回来了。”张龙一听,打趣道:“原来大哥定亲了,还瞒着我们呢,是不是怕兄弟们找你喝喜酒呀。既然现在说出来了,明天可得加倍罚你。”马汉也跟着问:“喝酒是小事,不过这锦毛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展爷解释道:“此人姓白名玉堂,是陷空岛五义中的一员。”赵虎挠挠头,一脸茫然:“什么五义?小弟我不明白。”展爷便把陷空岛的众人介绍了一番,又把他们的绰号一一说给大家听。
公孙先生在一旁听得认真,突然恍然大悟,说道:“这人来找大哥,恐怕是要和大哥闹别扭、较劲儿呢。”展爷一脸不解:“我和他素无仇怨,他和我较什么劲呢?”公孙策分析道:“大哥,您想想,他们五人号称五鼠,您却号称御猫,哪有猫儿不捕鼠的道理?这明显是他嗔怪大哥号称御猫,所以我猜他是来找您麻烦的。”展爷听了,无奈地说:“贤弟说的似乎有道理。但我这‘御猫’的名号是圣上所赐,又不是我故意称猫去欺压朋友。他要是真为了这事儿来,我甘拜下风,从此不再称御猫,也未尝不可。”
众人还没来得及搭话,赵虎正喝得兴起,听到展爷这番话,心里有些不服气,他拿着酒杯,“嗖”地一下站起身来,大声说道:“大哥,您平时胆量过人,今天怎么这么没自信呢?这‘御猫’二字是圣上赐的,怎么能改呢?要是那个什么白糖、黑糖(其实是想说白玉堂,故意打趣),他不来便罢,他要是敢来,我烧一壶滚烫的开水,把他像冲白糖一样冲着喝了,也解解我这心里的闷气。”展爷连忙摆手,着急地说:“四弟,小声点儿,没听说过隔墙有耳吗?”
话刚说完,只听“啪”的一声,一个东西从外面飞了进来,不偏不倚,正好打在赵虎举着的酒杯上,“当啷啷”一声,酒杯被打得粉碎。赵爷吓得一哆嗦,众人也都惊得目瞪口呆,仿佛被施了定身咒一般。
展爷反应极快,瞬间从座位上站起,他轻轻将窗扇虚掩,转身把灯吹灭,动作一气呵成,如同鬼魅一般迅速。此时,他里面早已穿戴整齐,只见他暗暗抽出宝剑握在手中,然后假装把窗扇一开,“啪”的一声,又有一个东西打在了窗扇上。展爷瞅准时机,猛地把窗扇打开,借着这股劲,像一只敏捷的猎豹一样伏身窜了出去。刚一出去,就感觉迎面一股寒风袭来,“嗖”的一声,一把刀直劈过来。展爷反应迅速,将宝剑一横,用剑刃轻轻往上一迎,随即展开防御,只见他左挡右架,动作行云流水。在星光之下,展爷定睛细看,发现来人穿着一身簇新的青黑色夜行衣,脚步轻盈灵活,仔细一看,依稀就是之前在苗家集见过的那个人。二人都不说话,一时间,只听见刀剑碰撞的声音,“叮当”作响,仿佛是一场激烈的金属交响乐。
展爷一开始只是招架,并不主动进攻,他且战且观察,只见对方刀刀紧逼,招招凶狠,招式精妙,门路奇特。南侠心里不禁暗暗赞叹:“好厉害的对手!”又想:“这朋友怎么如此不知进退。我一直让着你,不肯伤你,你又何必赶尽杀绝,难道我还真怕你不成?”想到这儿,展爷暗道:“也得让他知道我的厉害。”于是,他把宝剑一横,等对方的刀临近时,使出一招“鹤唳长空势”,这一招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仙鹤,凌厉而又潇洒,用力往上一削,只听“噌”的一声,那人的刀竟被削成了两段。那人见势不妙,不敢再贸然进攻,只见他纵身一跃,像一只敏捷的猴子一样上了墙头。展爷也不甘示弱,同样纵身一跃,紧紧跟了上去。那人上了耳房,展爷也如影随形,跟着跃身而上。等展爷追到耳房,那人又上了大堂的房顶。展爷一路紧追不舍,也赶至大堂房顶。那人却一伏身,像一只灵活的狸猫一样越过了屋脊。展爷不敢贸然紧追,担心对方有暗器,便往后退了几步。他刚要从这边房脊越过,突然瞥见眼前一道红光闪过,心中暗叫“不好”,急忙把头一低,只听“嗖”的一声,一个东西擦着面门飞过,把他的头巾打落了。那东西落在房上,“咕噜噜”地滚了下去,展爷定睛一看,才知道是个石子。
原来,夜行人都有一种特殊的能力,能在黑暗中视物,虽然看得不是特别真切,但大致轮廓还是能分辨清楚的。不过他们最怕突然有强光出现,一旦有强光,反而会觉得眼前一黑,就像在漆黑的夜晚,从屋内突然走到灯光下,必须要站一会儿,眼睛才能适应光亮。展爷刚才看到眼前有火光一闪,就知道那人肯定要发射暗器,所以赶紧把头一低,这才躲过了一劫,只是头巾被打落了。要是反应稍微迟钝一点,这石子不是打在面门之上,就是会把人打下房来,后果不堪设想。此时展爷再往屋脊那边望去,那人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像一阵风,来无影去无踪。
这时,公所里的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带着差役,举着灯笼火把,拿着各种器械,从角门绕了过来,到处搜查,可哪里还有半个人影呢?只有赵虎扯着嗓子,怪叫吆喝,一路大喊大叫,像个愤怒的狮子在咆哮。
展爷从房上下来,找到头巾,回到公所,连忙穿好衣服,和公孙先生一起去找包兴。巧的是,包兴正奉了相爷的命令来请他们二人。二人便跟着包兴一起来到书房,向包公行礼参拜,把刚才和那人交手的详细情形说了一遍,最后说道:“没能抓住他,实在是卑职的过错。”包公道:“黑夜之中,哪能一战就成功呢。依我看,只怕他还会再生事端,到时候再抓捕就更难了,那可就要大费周章了。”包公又嘱咐了一番:“整个衙门上下都要小心防范。”展爷与公孙先生连连点头答应。二人退出书房,回到公所,大家一起商量对策。只有赵虎撅着嘴,像个赌气的孩子,一句话也不说。从这天晚上之后,倒也没再发生什么异常情况,大家只能时刻保持警惕,小心行事。不知道后面还会发生什么事,且听下回分解。